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婚
上世紀80年代初,我和朋友說好準備去遊黃山,那時候的人們除了婚喪嫁娶,哪裏有休假一說,長期兩地生活的棒打鴛鴦們,每年也不過十來天探親假,更不要說普普通通的單身族了,怎樣才能請下假來呢?我開始騙人了。一般來說,我難得撒謊,不但不撒謊,還一字千斤,說話算數從不食言,很有江湖好漢之風,如果一定要騙人的話,我就要騙得滴水不漏,頭頭是道,決不會被人識破,否則還叫什麽騙人!我不能告訴你我是怎樣把假給騙下來的,隻能告訴你一點,就是我在領導或群眾的眼裏是不會說假話的人,所以一騙就中。
假騙下來了,我們南京、上海、黃山、杭州兜了一圈,玩得很高興,見識也長了不少,最不可思議的是,途中讓會飛的胖子射了一箭,回京後和在南大上學的第一任丈夫開始了頻繁的兩地書。一年後他大學畢業,到北京來看我,為了有更多的時間在一起,我們就幹脆結婚了,為的是那十天婚假,那時還講究晚婚,符合條例的給予婚假獎勵,一般情況下婚假隻有三天。既然是為婚假而結婚,我心裏就隻想著假沒想著婚,朋友們告誡我,不能草率行婚,否則十天婚假後來上班時必定遭同事啐棄,說我自高自大、目中無人,沒辦法,像所有舉行過婚禮的人一樣,寫下自家的地址和結婚的日期,一一分送到同事的手中,敬請大家光臨,要命的是每發一張就要解釋半天,因為沒人相信我會結婚,我三姨得悉婚訊後,說出來的更聳人聽聞:“什麽!這個瘋子還要結婚!”
自家人尚且如此,更何況同事了。
結婚的那天,我阿姨做了一堆糖醋排骨,姐姐做了一堆土豆沙拉,妹妹送來一筒像煤氣罐似的特大啤酒,我買來了幾袋麵包片和幾瓶果醬,還有各式蔬菜、肉腸,再加上家中現成的好白酒,婚宴大功告成。親密要好的朋友們知道我是個凡事不上心的人,所以一大早就跑來幫忙,進門尋查了一番後,驚訝地問道:“新房呢?怎麽沒布置新房!”
還要新房!我真是一點也未想到,隻想讓大家見見新郎真人,吃吃喜宴,喝喝喜酒,熱鬧一番就算交代了,要新房做什麽?
“唉,有誰像你為了婚假結婚,你若是如此草率行事,別人不會以為你神經有問題,而是認為你瞧不起他們,快,上新房!”
上新房!說得簡單,好像是上道菜似的,我當時隻是在自己的房間給我的前任支了個折疊床睡覺,我上哪兒找新房呢,更不要說繡著牡丹花的綢緞被麵、鴛鴦戲水的雙人枕頭啦。常言說,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我卻出門進門全靠了大家,朋友姐妹一商量,還真把新房變出來啦!大家七手八腳把我媽臥室大床上的樸素鋪蓋一卷撤掉,已婚的姐妹送來她們辦喜事時得的全套床上用品,從裏到外統統是新的,看上去既漂亮又喜慶,二姐當時正好為她外地的朋友代買了兩隻大紅皮箱還未取走,轉手就上了櫃頂假裝成我的嫁妝,兩隻箱子紅亮紅亮的,顯得又土又俗,可就是透著那麽股歡天喜地的勁兒,把個“新房”映得紅紅火火,好像都能聽到迎新的嗩呐聲,我就是在那一刻才猛然感受到民俗文化的魅力,體會出年畫中的濃重生活色彩,不騙你,我當時甚至動了改名的念頭,就衝這新房,我至少也得叫喜鳳才對啊。
在客廳,我們用幾張桌子拚成了個長台子,從鄰居家借來椅子,一切就緒後,人們也就陸續來了,先先後後好幾十人,把家裏塞得滿滿當當。還真讓朋友說中了,無論誰來都要看看新房,而且還誰見誰誇,說“我的新房”和我人一樣,與眾不同,特別是我姐把給老爸買的那把正宗龍泉寶劍也掛在屋裏,大言不慚地宣稱是用來驅凶避邪,結果所有的人都對它另眼相看,畢恭畢敬。
