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文明的進步其實是極少數人決定的。萬分之一甚至更少的人,政治,經濟,軍事,技術,宣傳,教育等等各個方麵的,各自前萬分之一的人決定了社會發展的大方向。這其實還是像美國這樣文明水平比較高,自由程度有史以來最高的社會,才可能產生和容納這麽多的精英。像中國那樣的社會,可能隻有十萬分之一,百萬分之一的有智慧的人。而且就是有幾個,也缺乏發揮的大環境。
因為還需要千分之一的人,在大方向下摸索小方向,探尋更具體的細節。然後需要百分之一的人去按照這些方向,去組織人手。以及十分之一的聰明人去做具體的工作。而剩下十分之九的人不過是打打下手,甚至無所事事。
換句話說,十分之九的人沒了,隻是給社會減輕負擔,基本上不影響文明的進步。這十分之九的人享受文明進步帶來的水漲船高的待遇,完全超過他們做出的實際貢獻和能力。如果接下來的百分之九的人沒了,會大大延緩文明的進程,畢竟很多具體工作沒人做了。但是文明的大方向不會改變。但是這也會連累接下來的千分之九的人,因為他們沒人可組織了。事事親力親為也最多頂上一部分。
如果最上麵這萬分之一的人沒了,或者錯了,或者沒得發揮,那麽整個社會,整個文明就墮入深淵了。
教育就是培養出,或者更確切地說是,找出這些萬分之一,千分之一,百分之一,十分之一的人。
具體而言就是社會教育,家庭教育發現萬分之一,千分之一的人才。學校教育發現百分之一,十分之一的人才。
什麽是十分之一的人才,就是善於學習已知的人才。什麽是百分之一的人才,就是善於組織統合的人才。什麽是千分之一的人才,就是敢於從不可能中找可能的人才。什麽是萬分之一的人才,就是超脫於人的存在。
從另一個角度來說,能力越高的人成功帶來的成果越大,越能夠惠及社會。而失敗也不過是對其個人有所損失。一個聰明的文明的社會,對越高級人才的成功率的要求,反而越低。對於做題家,醫生,工程師,政府官員等等十分之一的人才,錯一點可能就完了。分就不夠了,就爬不上藤,中不了舉,進不了醫學院,掙不到四十萬,升不了小科長。但是科研失敗幾百次,成功一次;買賣不開張,開張吃三年。結果都可能是前者望塵莫及的。
其實大家的智商和努力並沒有那麽大差別,但是結果上下能差萬倍。根本原因不在智商和努力,不在學校教育。學校教育隻能是從十分之九卷到十分之一。越往後越主要的是有沒有資源燒到成功。其實即便是所謂知識改變命運,那裏麵規避錯誤的知識也遠大於書本知識。刷題,套路其實都是避錯。中產階級比下層知道多的多的考試避錯知識。下層想突破這個坎,需要高得多的智商,從多得多的彎路裏麵繞出來。
同樣道理,再往上,百分之一,千分之一,不僅需要以前避錯的知識,而且需要相應避錯的實踐。還是跟刷題刷到不知道為什麽就知道正確答案的感覺,是一個意思。隻不過這裏就沒有學校什麽模擬題,什麽真題讓學生去練手。或者說不是花個幾百幾千刀就能買到複習材料,實驗材料之類的便宜貨了。而是需要幾十萬幾百萬刀,甚至其他什麽稀缺資源去磨練手藝。
當然這種磨練也是一種考驗和淘汰。就好比有些人練一練題能提分,有些人高考八次也沒進步。任何資源都是有限的。但是資源越多,機會越多。就和賭牌一樣,籌碼多的就是可以硬吃籌碼少的。
籌碼少的就叫貧窮限製了想象力,隻能在有限的有所謂穩定收入的範圍內打轉。最多成為十分之一,百分之一的追隨者人才。籌碼多的就可以多方嚐試,九虧一贏,發現機會發現自己。並且往往這一贏蓋九虧,於是又多一輪機會。終成千分之一,萬分之一的領導者。而且很多時候,這個過程也許還是幾代人的博弈或者教育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