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天玩下來,印象意大利建築喜歡用拱形,很多建築有拱形的廊道用在不同地方,比如街道兩邊,或修道院庭院四周,或室內天井邊上都見到拱廊,請教了AI有關的建築上的問題,得到一些回答,有建築方麵專家請看看AI說得對不對。圖片和視頻都是自己拍的,走馬觀花旅遊照
(via GPT)
意大利的拱廊(Portico)
起源與特點
- 拱廊最早可追溯到古羅馬時期,主要用於公共建築,如神廟、市場和宮殿。
- 中世紀和文藝複興時期,意大利城市如**博洛尼亞(Bologna)、都靈(Torino)、威尼斯(Venezia)**等大規模修建拱廊,以適應人流密集的城市環境。
- 主要功能:
- 遮風避雨,適應意大利北部多雨的氣候。
- 擴大商業空間,方便商鋪在街道上延展經營。
- 美化城市,成為城市特色景觀,特別是在博洛尼亞,拱廊長達62公裏,被聯合國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其實在意大利其他城市也有拱廊,比如Ravenna的市政廣場
![](/upload/album/32/ec/ab/dd3448d33347g3Zl8sVG.jpg)
![](/upload/album/32/ec/ab/dd3448d33411kbUBdWQo.jpg)
(viaGPT)
修道院的拱廊(Cloister)
特點與功能
- 起源:源於中世紀修道院,最早可追溯到羅馬帝國晚期和拜占庭時期。
- 布局:通常圍繞修道院的**中庭(Courtyard)**四周,形成封閉的回廊空間。
- 主要功能:
- 沉思與宗教活動:提供安靜的空間,修士可在此冥想、祈禱。
- 通行功能:連接教堂、食堂、寢室等修道院建築。
- 庭院景觀:通常有噴泉、花園,象征天堂的寧靜。
建築術語
- Cloister(修道院回廊):指圍繞內庭院(Courtyard)的封閉式拱廊。
- Arcade(拱廊):連續的拱形結構,一般用於建築內部的裝飾或連接空間。
Ravenna但丁墓
![](/upload/album/32/ec/ab/dd3448d33674i1Q6550k.jpg)
佛羅倫薩Chiesa di San Salvatore in Ognissanti 諸聖教堂
![](/upload/album/3f/e0/68/2d0aca3d1342NMg7jQtA.jpg)
佛羅倫薩的 Strozzi Palace(斯特羅齊宮) 是一座典型的 意大利文藝複興建築。由建築師 Benedetto da Maiano 設計,並由 Giuliano da Sangallo 繼續建造,這座建築是佛羅倫薩文藝複興時期富裕貴族宅邸的代表作之一,反映了當時對古典美學與和諧比例的追求。內部特點:
- 建築中心設有一個 方形天井(Cortile),周圍環繞有 柱廊(Portico)。
- 柱廊設計受古羅馬庭院的影響,采用科林斯柱式,裝飾精美
![](/upload/album/3f/e0/68/2d0aca3d1805IeTr5yXN.jpg)
佛羅倫薩瓦薩裏回廊(Corridoio Vasariano)
-
全長約1公裏:
- 從舊宮(Palazzo Vecchio)穿過烏菲茲美術館(Uffizi Gallery),沿阿爾諾河南岸延伸至皮蒂宮。
- 全長約 1公裏,是世界上最早的高架封閉通道之一。
-
經過老橋(Ponte Vecchio):
- 瓦薩裏回廊從老橋的頂部穿過,因此您在老橋上的小商鋪中抬頭可以看到回廊的窗戶。
- 回廊經過老橋時特意開設了麵向阿爾諾河的窗戶,提供壯麗的河景。
-
結構與風格:
- 拱廊式設計:其結構為長廊式,牆體厚實,有許多小窗戶,既保護隱私,又能采光。
- 文藝複興風格:采用簡約而功能性的建築風格,與佛羅倫薩的文藝複興建築風格相契合。
-
裝飾與藝術收藏:
- 回廊內陳列著許多美術作品,包括肖像畫和自畫像,成為了一條藝術長廊。
- 自畫像畫廊:瓦薩裏回廊收藏了來自文藝複興至現代的藝術家自畫像,包括倫勃朗、魯本斯等大師的作品。
![](/upload/album/3f/e0/68/2d0aca3d2016JOmBYaNz.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