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博文
3群經略說3.7孝經3.7.2漢代《孝經》及其注釋,《漢書·藝文誌》有如下著錄:“《孝經古孔氏》一篇,二十二章。“《孝經》一篇,十八章。長孫氏、江氏、後氏、翼氏四家。“《長孫氏說》二篇。“《江氏說》一篇。“《翼氏說》一篇。“《後氏說》一篇。“《雜傳》四篇。“《安昌侯說》一篇。”所謂“《孝經古孔氏》一篇,二十二章”,指從孔子故居所得之古文《孝經》[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3群經略說3.7孝經3.7.1“孝經”之名,最早見於《呂氏春秋·察微》:“《孝經》曰:‘高而不危,所以長守貴也;滿而不溢,所以長守富有。富貴不離其身,然後能保其社稷,而和其人民。’”《呂氏春秋》所引,見今本《孝經·諸侯》。《呂氏春秋》成書於公元前241年,由此可見,原始《孝經》之成書於先秦,當無可置疑。《史記·仲尼弟子列傳》:“曾參,南武城人,字子[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3群經略說3.6論語3.6.2就其編輯方式而言,且不說衡之以今日的標準,即使與戰國時代的著作諸如《莊子》、《荀子》、《韓非子》等相比,《論語》也明顯雜亂無章。不僅篇章的劃分與內容無涉,各篇的題目也與內容無關。其中《鄉黨》一篇記敘孔子日常生活習慣,體裁與其餘各篇不合;《子張》一篇通篇記錄孔子弟子的言論,而無“子曰”,恐皆為編輯者誤入。其餘各篇就[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3群經略說3.6論語3.6.1“論語”之名,最早見於《史記·仲尼弟子列傳》:“餘以弟子名姓文字悉取《論語》弟子問並次為篇,疑者闕焉。”以上引文標點,依據中華書局標點本。竊以為如此標點致令“弟子問”三字與上下文氣相失,不若視“弟子問”為篇名,讀作“餘以弟子名姓文字悉取《論語·弟子問》並次為篇,疑者闕焉。”中華書局標點本之所以不作如此讀,可能因為今[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3群經略說3.5禮3.5.5降至東漢而禮學出現“三禮”之稱。所謂“三禮”,指《儀禮》、《禮記》與《周禮》。唐代撰修《五經正義》之時,《禮記》後來居上,取代漢代立於學官的《儀禮》而為官方禮學之正宗。《禮記》又稱《小戴記》,因其編撰者相傳為戴聖。關於《禮記》的來龍去脈,《隋書·經籍誌》有如下記載:“漢初河間獻王又得仲尼弟子及後學者所記一百三十一篇,[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3群經略說3.5禮3.5.4《漢書·藝文誌》稱:“《周官經》六篇。王莽時劉歆置博士。”王莽即位為新朝皇帝之前,曾握漢之皇權,號稱“居攝”。所謂“王莽時”,指王莽居攝之時?還是登基稱帝之時?史料缺如,無從考核。博士的設置,權在天子,劉歆不在其位,不得設置博士。所謂“劉歆置博士”,指王莽接受劉歆的建議而設《周官經》博士?還是劉歆奉王莽之旨負責著手設[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3群經略說3.5禮3.5.3西漢的“禮”學雖然以高堂生所傳授的《士禮》為本,朝廷施行的儀禮卻與《士禮》以及後來得以立於學官之《禮古經》皆無瓜葛,而是出自叔孫通的製定。叔孫通,薛人,在秦二世之末為博士;秦亡在即,逃歸薛;項梁破薛,從項梁;項梁敗死定陶,從懷王;懷王為義帝而遷長沙,叔孫通投奔項羽;漢王劉邦奪取彭城,叔孫通叛項羽而降劉邦。劉邦敗走彭[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3群經略說3.5禮3.5.2荀子在戰國之末執儒家主流之牛耳,《荀子》既釋“禮”為“履”,足見“禮”在戰國之末已經與“儀”混為一談。戰國之時既已如此,漢代所謂“禮”者,想必亦指“儀”而言。《史記·儒林傳》:“諸學者多言《禮》,而魯高堂生最本。《禮》固自孔子時而其經不具,及至秦焚書,書散亡益多,於今獨有《士禮》,高堂生能言之。”《漢書·藝文誌》:“[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3群經略說3.5禮3.5.1所謂“禮”,究竟何所指?前人之定義,大致可分為三。其一:《禮記·禮器》:“禮也者,猶體也。”《釋名》:“禮,體也,得其事體也。”其二:《荀子·大略》:“禮者,人之所履也。”《禮記·祭義》:“禮者,履此者也。”《說文》:“禮,履也。”《爾雅·釋言》、《爾雅·釋名》:“履,禮也。”其三:《禮記·仲尼燕居》:“禮也者,理也。[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3群經略說3.4春秋3.4.4《漢書·藝文誌》載:“《春秋古經》十二篇,《經》十一卷。公羊、穀梁兩家。”以上的讀法,以中華書局刊行的標點本為據。竊以為這讀法其實有誤。正確的讀法應當是:“《春秋古經》十二篇。《經》十一卷,公羊、穀梁兩家。”換言之,分為十一卷、有公羊、穀梁兩傳的“《經》”與“《春秋古經》十二篇”,實為兩種不同的《春秋》。所謂“《經[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1]
[2]
[3]
[4]
[5]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