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活節的羅馬~3月30日
周六的羅馬準備迎接複活節, 周六晚上在聖彼得大殿的彌撒是很重要的節目, 我要注意的就是讓安娜休息好, 精力充沛準備周六和周日的活動。
萊納夫人前幾天聽我說過, 羅馬最美麗的教堂是在古羅馬圍牆外圍 San Paulus, 她想讓我帶她們一起去。 我有些猶豫,如果出門, 我們要早起, 老人和孩子的作息時間不同。這些天我盡量照顧她們,這天我希望能更多按安娜的作息表安排,因為Don Giorgio 這兩天希望見到我們。
我也想為自己做些什麽,比如,去了兩次San Giovanni 每次路過 San Clemente, 我很想看這個教堂,這是一個非常古老的教堂, 分上教堂和下教堂。它的壁畫非常有名, 尤其複活節期間那些羔羊和動物的馬賽克。
一早我就醒了, 給萊納夫人電話,告訴她, 我們不和她們出城了, 我讓安娜睡到自然醒,然後和她去San Clemente, 因為我想去那裏看看。
等到安娜醒了,我們去咖啡館早餐, 又到旁邊那家首飾店買了手鐲,才準備出門,這時候11點了。
羅馬的教堂除了四大教宗級大殿, 其它教堂中午會在12點到13點之間關門,下午3點到4點間才開門。
San Clemente 12點整還是12點半關門, 我不清楚。
San Clemente 是一座具有宗教曆史含義的教堂,在公元一世紀,是天主教秘密聚會點, 到公元六世紀成為一座雄偉的教堂,顯示天主教從被禁止到合法的曆史演變過程。在近代考古中發現, 原來的教堂被遺忘,後來建立的教堂建在原來的教堂上,即有地下和地上教堂。
等我們來到這裏時,正好12點02分,教堂12點半關門,來了羅馬三次,這次我們終於進入這個教堂
我沒有拍多少照片, 因為一進入這個內廷, 我的心就被震撼了,如此古老,繁瑣, 細膩,給我的感覺就是堅貞, 忠誠, 歲月的滄桑沒有被毀壞。。。我被這座教堂吸引,這不會是我最後一次來。
地下教堂關門了, 我們在地上教堂坐著,看著, 28分鍾後,離開這個教堂,我還會再來。
美麗繁瑣的馬賽克藝術
我們想在附近午飯,沒有合適的飯店,就坐車到古代競技場, 安娜做我的模特,很喜歡這張照片,古代和現代,深厚的感覺
我們最後還是回到樓下的飯店午飯,安娜點的皮薩,我的魷魚卷和土豆泥球 安娜新買的手鐲
下午休息,天下起了小雨。
晚上複活節的彌撒是20點20分,入場為18點30分, 我們拿的是貴賓票, 聖彼德廣場右側的入口是大眾票入口。我和安娜打算在這個入口進去。萊納夫人的票也是我為她們申請的,是普通票。我事先告訴她,如果要保證周日的大彌撒和Urbi et Orbi, 就不要帶老人家參加晚上的活動了, 否則太多了,體力吃不消。沒想到, 萊納夫人到左邊的小入口和瑞士禁衛軍拉關係, 說我們兩張票是紫衣閣下給的, 她們是普通票,但是能否一起入場,走貴賓道。 等我到的時候, 雖然拿貴賓票,但是瑞士衛兵告訴我們, 要排隊,走右側的普通入口。這時候是18點, 大雨如注,廣場排的隊已經是整個廣場的一圈半了。 我見過聖誕節平安夜的架勢,我們如果排隊,需要一個半到兩個小時的時間。如果是一般場合, 我會放棄, 因為老少的緣故,但是這一天,手裏的這兩張票是我的承諾, 裏麵有人在等著我們, 不能失約。我能做的就是,讓萊納夫人和她母親回家,她們全身都濕透了。 我讓安娜一個人等在Bernini的大柱走廊裏,廣場的左側,這裏也有Bernini的噴泉。左側的第三根柱子。那一天我們在這裏見到他,我告訴安娜, 媽媽現在要找入口,下大雨,你一個人乖乖等著, 有什麽事情就給我電話, 不能和任何人走,哪怕是認識的人。
