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鬆麵對“大姨媽”

健康&健美的探索和體驗分享
打印 被閱讀次數

我家幾個孩子這些年被痛經困擾。每次月經來時,肚子疼,背痛,有時還會惡心、頭痛、沒精神,整個人都很難受。好幾次旅行中來了,記得我臨時去藥店買藥,還用刮痧板幫她按摩,很希望琢磨出幾個好辦法。老媽學醫的,孩子遇到問題,當仁不讓。不會讓她們一個人扛。這種沒有婦科疾病卻每個月都疼得厲害的情況,醫學上叫做原發性痛經。大約60%到93%的青少年女性有痛經的問題。痛經通常在月經開始幾年後變得更加明顯,隨著卵巢功能成熟,排卵周期建立起來後,痛經往往也隨之加重。大約四到五年內有80%的女孩會進入有規律的排卵周期。症狀嚴重的需要看婦科醫生,對於年輕、沒有性生活經曆、症狀較輕的女生,一般不需要內診。

輕度痛經可以先試試熱敷和適當運動,如果這些不夠,醫生推薦使用非甾體抗炎藥(NSAIDs),比如布洛芬或萘普生,這類藥物比普通止痛藥(如對乙酰氨基酚)效果更好。如果NSAIDs效果不好,可以加用口服避孕藥。美國的高中女生用這類藥緩解痛經的不少,女同學們之間也都會討論。有一些禁忌症,要和醫生討論。既有痛經又想避孕的女生,可以個體化選擇避孕方式(如口服、貼片、宮內裝置等),不過有“先兆性偏頭痛-migraine”的人不建議用含雌激素的方式。痛經特別嚴重的女生,可以一開始就聯合使用NSAIDs和激素方法。我個人的意見還是應該多花些時間和精力了解自己的身體,沒有避孕的需要的時候,不用避孕藥。我本人結婚前痛經症狀不嚴重,都聽說生完孩子,痛經會好像,似乎如此。在絕經前7-8年,我選擇用Mirena IUD, 對緩解痛經,月經量大,經期綜合征都有好處,我非常推薦。小女生用避孕藥需要是那種靠譜的孩子,到哪裏都帶著藥,按時吃。而且不同劑量對身體影響不同,有的會造成頭疼,需要摸索一段時間。

除了藥物治療,也有一些輔助方法可能有幫助,雖然目前科學證據還比較有限,但它們相對安全,我很推薦,因為這些很多都是健康的習慣,對身體有很多好處。行為療法如放鬆訓練、生物反饋、想象療法等可能幫助部分女生調節對疼痛的感受。物理治療和運動如瑜伽、按摩、電療、拉伸訓練和有氧運動等。有氧運動特別值得鼓勵,不僅有助於緩解痛經,還有全身健康的額外好處。針灸和指壓雖然研究質量參差不齊,但部分女生通過手機自助指壓,在疼痛和服藥方麵都有改善。飲食與營養補充方麵,也有些數據:

–低脂素食、增加乳製品攝入: 一項研究(2020)建議在月經來潮前至少48小時攝入一餐蔬菜為主的飲食,多達69.6%的嚴重痛經患者在采用蔬菜飲食後不再出現痛經症狀;同時有61%的嚴重痛經患者血壓恢複至標準值120/80。

–補充維生素D3、Omega-3和鋅(不能長期使用)等都可能有所幫助。

–從家裏孩子那積累了些經驗:來月經前減少碳水有用,月經前後,做放鬆的運動感覺好。熱敷,TENS (經皮神經電刺激器) 對她有用。我受不了那種感覺,好像螞蟻爬LOL

–痛經雖然惱人,但這是身體和你溝通的一個渠道,你好好對待自己,就感覺舒服一些。這也是為什麽一個家庭裏,女生是照顧好全家健康的大統帥。能夠把自己經期各種狀況管得風調雨順的女生,持家,管理企業必是一馬平川!願每一個被痛經困擾的女孩,都能輕鬆麵對每個月的“那幾天”。

elfie 發表評論於
My daughter is 13, not having menstruation yet. My other two kids are boys.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