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政壇紅旗不倒,但此紅不是美麗國的彼紅。
昨天5月3日晚上,澳洲三年一度的聯邦大選結果揭曉,出乎意料的是開票不到三小時,新聞就宣布工黨勝出了,太神速了,而且此次工黨是憑借壓倒性優勢成功連任,並在聯邦議會獲得絕對多數席位。工黨領袖安東尼·阿爾巴尼斯(Anthony Albanese)成為自2004年約翰·霍華德(John Howard)之後首位帶領政黨贏得大選連任的總理。
擱以前,俺是不太關注大選的,澳洲的兩大執政黨 -- 工黨和自由黨 (這次參選的是聯盟黨--自由黨和國家黨的聯盟)雖在政策主張上有所區別,但總體不出大格,都屬於溫和派,一個中偏左(工黨),一個中偏右(自由黨),無論誰當家,均各有利弊,土澳都是歲月靜好、和諧社會。
(網圖,左為工黨領袖阿爾巴尼斯,右為自由黨領袖達頓)
但這次不同,不僅俺個人關注選舉,俺認識的在土澳生活的朋友 、甚至俺那個正在申請移民的親戚的孩子,都對此次大選格外上心,可謂是萬眾矚目。
其中的關鍵原因,就是自由黨黨魁彼得·達頓(Peter Dutton)。在他2021年擔任國防部長的時候,俺就對家中的隊友說:“他可別當總理,天天就知道打打殺殺,而且還是十足的種族主義。”當時是順嘴一說,沒想到上上屆總理莫裏森下台後,他還真當上了自由黨領袖。自從美麗國的川大佬上台後,這個長相有些像伏地魔的達頓就被稱為“澳洲的川普”,看看下圖 -- 他上任之後要幹的事就知道民眾們為什麽這麽說了。
而且,在大選的前十天,達頓竟然選擇和極右翼的“一國黨”合作結盟,要知道“一國黨”黨首保琳·漢森(Pauline Hanson)素以激進排外、反對多元文化、鼓吹白人至上而臭名昭著。自由黨這一昏招估計導致最後又失去一眾選票。
親戚的孩子完成澳洲的學業後正在申請澳洲的技術移民。達頓早早表示,一旦他上台,將每年削減10萬移民。為此這孩子每天祈禱工黨能勝出。大選前的幾天他打電話給我:“我花1000刀買了博彩,賭達頓勝出。” 我一下被驚著了:“為什麽?你不是盼著工黨贏嗎?” 他笑道:“如果工黨贏了,盡管輸錢,但心裏高興;如果達頓贏了,我肯定鬱悶,但我至少還能贏錢。” 艾瑪,現在的年輕人,可真會給自己找心理平衡。
以前我一直以為,在民主國家,選誰做黨魁不過是政黨內部的事,普通人更應關注的是執政綱領和核心政策。但自從美麗國開始翻天覆地地折騰,它的好鄰居加拿大被嚇著了,隔洋萬裏的土澳也似乎受到了當頭棒喝。一向支持右翼自由黨的藍鐵票倉這次幾乎全線翻紅。
澳洲盡管沒有美麗國那麽牛氣衝天,很多人也看不上我們這土澳,但這次大選讓我看到澳洲人民的清醒與理智,俺也為生活在這片土地上感到欣慰。正如阿爾巴尼斯在勝選之後所說:澳大利亞人用選票選擇了一個“忠於價值觀的未來” -- 一個建立在團結、公平、機會、希望與責任、尊重多元與和解基礎上的未來。
澳洲工黨這次以壓倒性優勢獲勝,某種程度上,和加拿大剛剛獲勝的自由黨一樣,也要感謝川大佬的神助攻。工黨在今年初的民調中還落後於反對黨聯盟,大多數人都不看好其連任前景。誰料短短幾個月,形勢逆轉,工黨最終取得曆史性的勝利,這一定要給川大佬記一大功!
上屆選舉中,工黨僅以微弱多數贏得77個議會席位;而這次到目前為止的統計,他們已獲得86席,遠超半數(76席)。聯盟黨僅拿下39席,綠黨和其他獨立人士黨派等獲得12個席位。
達頓這次輸得很慘,他不僅沒能當選總理,而且還結束了他長達24年的議員生涯,創下了澳大利亞政治史上的一個紀錄:成為首位在聯邦大選中失去自己議席的在任反對黨領袖。艾瑪,自由黨一夜之間群龍無首了。
不過,雖說俺對達頓的政綱並不認同,但他在敗選後的紳士表現卻讓我刮目相看。他在昨晚得知敗選之後即刻發表的演講中,表示自己對失敗承擔全部責任,而且大方地祝賀阿爾巴尼斯取得勝利,他說:“我對總理說,他的母親一定會為他的成就感到非常自豪,今晚他也應該為自己感到驕傲。”(阿爾巴尼斯是由單親母親撫養長大的,我曾在關於上屆大選的《政壇大變天》博文中介紹過他的個人經曆)。同時,他也向在昆州迪克森(Dickson)選區擊敗自己的工黨對手阿裏·弗朗斯(Ali France)表示祝賀:“作為一名議員,她會做得很好。”
敗選而不失風度,沒有氣急敗壞地四處甩鍋、指責對手,這一點尤為可貴!
現任外交部長黃英賢(Penny Wong)在勝選之後說了這麽一段話:“我們始終努力成為這樣的國家——一個自立自強的國家,一個支持全民追求夢想的國家,一個勇敢且溫暖的國家。” 祝福澳大利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