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圈子裏常聽到“送髖”的說法。我談談我對送髖的看法。
第一次聽到送髖時,我在網上查了一番,發現關於送髖,大多是下麵的這種解釋
https://oldwww.snnu.edu.cn/info/1655/33257.htm
這裏說送髖是通過髖部轉動來增大步幅。
“所謂的送髖就是當人在運動中將身體重心向上提和向前傾的過程,在跑步過程中去感受髖的轉動,將發力點放在髖上,視髖為中樞,體驗髖帶動大腿,自然下擺的一個過程。當身體重心前移,會增大擺動腿向前擺動的幅度,從而增大步幅。”
對於這個說法,我不太認同。
改善跑姿的目的是增加跑步的經濟性。而花精力去關注髖部的轉動,花體力去主動轉髖,都不會達到這一目的。通過轉髖也許可以增大步幅,但同時也消耗更多的體力。做到轉髖動作和跨步的協調,恐怕要花很大的精力去練,而且也不保證能練到變成肌肉記憶的程度。如果需要跑步時花心力去控製,是不會省力的。
真正提高跑步經濟性,靠的是被動用力,靠的是利用肌肉,肌腱的彈性。運動生理學裏麵有一個說法叫Stretch shortening cycle,(SSC),講的就是這個彈性。肌肉,肌腱就像皮筋一樣。把皮筋拉長,再讓它自主收縮,它就會彈出去。助跑摸跳能夠比無助跑跳的更高,就是利用SSC。通過助跑積累動能。然後用腿製動。這時腿起到彈簧的作用。製動的過程中,動能被轉化成這個“彈簧”的彈性勢能。然後再起跳,這個彈性勢能的被動用力加上腿的主動用力,讓人跳的更高。這裏雖然製動過程是壓“彈簧”,腿上的肌肉實際是被拉長的。而起跳時會縮短。這個縮短的一部分是利用彈性的,是被動的,沒有能耗(或者能耗很小)的。這個就是SSC。
提高跑步的經濟性,也是要利用SSC。在身體降落著地時利用重力壓“彈簧”。邁步起跳時把這個彈性勢能釋放出來。想更多利用SSC,就必須要求觸底時間短。這樣被動用力的比重才更大。觸底時間越長,主動用力的比重就越大。
怎樣才能讓觸底時間短呢?其一是要收緊核心。這樣才能讓上半身和下半身成為統一的整體。下落時,上半身在下降時下壓的力量能夠無障礙地傳到腿上;同樣起跳時腿上的力量也可以順利地傳到上身。如果核心沒有收緊,那就像用步槍射擊時沒有用肩把槍托頂緊,火藥的力量就不能充分傳給彈頭。
縮短觸底時間的另外一點,就是不要overstride。也就是腳不要過於前探,落地點要盡量離重心近一些,而不是在重心前很遠。
我想,送髖,挺髖/頂髖的說法,應該指的就是上麵兩點。隻是並不是很準確,直觀的概括,所以造成了很多的困擾和誤解。
改善跑姿,一般是在騰空的階段才能做主動調整。這時改變肢體位置角度的能耗很小。一旦落地,就不要再有額外的主動動作,因為這時任何額外的主動的動作都會克服重力做功,增加能耗。可以做的,是收緊核心。這種靜態的肌肉收縮(isometric muscle contraction,IMC)能耗較小,因為能耗等於力乘以位移,IMC隻有力沒有位移。收緊核心基本是在著地的那一瞬間開始。跳起後就可以放鬆了。其實即使是這種靜態的IMC,也不用很刻意。要做到基本是下意識的動作。如果做不到下意識,那就是做錯了。
注意到我前麵貼了鏈接的那篇文章裏麵說的送髖,就是在落地時轉動髖部。這就是我說的落地後主動做功,是不會增加跑步的經濟性的。
下麵鏈接裏有尚跑圈王教練關於“頂髖”和送髖的說法。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KOmN8Sy2uY
我認為他說的頂髖和送髖,並不是主動的動作,而是收緊核心,讓款關節比較硬,這樣上身不會塌下來。上身塌下來的表現就是蕨屁股,也就是款關節向後運動。所以“頂髖”和送髖,實際上是收緊核心,對抗塌腰造成的髖部後退,而不是主動的向前送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