我一個人,打著傘,蹬著新買的意大利真皮高跟鞋,走在充滿人的聖彼德廣場。。。
走到廣場的右側入口,這裏是長隊的頭,他們可能下午三四點就排隊了,在雨中,雨傘挨著雨傘, 不是一個隊,而是如同團體一般,很難說清先後, 非常混亂。 再看看廣場的一圈半, 如果這個時候, 我帶著孩子拿著貴賓票夾塞,做不到。
我隻能繞過整個廣場,到左邊的小入口,每次我們去紫衣閣下的辦公室都是從這裏入, 問瑞士衛兵, 能否和孩子從這裏入,同時我也看到, 有一些掛梵蒂岡車牌的車開入這個入口, 更多的是有一位神職人員拿一張證,陪客人進入。盡管我告訴衛兵,這票是紫衣閣下給的, 他還是讓我走有右邊的正常入口,因為貴賓票,我們一定有座位。
我又走到中間,平台左邊的教宗入口,每次教宗坐車都是從這裏出入。問一位高大的瑞士衛兵, 我這樣的票帶一個小孩子,從哪裏入大殿。 他問我是否是紫衣閣下的客人,我說是的, 他怎麽知道,他說看到我們幾次出入他的辦公室, 他當時在內廷站崗。他讓我們走左邊的小門, 我說,剛才問過了,瑞士衛兵讓我走右邊的大門。如果早知道,我會很早排隊,但是現在,帶一個孩子不可能。他讓我去左道,他給夥伴打招呼。
我在大雨中,穿過廣場,來到左側Bernini大柱群的第三根柱子,我的孩子在那裏等我。安娜看到我都快哭了,媽媽,我等了這麽長時間,很怕, 給你兩次電話,都沒有回話。我再一看手機,安娜來過兩次電話了。 在大雨中, 在人群中, 我沒有聽到。安娜又安慰我, 我知道你會回來,在你最心愛的Bernini的擁抱中,我不會有事情的。聖彼德廣場左右Bernini設計的大柱群, 如同大殿張開雙手,擁抱來自世界各地的信徒, 安娜在他的左手,那根柱子也是我們相遇梵蒂岡貴人的柱子,我的孩子不要怕。
於是, 帶著孩子, 撐著傘, 在雨中,穿過左翼,來到左側的小門,給瑞士衛兵看票, 他還是不讓我們走, 讓我們去右側的大門。 我讓他給教宗專道的同事電話,是他讓我們從這裏走的, 他打了電話,出來後說,請排隊,從右邊大門入口,您是貴賓票, 一定在祭台旁邊有座位。
帶著安娜在雨中, 我不知道如何辦,按照他的話, 我們要在廣場排上一個多小時的隊,我怕安娜生病,前幾天她剛剛大病痊愈。
於是拉著孩子, 又走到教宗入道,來到那位高大的瑞士衛兵麵前。我說, 你的同事不讓我們入。你能否再和他解釋一下,我們的票的確是紫衣閣下給的。他馬上入哨口電話,講了一段時間,皺著眉頭出來。這是一位非常清秀俊美的瑞士衛兵,大約20來歲, 高大挺拔,他向我行了軍禮,說, 跟我來。我吃了一驚, 還是拉著孩子的手, 跟隨他進入教宗的專道.
通過教宗專道,來到梵蒂岡內廷,通過第一個哨口,那位瑞士衛兵和意大利憲兵說話, 我聽不懂,但是聽到紫衣閣下的名字,我們路過他的辦公室,從那裏上階梯通過第二道哨口,又是同樣的解釋。再往上走來到聖彼得大殿的左側平台,第三道哨口,通過後, 他向我行禮,夫人,你們可以直接進大殿了,祝你們複活節愉快。我非常感動, 不知道如何感謝他。他快要轉身了, 我說, 等一等, 讓我吻一下你,高大的清秀的衛兵低下身, 我們相互親吻了兩頰,謝謝你,衷心感謝你,複活節快樂!
