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歲心態 (中)

探細胞奧秘,記人生經曆,會八方朋友,不亦樂乎
打印 被閱讀次數

70歲心態 (中)

說說70歲了,我的心態變化吧。

一般來說,如果你的生活或者工作狀態有了變化,隨之就會出現心態的變化。比如從學校畢業,工作了,從工廠考取大學了,出國了。等等。心態會有很大變化。

而身份的變化,通常對心態不會有明顯變化。比如拿到學位了,晉級了,等等,心態不會有什麽變化。特別是拿學位,沒拿學位前,看見有博士學位的人,總覺得,哇,那人是博士。自己拿到學位後,感覺沒有一點點的變化,還是同一個人。

變成70歲了,其實也就是過了某一個日期,前後更沒有任何變化,但是心態的變化很大。前麵說的樂顛顛是其中一種。

除此之外,70歲以後,心態的變化是明顯的。

首先,我不再心急,不再一味追求效率了,追求快了。

以前,我假如做什麽事情,做錯了步驟,浪費了時間,我會惱火。比如出門到了停車場,忘記了什麽東西,必須回去取。開車錯了出口,要走很多回頭路。甚至穿衣服穿反了,要重新穿,我都會惱火,惱恨浪費時間了。甚至看醫生,讓我等太長的時間我也會惱火。有一次看牙醫,說好9點的。我一般提早15分鍾就到了,結果8點55分才開門。這個我不惱,因為畢竟時間沒到。他們讓我到9點10分才進入診室,這個我也不惱。但是,到了診室,9點25分還沒醫生出現。當時我已經決定,9點半醫生還不來的話,我走人。結果9點半不到一點點,他來了。

現在沒有這種心理了。回去拿東西,就去拿,反正走路也是鍛煉。開車走錯路了,多走點路,反正到了也沒啥重要事情等著。等醫生就等吧,我玩我的手機。心態平和。

第二,以前常常為自己的一些不足之處不滿意。比如對不是我專業的事情說不出所以然,有的人能對時事政治說得頭頭是道,來龍去脈前因後果都能分析的清清楚楚(人家也不是時事政治專業啊)。而我,人家說出來時我都知道,但我不能像人家那樣能說會道。我常常想著要努力改進這方麵,爭取也能說得頭頭是道。

又比如,有的人特別擅長對話,捧哏。別人無論說什麽,他們都能對上話。雖然有時我覺得,那不是廢話嗎?但我一般說不出來,人家說的有道理,我同意,我最多想,哦,是這樣的,我一般不響。除非人家說的讓我很有感觸,我覺得有話可以說。可是這種情況並不多。因此,往往對話就無法繼續。會捧哏的人,什麽時候都能說出湊趣的話,能讓說話(逗哏)的人有興趣繼續說,但是到我這裏就停止了。我為自己著急。

直到最近,我還在希望自己也能任意捧哏,能總是讓對話順利地進行下去。

70歲以後,我無所謂了。我都70了,不會捧哏,不也是活得好好的嗎。沒人把我當啞巴賣了。對話停了就停了,又能怎樣。

第三,對生活中發生的錯誤,不再懊惱,不再自責。什麽東西打破了,汽車突然什麽地方壞了,或者由於我的操作失誤,把什麽東西弄壞了。這種事情常常會發生,以前我會非常自責。不是我的責任,我會懊惱怎麽會發生在我的頭上。是我的責任,我更會深深的自責。

現在,我不再懊惱,不再拚命自責。發生了就發生了,這就是生活,生活中總會發生各種事情。有什麽好懊惱,好自責的呢。該破費就破費,破費也是生活的一部分,何況人們常說,破財消災呢。

第四,鍛煉身體方麵,我不再追求“天天向上”。直到70歲,我是一直在進步的,無論深蹲還是硬拉,還是任何其他動作,我都是不斷的在增加重量,在以“天天向上”來要求自己,我想,我對得起毛老人家了。70歲後,我在準備慢慢做減法。目前正好因為各種病毒肆虐,我慫了,尤其是沒有東西壯我膽,我慫在家裏鍛煉,負荷量已經大大降低,以後恢複去健身房了,也不會再想最高峰衝刺。夫子兄曾說過,古稀之年,不以筋骨為能。他還說過,他知道的所有負重鍛煉的人,最後無不以受傷告終的。我記著夫子的話。

不再天天向上了,天天維持,然後慢慢向下,是我70歲後的做法。

毛主席啊,俺老人家要對不起您老人家了,俺天天向上了70年,現在隻能天天向平,然後還得天天向下,您老人家原諒著俺老人家一點吧。

(待續)

寒芯 發表評論於
我們這兒七十過了的一樣天天向上,朝九暮五,跟五十六十的沒區別。
古樹羽音 發表評論於
lol~~~,有趣的好分享!
“天天向下”,是這麽回事。
本人是隻要不會摔倒,就阿彌陀佛了,嘻嘻嘻嘻嘻。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