一個朋友的丈夫托馬斯是德國人,在北京周報工作,說一口好中文,他們的到來使婚禮又上了一層摟,男人們開始和外國人比酒量,最後喝得迷迷糊糊的,開口竟和托馬斯用電影裏日本鬼子的中文說話,“你地德國人,良心大大地,朋友地幹活!”老托倒是從容不迫,毫無醉意,喝著聊著,一直奉陪到底,最後連我前任丈夫都喝醉了,他指著客廳牆上掛著的特大號世界地圖——這圖至少也有5米×2、50米大,他對老托說道: “我將來要打到世界去!占領整個歐洲!不過,看你是朋友的麵子上,德國我就不要啦。”
終於,一場為大家辦的婚禮結束了,我如釋重負,我是一個特別受不了這禮那禮的人,一般情況下能躲就躲,實在躲不掉,就讓自己神經麻痹,好像一個行屍走肉似的去應酬交際,這也是我的特異功能之一,否則按我的性格,是怎麽也適應不了許多正式場合的,我知道是自己很笨拙,從未有過蔑視他人的意思,慚愧的是,事後大家都表揚我的婚禮,說辦得別具特色,印象深刻,誰也沒覺察到那其中的奧妙。
不知道是因為我結婚動機不純而受罰,還是其他的原因,幾年之後,我們離婚了,離婚給我留下的印象比結婚深多了。因為我們不吵不鬧,除了我搶著要兒子,也沒有什麽財產爭議,所以在街道辦事處就把離婚辦了,辦理過程中,我們彼此之間幽默地開著玩笑,不知道的還以為我們是在辦結婚登記呢。辦事處的兩位女同誌覺得,我們從裏到外都是天設地造、嚴絲合縫的一對,如果我們離了,那天下的人實在都應該散了!看我們仍舊執意要離,兩位女同誌眼睛裏都快急出淚來了,我真的被她們所感動,這也是我之所以對離婚印象深刻的原因。當我們最終拿到蛋黃色的離婚證書時,兩位女同誌千叮嚀萬囑咐地送我們出門,讓我們早一天再回到她們那裏,辦理複婚手續,我敢說,我們是她們所辦理過的離婚案件中,最讓她們遺憾的一對兒。走出辦事處,我感覺到從未有過的輕鬆,人好像一跳就會飛起來似的,我在心裏高聲地喊了一句:“我再也不結婚了!”
(一婚時的我28歲,是個不懂生活的啃老的,即便成了已婚婦人仍舊啃老,還帶著丈夫和後來的兒子一起啃,從未過過一天獨立的日子。這張照片就是婚假時前任所攝,照片裏的我還能夠輕鬆冷眼對世界,一直到我出國後才感受到什麽是自己操持的家庭生活。)
一婚、(二婚與昏昏)
毛驢縣令 (2025-09-18 07:25:22) 評論 (1)一婚
上世紀80年代初,我和朋友說好準備去遊黃山,那時候的人們除了婚喪嫁娶,哪裏有休假一說,長期兩地生活的棒打鴛鴦們,每年也不過十來天探親假,更不要說普普通通的單身族了,怎樣才能請下假來呢?我開始騙人了。一般來說,我難得撒謊,不但不撒謊,還一字千斤,說話算數從不食言,很有江湖好漢之風,如果一定要騙人的話,我就要騙得滴水不漏,頭頭是道,決不會被人識破,否則還叫什麽騙人!我不能告訴你我是怎樣把假給騙下來的,隻能告訴你一點,就是我在領導或群眾的眼裏是不會說假話的人,所以一騙就中。
假騙下來了,我們南京、上海、黃山、杭州兜了一圈,玩得很高興,見識也長了不少,最不可思議的是,途中讓會飛的胖子射了一箭,回京後和在南大上學的第一任丈夫開始了頻繁的兩地書。一年後他大學畢業,到北京來看我,為了有更多的時間在一起,我們就幹脆結婚了,為的是那十天婚假,那時還講究晚婚,符合條例的給予婚假獎勵,一般情況下婚假隻有三天。既然是為婚假而結婚,我心裏就隻想著假沒想著婚,朋友們告誡我,不能草率行婚,否則十天婚假後來上班時必定遭同事啐棄,說我自高自大、目中無人,沒辦法,像所有舉行過婚禮的人一樣,寫下自家的地址和結婚的日期,一一分送到同事的手中,敬請大家光臨,要命的是每發一張就要解釋半天,因為沒人相信我會結婚,我三姨得悉婚訊後,說出來的更聳人聽聞:“什麽!這個瘋子還要結婚!”
自家人尚且如此,更何況同事了。
結婚的那天,我阿姨做了一堆糖醋排骨,姐姐做了一堆土豆沙拉,妹妹送來一筒像煤氣罐似的特大啤酒,我買來了幾袋麵包片和幾瓶果醬,還有各式蔬菜、肉腸,再加上家中現成的好白酒,婚宴大功告成。親密要好的朋友們知道我是個凡事不上心的人,所以一大早就跑來幫忙,進門尋查了一番後,驚訝地問道:“新房呢?怎麽沒布置新房!”
