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憶一首文革前的上學歌

一個人的成長如此孤寂,有時,我們需要一個靈魂裏的夥伴,來見證與分享所有快樂與憂愁……
打印 被閱讀次數


   下鄉時的日記是個萬寶囊,裏麵啥內容都有,都是閑得無聊時所寫所畫,如今再翻看,每一頁裏都有回憶。下鄉頭一年村支書不許我們去村民家隨便串門,有時候晚上沒事就將兒時學會的一些歌曲寫進日記並配上插圖——這首《上學歌》便是小學一年級時大家最常哼唱的一首兒歌。

   與有些不願去上學的小朋友不一樣,在我很小的時候就盼著去上學,小時候住的那條街叫建昌街,建昌街東邊有所小學,名字就叫“建昌街小學”,課間操時間,常能聽到學校操場上的喇叭裏傳出《上學歌》。那年的秋天,終於到了該上學的年齡,同條街上還有許多小孩也該這一年報名上學,記得去學校報名的那天母親正忙,便跟我說你隨著他們一塊兒去報名吧。那天沒有家長領著去報名的除了我還有一個小孩,報名的程序很簡單,讓每個小孩數一百個數,臨到我時,我快速地就數到了五十,老師立刻說:“行了,可以了。”這名就算報上了。但學費是幾個月後才交上的,那時報名當天就交學費的很少,有半年多時間裏,上課前常看到班主任照著花名冊念名字,叮囑那些還沒交學費的同學回家跟家長要學費,班主任是女老師,說話的聲音很溫柔。

   記得入學幾天後,音樂老師就教唱了這首《上學歌》,大家一會兒便學會了,而我上學前就已經會唱了;班裏同學不管家離學校多遠,都是一個人走著來走著回,路上匯到一起時,會一齊哼唱起這首歌,一路歡快的歌聲。

   《上學歌》創作於上世紀五十年代,歌詞還被選入了小學一年級的語文課本,是一首經典的兒童歌曲,詞曲作者不詳,有說是集體創作,那是個時興集體創作的年代。

   到了一年級第二學期,學校裏突然鬧文革了,師生關係開始緊張,高年級的同學敢打老師了。一個月後學校全麵停課,怕學校裏不安全,母親不再讓我隨便到學校裏去了。

   一年後,學校開始複課了,終於又能上學了,但操場上已雜草叢生,師生關係也變得生疏起來。大家又每天一起走在上學的路上,但不知為何,這首《上學歌》大家卻很少再唱了。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