剛讀了李娟的“我的阿勒泰”,被其中的一些描述所折服。
這裏是其中一部分:““最綠的綠,是陰影的綠。陰影冰冷地沉在大地上,四處是深厚濃黏的苔蘚,苔蘚下是一層又一層的,鋪積了千百萬年的落葉。走在森林裏,像是懸空走在森林裏一般,每一步踩下去,腳心都清晰地感觸著細膩而深邃的彈性。大地忽閃忽閃、動蕩不已。於是走在森林裏,又像是掙紮在森林裏……我摔了一跤。我扶住旁邊的樹木,卻又分明感覺到那樹木向後挪動了一下。我扶空了,又跌了一跤。我趴在地上抬頭往上看,藍天破碎而細膩。這時看到的天空是清的、輕的。而森林,這森林中的每一片葉子都是沉重深暗的,每一片葉子都深不可測,似乎每一片葉子都能夠陷進去另一片森林……還有鬆樹的針葉,尖銳清晰地紮著,每一根針尖都抵在一處疼痛上麵。整個森林的通徹安靜就是它永無止境的敏感。”
這段文字,真是美得驚心動魄。它不僅僅是對森林的描寫,更像是一段身體與自然交融的深度感官體驗,是一種“沉入”而不是“觀察”的敘述方式。
我為她改寫了歌詞,再配上喜多郎風格的音樂。我自己也深深的愛上這首歌。願你也喜歡它。
我的阿勒泰
SSH (2025-08-05 06:05:43) 評論 (0)剛讀了李娟的“我的阿勒泰”,被其中的一些描述所折服。
這裏是其中一部分:““最綠的綠,是陰影的綠。陰影冰冷地沉在大地上,四處是深厚濃黏的苔蘚,苔蘚下是一層又一層的,鋪積了千百萬年的落葉。走在森林裏,像是懸空走在森林裏一般,每一步踩下去,腳心都清晰地感觸著細膩而深邃的彈性。大地忽閃忽閃、動蕩不已。於是走在森林裏,又像是掙紮在森林裏……我摔了一跤。我扶住旁邊的樹木,卻又分明感覺到那樹木向後挪動了一下。我扶空了,又跌了一跤。我趴在地上抬頭往上看,藍天破碎而細膩。這時看到的天空是清的、輕的。而森林,這森林中的每一片葉子都是沉重深暗的,每一片葉子都深不可測,似乎每一片葉子都能夠陷進去另一片森林……還有鬆樹的針葉,尖銳清晰地紮著,每一根針尖都抵在一處疼痛上麵。整個森林的通徹安靜就是它永無止境的敏感。”
這段文字,真是美得驚心動魄。它不僅僅是對森林的描寫,更像是一段身體與自然交融的深度感官體驗,是一種“沉入”而不是“觀察”的敘述方式。
我為她改寫了歌詞,再配上喜多郎風格的音樂。我自己也深深的愛上這首歌。願你也喜歡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