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周率的發明者之一:劉微

古典 (2024-09-25 16:10:45) 評論 (8)

今天老姚看到大國的科委在紀念古代數學家 劉微,

有感而發一篇小文: 

很多人不清楚魏國的曹操和民國的蔣公都重視教育。 

華夏近代貢獻最大、最多的科學家差不多都出自大陸民國時代的教育,因為那時除了軍費,教育是政府的第二大開支? 

今天介紹生於曹操時代的數學家、劉微-公元244年-山東濱州人的一張圖,當然還有他的 九章算數。 

今年是他的誕辰兩千年,生日今天?

用角度和步數就可以測山高、穀深… 

他計算的圓周率是四位 3.1416,

比人類發明圓周率、公元前300年的古希臘、物理學家阿基米德的兩位數 3.14 ,翻了一倍,夠偉大的吧! 

劉微後又過了兩百年,保定淶水人 祖衝之,又折騰出了7位數  3.1415926,雖然比阿基米德晚了700年,但是這個7位數又保持了800年沒有被世人打破! 

華羅庚-江蘇金壇人,民國時期1931年入清華大學,後被數學係主任熊慶來提拔為副教授。

說他們都是用方塊割圓術的方法來分算出圓周率的:

阿基米德用了96塊正方邊形; 

500年後,劉微用了192邊形; 

200年後,祖衝之用了12288邊形; 

每年3月7號是國際圓周率紀念日。 

現在瑞士研究人員使用一台超級計算機,曆時108天,將圓周率π計算到小數點後62.8萬億位,創下該常數迄今最精確值記錄! 

在上小學背百家姓時曾背到10位,在初中背元素周期表時,又背到20位,好像有兩位就夠一輩子用了! 到現在也沒有見到哪家銀行的存款和貸款利息是用圓周率來計算的,真是沒科學、少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