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川普團隊攜帶美國高科技精英訪問中東,收獲頗豐。沙特一萬億美元投資,以及其他幾個國家的幾千億美元采購合同。這個級別的資金對美國科技和經濟的促進會很明顯。
將來世界格局可能是這樣的,民主自由至上的西方左派思維將退居次要地位,那是冷戰後的格局,那時美歐超級強權說一不二,因此可以追求理想。
目前,中東石油富豪抓住機會,趁著美中惡鬥,美歐不睦的機會,緊跟美國的步伐,企圖搭上美國科技AI革命的快車,將自己的未來綁定在美國利益至上的車輪上。前幾年,沙特因為王子謀害記者之事與美國產生爭端,他們就與中國發展關係,等於是給美國上眼藥。而美國隻能針對主要敵人,不可能真的甩開沙特。現在彼此修複關係,非常明智。相信美國會與他們簽訂明確的協議,在嚴格防止芯片轉賣中國的基礎上發展高科技。
中國作為美國的主要對手,不可能有本質上的改變。這是由黨的本質決定的。放開新聞管製,社會自由化,公開透明,件件事都會要了黨的命。所以未來就是美國在關鍵領域與中國脫鉤,而中國與被西方孤立的流氓國家發展關係,同時在夾縫中發展高科技。在偷不到技術的情況下,能發展到什麽程度是個謎,誰都說不好。
歐盟,以法國和德國為首,還會和過去一樣,既要和美國爭奪道德高地,以老歐洲的驕傲姿態與美國別苗頭,又想沾上美國的光,獲得免費保護,獲得技術和市場的照顧。而川普政府顯然要改變這種二戰後馬希爾計劃造成的局麵,追求公平。歐洲將來不可能正真的反製美國。與中國發展有限的經濟關係,但不可能象中國希望的那樣在經濟上結盟。一是驕傲的老歐洲看不上中共的體製和道德底線,二是承受不起與美國戰略對立的代價。如果美歐對立,美國有多種手段整治歐盟,與俄羅斯發展關係是一個選擇;與前東歐國家發展獨立經濟關係,最終會瓦解歐盟。
英國,仍然是好哥們兒。在許多重大的國際事務上會協調行動。
加拿大,在調整利益分配後,還是與過去類似的關係,加拿大不可能找到另一個國家取代美國來發展經濟,更加無法承受政治對立。正是看準了這一點,川普才吃定了加拿大。我覺得鬧來鬧去,公平貿易下關係才能長久,沒毛病。
澳洲,日本,韓國,這些國家依然會是美國在亞太的緊密同盟,隻要中國還在堅持黨的領導,這些國家永遠是美國的小兄弟。
隨著俄羅斯的衰弱,印度將向美國進一步靠近,但還會在相當程度上保持獨立性。中國因素決定了印度與美國未來越走越近的關係。
東南亞各小國,在美國確定重返亞太的戰略下,也必然紛紛依附在美國的羽翼下。中國在南海島礁的態度,使得這些國家別無選擇。在川普揮舞的的關稅大棒下,連柬埔寨老撾這些中國小兄弟都選擇配合美國。中國要改變戰略拉攏東南亞非常難,南海島礁已經花費巨資建立起來,不可能放棄,那麽與東南亞各國關係的改善無解。
俄羅斯依然是個經濟上的三流國家,地緣政治上被孤立的重要國家。如果能順利解決俄烏戰爭,會與美國發展一定程度的經濟關係。俄羅斯永遠不會成為中國的小兄弟。
還有非洲南美洲這些國家,我要用人窮誌短來形容。誰有錢,就跟著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