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拾老南京記憶 ※ 老門東 ※ ……

小聲音 (2015-11-02 21:53:44) 評論 (71)

      重拾老南京記憶……

    南京的“老門東”是老城南地區的古地名,位於南京夫子廟箍桶巷南側,這裏聚集著大量仿古建築,古香古色,盡顯老南京城風貌。還有許多南京特色的小吃店,老南京韻味十足……

      曆史上,老城南是南京商業及居住最發達的地區,如今按照傳統樣式,複建了傳統的中式木質建築、馬頭牆、回廊掛落花格窗……,集中展示了南京的傳統文化,再現老城南原貌。一座仿古牌坊矗立在門東,坊額上寫著“老門東”三個字。標誌著集中體現南京老城南民居街巷、市井傳統風貌的老門東。

      人們穿過“老門東”牌坊,即走進了老城南傳統民居生活,一條條老街巷將讓人重新感受老城南風貌。與老門東牌坊同時亮相的,還有牌坊周圍的4組街頭雕塑,分別是黃包車夫、糖芋苗、老郵筒、學童進館(上私塾)。雕塑人物全“穿”著明清服飾,惟妙惟肖地再現了老門東明清時的民居生活。 

      這次回國專門去拜訪了“老門東”,隨手拍了一下pp收藏留念^o^

   1.  “老門東”牌坊高17米,梁柱和坊額上有著精美石雕,石雕是由福建惠安石刻藝人設計雕琢的,石雕畫麵有:琴棋書畫、梅蘭竹菊、玉如意等,牌坊基座上的抱鼓石也敷設了精美的石刻雲紋。
    牌坊兩旁有一副楹聯,道是:市井裏巷盡染六朝煙水氣,布衣將相共寫千古大文章。短短22個字,就將曆代南京人共建古城而創造的輝煌與城市的縱深感都呈現出來了,有引人入勝之功。
    穿過這座牌坊,即走進了老城南傳統民居生活。

 
   2. 沿著通道進入街區,兩側新建了許多古色古香的明清建築,與牌坊北麵的街道有了明顯的不同。這些建築都是青磚小瓦馬頭牆,回廊掛落花格窗,再現了南京老城南民居的曆史風貌。

 
   3. 沿街和一些店麵的周圍,小橋流水環繞,池塘綠荷相伴,有著江南園林的味道:))


  庭院深深




    看這門麵就知道是一大戶人家,“青磚小瓦馬頭牆,回廊掛落花格窗”


   門的上方和兩邊都有精美的雕塑,獅麵獸的銅門環十分威武,感覺有點嚇人啊:)

    居民住宅的門窗上都有精美的雕刻!


  這些石雕也十分可愛


  行走南京


 這是一幅反映老南京居民生活情景的壁畫,黃包車、剃頭師傅,炸爆米花……等等。
想起小時候過年過節炸爆米花的情景了,溫馨懷舊:))




    在主街兩邊,你會看到一些雕塑,有糖竽苗、老郵筒、放鞭炮、抽陀螺、踢毽子等等,這些人物都身著明清服飾,惟妙惟肖的再現了南京老城南明清時的居民生活。


一位可愛的小女孩在往信箱裏塞信,如今email、微信時代,這種老式的郵寄信件早已不見了。


 這幅雕塑把過年時孩子燃放鞭炮的情景描繪的惟妙惟肖。


 不僅是男孩子,我們女孩子小時候也玩過抽陀螺^o^


 想當年,踢毽子可是我的拿手絕活,翻著花樣踢,往日時光重現:))


 幽雅寧靜的小巷,青磚、落花窗格、清香四溢的小花~~~~~~~


 藝術美感的門、窗巧妙的構成了一幅典雅的畫麵。




 居民住宅的角落也設計藝術與美,庭院裏楊柳青青,鮮花盛開。


  青石板鋪就的路


 這一片青石板上刻有獨特的花紋,沒搞清代表的是啥意思?:))


 小商品、禮品店也很多。


 這裏亭台樓閣比比皆是,主街的盡頭是宏偉的城牆。









 
 大戶人家的房屋牆壁上都有精美的雕刻。


 院落裏回廊,假山石,水井等等,錯落有致,好似一幅幅美麗的畫卷。


 處處是景,哪怕一個小小的角落:)




 這一定是大戶人家,瞧著雕刻精美的外觀。




 考棚,古人考試的地方:))


 許多房簷垂吊著各種花草植物,點綴著古老的建築顯得生機勃勃。


 這家店麵有點歐洲風情的味道:)


 小店門前栽種的花花草草:)


 寂靜的小巷一瞥。


 這把椅子有意思吧,遠處是一個雕塑:箍桶。


 走著走著,下起了小雨,雨中漫步老門東別有一番情趣:)


難得雨天,人少,據說過年過節期間這裏人滿為患!


 庭院中的長廊


 
《兒時的故鄉》演唱: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