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李二年級畢業了,這位超愛孩子的骨科醫生在圈裏發了這樣的信息
“小李結束了二年級的學習生活,今天正式開啟假期模式。三年級繼續努力。”
我很喜歡這段樸素的話,沒有誇讚,沒有期待。“努力”是唯一的要求。
我很欣賞這位父親散養孩子。
教孩子書畫琴棋,不是為了拿什麽名次,修心養性就好。讓孩子參加球隊,不是為了將來升學加分,學會團隊合作就好。帶孩子和同齡人郊遊,能夠在生活中和人相處就好。
沒有了父母期待的束縛,孩子就會孩子般地成長。有一天,孩子就會有自己的目標,那時的動力就是自發的,孩子的付出就會有結果。
然而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切莫忘記鼓勵孩子“努力”。天上掉不下餡餅,努力是未來生活的保證。從小鼓勵孩子學會做盡可能好的自己是很多成功人士父母的育兒經驗。
老紮夫妻就是一例。他們在支持所有小紮們的愛好同時就附加了唯一一條建議:“努力做好。”
別忘了老紮養娃還有一條金律,就是“發現和支持(孩子們的)長處”:
“我和我的妻子都相信一點,那就是不要強迫你的孩子,也不要試著把他們的生活引向某一個特定的方向,而是要去發現他們的長處是什麽,並且支持他們的長處,支持他們會富有激情做的事情。”
我想下一步,對這位愛兒子的父親來說,就是發現上帝給兒子的那桶金在哪?然後支持兒子帶著興趣,激情開發那桶金。
繼續努力吧,小李。
請勿轉發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