還要新房!我真是一點也未想到,隻想讓大家見見新郎真人,吃吃喜宴,喝喝喜酒,熱鬧一番就算交代了,要新房做什麽?
“唉,有誰像你為了婚假結婚,你若是如此草率行事,別人不會以為你神經有問題,而是認為你瞧不起他們,快,上新房!”
上新房!說得簡單,好像是上道菜似的,我當時隻是在自己的房間給我的前任支了個折疊床睡覺,我上哪兒找新房呢,更不要說繡著牡丹花的綢緞被麵、鴛鴦戲水的雙人枕頭啦。常言說,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我卻出門進門全靠了大家,朋友姐妹一商量,還真把新房變出來啦!大家七手八腳把我媽臥室大床上的樸素鋪蓋一卷撤掉,已婚的姐妹送來她們辦喜事時得的全套床上用品,從裏到外統統是新的,看上去既漂亮又喜慶,二姐當時正好為她外地的朋友代買了兩隻大紅皮箱還未取走,轉手就上了櫃頂假裝成我的嫁妝,兩隻箱子紅亮紅亮的,顯得又土又俗,可就是透著那麽股歡天喜地的勁兒,把個“新房”映得紅紅火火,好像都能聽到迎新的嗩呐聲,我就是在那一刻才猛然感受到民俗文化的魅力,體會出年畫中的濃重生活色彩,不騙你,我當時甚至動了改名的念頭,就衝這新房,我至少也得叫喜鳳才對啊。
在客廳,我們用幾張桌子拚成了個長台子,從鄰居家借來椅子,一切就緒後,人們也就陸續來了,先先後後好幾十人,把家裏塞得滿滿當當。還真讓朋友說中了,無論誰來都要看看新房,而且還誰見誰誇,說“我的新房”和我人一樣,與眾不同,特別是我姐把給老爸買的那把正宗龍泉寶劍也掛在屋裏,大言不慚地宣稱是用來驅凶避邪,結果所有的人都對它另眼相看,畢恭畢敬。
一個朋友的丈夫托馬斯是德國人,在北京周報工作,說一口好中文,他們的到來使婚禮又上了一層摟,男人們開始和外國人比酒量,最後喝得迷迷糊糊的,開口竟和托馬斯用電影裏日本鬼子的中文說話,“你地德國人,良心大大地,朋友地幹活!”老托倒是從容不迫,毫無醉意,喝著聊著,一直奉陪到底,最後連我前任丈夫都喝醉了,他指著客廳牆上掛著的特大號世界地圖——這圖至少也有5米×2、50米大,他對老托說道: “我將來要打到世界去!占領整個歐洲!不過,看你是朋友的麵子上,德國我就不要啦。”
終於,一場為大家辦的婚禮結束了,我如釋重負,我是一個特別受不了這禮那禮的人,一般情況下能躲就躲,實在躲不掉,就讓自己神經麻痹,好像一個行屍走肉似的去應酬交際,這也是我的特異功能之一,否則按我的性格,是怎麽也適應不了許多正式場合的,我知道是自己很笨拙,從未有過蔑視他人的意思,慚愧的是,事後大家都表揚我的婚禮,說辦得別具特色,印象深刻,誰也沒覺察到那其中的奧妙。
不知道是因為我結婚動機不純而受罰,還是其他的原因,幾年之後,我們離婚了,離婚給我留下的印象比結婚深多了。因為我們不吵不鬧,除了我搶著要兒子,也沒有什麽財產爭議,所以在街道辦事處就把離婚辦了,辦理過程中,我們彼此之間幽默地開著玩笑,不知道的還以為我們是在辦結婚登記呢。辦事處的兩位女同誌覺得,我們從裏到外都是天設地造、嚴絲合縫的一對,如果我們離了,那天下的人實在都應該散了!看我們仍舊執意要離,兩位女同誌眼睛裏都快急出淚來了,我真的被她們所感動,這也是我之所以對離婚印象深刻的原因。當我們最終拿到蛋黃色的離婚證書時,兩位女同誌千叮嚀萬囑咐地送我們出門,讓我們早一天再回到她們那裏,辦理複婚手續,我敢說,我們是她們所辦理過的離婚案件中,最讓她們遺憾的一對兒。走出辦事處,我感覺到從未有過的輕鬆,人好像一跳就會飛起來似的,我在心裏高聲地喊了一句:“我再也不結婚了!”
(一婚時的我28歲,是個不懂生活的啃老的,即便成了已婚婦人仍舊啃老,還帶著丈夫和後來的兒子一起啃,從未過過一天獨立的日子。這張照片就是婚假時前任所攝,照片裏的我還能夠輕鬆冷眼對世界,一直到我出國後才感受到什麽是自己操持的家庭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