我和安娜無語,走中間專道,教宗和神職人員專走的中央大道,一路走到神殿, Bernini 設計的28米高的青銅華蓋前, 專門人員讓我們坐右側。
坐下來後, 安娜有些傷感的說, 那位瑞士衛兵因為我們犯規了, 第一,我們走了教宗專道, 第二, 你們相吻了。我說, 我們會為他禱告。
等我們回到德國, 我給了安娜一個具體的答案, 那位瑞士衛兵看到我們幾次入內廷,進出Don Giorgio的辦公室, 知道我們是Don Giorgio的客人。 因為他的同事沒有讓我們走左邊的小門, 他就帶我們走這裏了。我們接觸, 相吻, 是我犯規, 我不對。但是某些時刻,人之間的感情非常真實, 在真實的感情下, 我們都是人, 而且是我首先犯的錯。
我旁邊坐著一群來自德國的年輕人,具體說是一位來自德國的年輕見習神父和四位年輕的女大學生們。 這位見習神父非常帥氣,再加上身邊的4位年輕女子,很引人注目。 我問他們從哪個門入口, 他們說,也是被趕來趕去,明天他們從左邊小門入口。 他問我是那位主教的客人, 我說Don Giorgio, 他說, 紫衣閣下一定沒有時間陪你入門,他也從來不會陪客人入門,明天他們可以和我們一起走特殊通道。
下麵5張照片是朋友提供。
這台彌撒很美, 和聖誕節的彌撒相比, 因為兩位教宗風格不同,我的感受也不相同。Franziskus 盡力了, 76歲的老人, 離家鄉這麽遙遠, 沒有親信, 能在這麽短的時間主持如此大的活動, 很了不起。Don Giudo 也盡力了,他的禮儀團在如此短的時間主持這些重要的彌撒,同樣了不起。從宗教角度來說複活節比聖誕節要更加隆重。
複活節的傳統是洗禮, 這個男孩子不是失明就是弱視, 家人牽他的手走路。他們可能來自越南。
這位年輕人,我們出大殿前遇到他, 相互祝福
我們沒有拍多少照片,這是彌撒開始之前, 如此近距離在Bernini 創造的祭壇是首次。
安娜的相機拍攝的頂
複活節的燭火
孩子在專心看彌撒書, 她雖然隻學了半年的拉丁文, 但是非常有悟性,懂很多彌撒用詞,她喜歡彌撒, 彌撒過程中很少落擋, 有時候不注意, 她馬上能找到書上哪一段。
彌撒結束了, 安娜和我走到中央祭壇留念。背景,朋友之間相擁,互祝複活節快樂,安娜有些傷感,之前有個小故事
當彌撒結束後, 大家各奔東西時, 安娜問我,能否到後一排那個修女那裏去。那是一個高大,很粗壯的修女, 她正跪在地上禱告。我沒有過去, 而是看她們交談,安娜和她用英語交談。她們相互擁抱,那位修女給安娜一件東西時, 我走了過去。這位修女來自澳大利亞,她是傳教士,去過很多國家,她說,她去過很多貧窮的國家,遭遇到很多困難,從來沒有絕望的時候,今天, 在天主教最高級別的節日, 在這個神聖的大殿,她感受到如此孤獨,這個時候,有這位小天使過來擁抱她,給她溫暖和祝福。她送這位小天使一塊非常小的掛件,這是很多年前,當她還是一個孩子的時候,Madre Teresa 送給她的,這是她的護身符,陪著她走過很多國家,在很多困難前,這塊小小的掛件給她無盡的力量,今天,她送女兒這件寶貝,是2013年複活節的禮物。
我很感動, 任何語言都是如此的蒼白。
非常巧的是,她們兩個人的名字都是雙名,名字的起頭都是一樣的。如此巧合, 來自澳大利亞,來自德國, 這一天在聖彼得大殿,她們相遇,傳遞信仰和愛, 我是她們的見證人。如果說Don Giorgio是真理的見證人, 那麽我們就是天主之愛的見證人。
這是金色的洗禮池
安娜也到Don Giorgio的椅子上坐一下
這位保鏢保護Don Giorgio退場。
這是非常美好的一天,我們在離太陽如此近的地方感受基督的複活。
美輪美奐的彌撒印象深刻,但是最感動內心是這些萍水相逢的靈魂, 這些真切的擁抱。因為天主讓我們這些有緣的靈魂在此相逢, 還是重逢?
走出大殿又是大雨, 和安娜撐起傘, 沒有從中間的大道走出, 而是靠右出來, 這樣我們走過大殿左側教宗專道的那個哨口,這時候,有三位瑞士禁衛軍站崗, 中間那位最高大英俊就是我們雨中的天使。我帶著安娜走到他們跟前,說,這台彌撒非常美麗,他們辛苦了,祝複活節快樂,天主照看忠誠勇敢的瑞士禁衛軍。 他們微笑敬禮告別。
我和孩子在雨中走回家。。很多感受, 我無法表述,但我感到到天主的愛和善
為什麽寫下這些故事和細節,因為感恩,這某些時刻相遇一些美好的靈魂,不知道此生我們這些靈魂是否能重逢, 有一點是絕對的, 此時相逢的片刻溫暖永生。
很想念Benedetto,我們很愛他,願天主照看他。
天主照看你們, 愛我們, 和我們愛的人。
謝謝閱讀, 祝福朋友們~~~~
版權歸文學城博客安娜晴天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Musik: Love Ec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