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山觀虎鬥:中控阿克賽欽與印巴克什米爾衝突

談醫療、談養生、談人文、談人生 – 聽趙大夫怎麽說
打印 被閱讀次數

最近這兩天,印度和巴基斯坦這兩位宿敵又開始幹架了,地點就在克什米爾。雖說現在暫時停火,但是幾十年的宿怨,重新開火隨時可能發生。

克什米爾是介於青藏高原西端與南亞次大陸最北端交接的一個地區。克什米爾今日則泛指由印度控製的查謨、克什米爾和拉達克、由巴基斯坦控製的阿紮德克什米爾和吉爾吉特-巴爾蒂斯坦,以及由中國控製的阿克賽欽和喀喇昆侖走廊。1339年,沙阿米爾建立斯瓦特王朝,成為克什米爾地區的首位穆斯林統治者。在此後的五個世紀內,穆斯林君主繼續控製這一地區,包括蒙兀兒帝國(1586—1751)和阿富汗杜蘭尼王朝(1751—1820)。1820年蘭季德·辛格統領的錫克帝國吞並了克什米爾。1846年錫克帝國在第一次英錫戰爭中戰敗,英國占領這一地區並根據《阿姆利則和約》將其出售給查謨拉者古拉卜·辛格。古拉卜及其後代在英國主導之下統治英屬印度土邦,直至1947年克什米爾成為一主權爭議地區。今分別由印度、巴基斯坦和中國三方控製,由印巴之間的控製線和中印之間的實際控製線分割。





毫無意外,這次衝突的直接焦點還是:克什米爾的歸屬問題。深層次的問題還是:印度和巴基斯坦的統一問題,當然這裏說的統一,幾乎不可能是和平統一,而是一方吃掉另一方。

至於印度為什麽對克什米爾如此鍥而不舍?因為阿三一旦拿下了克什米爾,那麽它的國境線就會一直杵到阿富汗和塔吉克斯坦的門口,那麽勢必會增強印度在中亞腹地的影響力。

對中國來說,如此一來,很可能就會徹底掐斷中國的向西戰略通道,分隔中巴兩國。

現在中印的爭議領土主要是東部的藏南和達旺以及西部的阿克賽欽,現在中國擁有西部的阿克賽欽,而印度侵占著東部的藏南和達旺。

阿克賽欽海拔高、資源貧乏,非常荒涼,而東部的藏南和達旺地勢低,氣候宜人,各種資源異常豐富,是西藏最富饒的地區。

因此許多人認為以前中國在中印戰爭獲勝後擁有非常荒涼的阿克賽欽而放棄藏南和達旺是一個重大失誤。

阿克賽欽地區是中印邊境西段的一個爭議地區,位於喀喇昆侖山脈和昆侖山脈之間,目前大部分地區由中國實際控製,印度宣稱對其部分地區擁有主權。在行政區劃上,大部分地域歸新疆和田地區管轄,南部小一部分歸西藏阿裏地區管轄。印度方麵則將其認定為拉達克的一部分。阿克賽欽地區總麵積4萬2685平方公裏,其中爭議地區約3萬平方公裏,占中印西段邊境爭議地區總麵積的3萬3500平方公裏的絕大部分。1962年,中印在阿克賽欽爆發了一場小規模戰爭。在1993年和1996年,雙方簽訂協議表示尊重實際控製線。

"阿克賽欽”一詞由突厥語音譯而來,意為“白石灘”,而“欽”意有不同解釋:一為通道、一為“秦”之意,也就是中國古稱。

阿克賽欽屬於克什米爾地區,印度和巴基斯坦為了克什米爾鬥了很多年,而當時中國和巴基斯坦是共同對付印度的,所以巴基斯坦承認了中國對阿克賽欽的所有權,而阿克賽欽是新疆和西藏唯一的通道。

連接新疆葉城和西藏拉孜的新藏公路穿過阿克賽欽地區,在戰略上這個地區有重要意義。雖然1990年代簽署的實際控製線協議大大降低了這一地區再次發生領土衝突的可能性,但21世紀後兩國軍隊仍多次對峙。

阿克賽欽地區是新藏公路(G219線)的必經之地,而且也是規劃中的新藏鐵路的必經之地。其實從新疆入藏,隻有阿克賽欽這一個通道。否則,就隻能翻越昆侖山脈了。

1950年代後期,中國在阿克賽欽地區修建新藏公路,印度以詹森線為依據表達不滿,中印西段邊界爭端由此發酵。2020年6月,印度軍方打破雙方軍長級會晤達成的共識,越過邊境線,中方團長祁發寶攜帶數名官兵前來交涉。在交涉過程中印方圍毆中國某陸軍營長並致其死亡。據統計,5名中國士官在中印邊境流血衝突中傷亡,20多名印度士兵喪生,中印關係急遽下降。

阿克賽欽是中國威鎮中亞的製高點也是印度的命門,從戰略角度來說,阿克賽欽的地位遠高於藏南地區。

阿克賽欽就是中亞的鎮妖塔和刺向印度心髒的利劍。

一旦中印發生戰爭,中國的重裝部隊從阿克賽欽衝下來,可以居高臨下輕易而舉的攻破600公裏以外的印度首都新德裏,再勢如破竹得南下橫掃孟買等印度經濟中心地區,使印度再次戰敗。

而且阿克賽欽緊臨印巴爭議地區,在印巴戰爭爆發時可以有力地支持巴方,讓印度戰而不勝,陷入腹背受敵的被動局麵。

因此阿克賽欽是高懸在印度頭上的一把利劍,中國所擁有的這把劍可以輕易的置強敵於死地,印度也清楚這點,所以它多次要求中國把阿克賽欽給它,就是想避免被這劍刺中心髒。

印巴相鬥,不可開交,中國居高臨下,占據有利地形,坐山觀虎鬥,在戰略上爭取了主動,出不出手,何時出手,取決於中國自己,靜觀其變,該出手時就出手!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