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國筆記:一個母親麵對女兒留學夢的憂與思

開通文學城博客,記錄日常的生活與遐想。
打印 被閱讀次數

最近,南方一座二線城市的一位母親通過微信語音聯係我,谘詢女兒出國留學的事宜。她是經由我的一位朋友介紹而來,聽說我在美國大學任教,希望我能為她的孩子提供一些切實可行的建議和指導。關鍵是從當地的中介那裏她聽到的都是一陣陣叫好聲----出國留學好,絕對好,這樣不會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這些話倒更讓這位母親不知如何是好,所以她迫切需要聽到真實的信息。

從交談中,我感受到這位母親的焦慮。她對美國大學的情況了解不多,對孩子的能力也缺乏信心。母女關係緊張,孩子有什麽事往往不願與母親溝通,反叛情緒較重。前幾天,兩人偶爾談起留學的可能,女兒忽然對媽媽態度轉變,主動請求母親支持她的想法。母親將此視為一個緩和母女關係的契機。在她心中,隻要孩子有夢想、有潛力,她願意不遺餘力地支持。這大概也是許多中國家長的普遍心態。

我首先提出一連串問題,想了解孩子的基本情況。比如,英語能力如何?英語水平在留學申請中至關重要,是判斷孩子是否有能力適應海外學術生活的重要指標。此外,我還詢問了孩子目前的學習狀況、成績是否達標、是否有備選方案----也就是如果出國不成,是否還能通過國內高考進入大學。

遺憾的是,母親對孩子的學習情況並不清楚。她是回去跟孩子進行了溝通才又打回來的。

孩子目前就讀於一所國際學校,讀高二(11年級),而國際學校的課程體係本就與中國高考體係脫鉤的,目標定向是出國留學。過去,這類學生主要前往美國,近年來由於中美關係惡化,越來越多的學生開始轉向英國、澳大利亞和加拿大。雖然中國的出國留學人數整體變化不大,但赴美留學的比例顯著下降,留美的學生中,印度學生現已超過中國學生,成為美國最大的國際生來源。

我感到孩子麵臨的最大問題是英語能力薄弱。據母親所說,托福成績尚不足 60 分,學習成績也不理想。我猜測母親可能隱瞞了一些掛科的情況。聽她描述,孩子想出國,更多是出於對當前學校環境的厭倦。孩子目前是高二,渴望換一個環境,重新開始。

我直言,這種出國動機往往以失敗告終。一個還未滿十八歲的女孩,若隻是想逃避當前困境而出國,而自身又缺乏應有的學術能力與心理成熟度,在陌生國度中很難真正站穩腳跟。更重要的是,這個家庭隻有一個孩子,沒有第二次試錯的機會。如果她出國後不能適應,後果可能是孩子“丟了”。我所說的“丟了”,並非指孩子失蹤,而是指其學業和人生軌跡的全麵受挫,前途盡毀。

孩子的目標是進入一所排名約在全美五十左右的公立大學,比如華盛頓西雅圖。我告訴這位母親,很多美國公立大學之所以願意錄取國際生,是因為國際學生所繳納的學費通常是本州學生的兩倍以上,為學校提供了可觀的財務支持。但這些公立大學的四年畢業率普遍不高,大多在 75% 左右。這意味著每四人中就有一人無法按時畢業,有的因休學需五年、六年完成學業,有的則中途輟學返回國內。也就是說美國大學是進去容易,學出來不容易。

中國家長一旦孩子被美國名校錄取,便奔走相告,學校也會在校報上公布錄取名單。然而,一旦孩子在大學期間出現抑鬱、休學或退學的情況,家長往往諱莫如深,羞於啟齒。事實上,每年在美國高中和大學中輟學、休學的中國學生人數並不在少數。而在媒體中報道的,卻不多見。

我之所以告訴她這些,是為了強調:並非每個孩子都已做好了留學的準備。如果沒有充分準備,除了要付出約 200 萬人民幣的經濟代價,孩子與家長還將麵臨巨大的心理創傷和挫敗感,對整個家庭都是沉重打擊。

這位母親與孩子的關係本就緊張。她自己經營一家店鋪,工作繁重,幾乎無力兼顧女兒的成長。女兒性格倔強、主見強烈,固執己見。可惜年紀尚小,缺乏經驗,對留學抱有過度理想化的幻想。若語言不過關,在以英語為母語的環境中學習和競爭,幾乎沒有勝算。失敗的可能性非常高。

但孩子不願放棄,依舊想追逐留學的夢想。我於是建議她從眼下可以采取的實際步驟做起。其中一條可行路徑是申請一年期的交換生項目。孩子現在讀高二,可以考慮立即申請前往以英語為母語的國家,做一年交換生。

過去,不少家長會將孩子送入美國高中,而部分國內的國際學校也與美國或其他國家的公立中學有交換項目。美國的公立高中雖然沒有簽發學生F1簽證的資格,但可通過J1簽證接收外國交換學生。這類學生通常住在寄宿家庭中,走讀形式,並按照美國課程表上課。美國普通公立高中的課程難度整體低於中國同級別學校,尤其是數理化課程。例如,中國數學成績一般的學生,到了交換學校往往能成為數學優等生。一旦在學習上獲得成就,孩子的自信心便會迅速提升,這是極大的正向激勵。

自從中美關係惡化,我不確定美國高中是否還能繼續接收國際交換生。但這位母親提到,孩子在小紅書上看到一些新西蘭、澳大利亞、加拿大的交換生廣告。我認為這是一條現實可行的路。孩子可以在國外重讀11年級,隔年回國繼續完成12年級課程,最終在中國獲得高中文憑。要申請美國大學,高中文憑是必備材料。

若能成功完成這段交換生經曆,孩子的英語水平將有顯著提高。更重要的是,若她能順利完成國外11年級課程,也將證明她具備在美國大學學習的能力。美國大學招生官非常看重學生在美高的學習經曆。例如,從美國私立高中畢業的中國學生,在申請時往往比那些來自中國不知名高中的學生更具競爭力。招生官普遍認為美國高中的成績更可信。尤其是近年來媒體頻繁報道中國成績單造假的問題,因此隻有少數重點中學如北京的人大附中、實驗中學、師大附中,南京外國語、上海中學、深圳中學、深圳外國語等學校的成績單才被廣泛認可。而來自二線城市的中學,由於在美高校尚未建立學術聲譽檔案,招生官在招生時會相當謹慎。

因此,我建議她去學校或教育局了解交換生信息,爭取交換生名額。如果成功,這一年既是對孩子留學意誌的考驗,也是留學能力的實戰演練,同時通過住家經曆學會與人交流的能力,提升跨文化情商。若她順利完成交換生課程,母親可以放心地繼續支持她留學的夢想;若失敗,損失也不算太大,大不了回家跟母親一起打理店鋪,至少還有飯吃。

這位母親憑借自身努力已有一定經濟基礎,有能力供孩子留學。她最擔心的,就是孩子是否具備獨立完成海外學業的能力。因此,這一年的交換經曆,對孩子來說具有決定性的意義。

目前,這位媽媽正全力聯係學校和教育局,積極打聽交換生項目的具體操作。我真心希望孩子能獲得一個機會,踏出留學準備的第一步。

也希望更多計劃留學的家庭能從這個追夢故事中受到啟發。起跑線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避免孩子輸在終點線上。

2025.5.13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