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焦點新聞 » 黃仁勳訪台“要產能”後,台積電緊急追加擴產計劃?

黃仁勳訪台“要產能”後,台積電緊急追加擴產計劃?

文章來源: 全天候科技 於 2025-11-13 22:50:09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沒有台積,電就沒有英偉達”!黃仁勳跑到門口“要貨”後,台積電被曝考慮擴大產能。

11月14日,據追風交易台消息,摩根士丹利最新發布的研報顯示,台積電可能計劃在現有預期之外,額外增加2萬片/月的3納米晶圓產能。該行最初預計台積電2026年的3納米產能約為14-15萬片/月,但最新的信息表明,這一數字可能被上調至16-17萬片/月。

黃仁勳訪台“要產能”後,台積電緊急追加擴產計劃?

而這一動向緊隨英偉達CEO黃仁勳近期對公司的高調訪問之後。黃仁勳在訪問期間公開表示,英偉達的業務“非常強勁”,並已向台積電請求提供更多芯片供應。

如果該擴產計劃得以實施,將對台積電的資本支出產生直接影響。據估算,新增產能將需要約50億至70億美元的額外資本支出,從而可能將台積電2026年的總資本支出從目前約430億美元的預期,推高至480億至500億美元的區間。這一潛在的支出上調,被市場視為對全球半導體設備行業的積極催化劑。

此舉不僅反映了AI需求的持續火熱,也進一步證實了當前AI供應鏈的主要矛盾已從後端封裝轉向前端製造。報告明確指出,CoWoS先進封裝已不再是最大的製約因素,真正的短缺在於台積電的前端晶圓產能以及ABF載板等關鍵材料。

3納米產能告急,台積電或騰挪舊產線擴產

隨著英偉達、AMD、Alchip等客戶爭相下單,台積電的3納米產能正變得日益緊張。報告指出,此前業界普遍認為,台積電希望保持其先進製程產能的滿載利用率,因此對擴產持謹慎態度。然而,在英偉達等主要AI客戶提出要求後,其3納米產能計劃可能已經改變。

根據台積電管理層在業績會上的說法,台灣所有新建的無塵室空間都將用於2納米製程的擴張。這意味著3納米的擴產需要在現有晶圓廠內進行。為解決空間問題,大摩最新的調查表明,台積電可能考慮將其位於Fab15晶圓廠的22/28納米設備移出,並將這些設備留作未來歐洲工廠使用,從而為新增的3納米產線騰出寶貴的無塵室空間。

根據該行的預測模型,這一調整將使台積電2026年的3納米總產能從原先估計的14-15萬片/月,提升至16-17萬片/月。

資本支出或大幅上調,利好設備廠商

產能擴張的背後是巨大的資本投入。分析師Charlie Chan在報告中測算,以每千片3納米晶圓產能需要3億美元資本支出計算,新增2萬片/月的產能將對應50億至70億美元的投資,從而可能將台積電2026年的總資本支出推高至480億至500億美元的區間。

這筆額外的支出將顯著推高台積電2026年的資本支出預測。報告認為,這一潛在的資本支出上調,對全球半導體設備行業情緒構成利好。該行也因此重申對台積電、京元電子、日月光等行業公司的“增持”評級。

而台積電資本支出的變動是觀察半導體行業景氣度的關鍵風向標。上調資本支出通常意味著公司對未來市場需求抱有強烈信心,並將直接惠及上遊設備供應商。



CoWoS不再是瓶頸,前端晶圓成關鍵

一段時間以來,市場普遍將CoWoS先進封裝技術視為AI芯片供應的主要瓶頸。然而,報告再次強調,這一觀點可能已經過時。

報告分析稱,盡管大型科技公司紛紛宣布了龐大的數據中心電力部署計劃,但將其轉化為對CoWoS的需求後,測算顯示台積電及其他廠商的CoWoS產能應足以應對。報告指出,真正的瓶頸在於前端的晶圓製造能力,以及ABF載板和T-Glass(玻璃基板)等其他材料的供應。

這一判斷也得到了產業鏈的側麵印證。據路透社報道,ASIC設計服務公司Alchip也重申了3納米晶圓短缺的困境。這表明,即使後端封裝能力充足,若前端晶圓供應不足,AI芯片的最終產量仍將受限。

AI需求持續強勁,英偉達等客戶爭搶產能

台積電考慮緊急擴產的根本驅動力,源於以英偉達為首的AI巨頭們永不滿足的“算力饑渴”。黃仁勳在訪台期間毫不諱言“沒有台積電,就沒有今天的英偉達”,直觀地揭示了其增長對台積電產能的深度依賴。

報告數據顯示,在台積電3納米製程的客戶需求構成中,英偉達和另一家美國客戶是最大的需求來源,並且預計在2025年及以後將占據主導地位。此外,報告預計,到2025年,AI相關收入將占到台積電總營收的25%。

從特斯拉的3納米AI5芯片設計,到各大雲服務商對AI服務器的持續投入,所有跡象都指向一個結論:在可預見的未來,對最先進製程芯片的需求將保持強勁增長。台積電此次的擴產考量,正是對這一市場趨勢最直接的回應,也預示著全球半導體行業的資本競賽仍將繼續。

  • 海外省錢快報,掌櫃推薦,實現買買買自由!
查看評論(5)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白卡重大改革!恢複資產審查 車 房 存款 現金都要算
中國“最詭異”出口激增:各國爭相購買“這些產品”
她懟上川普!MAGA議員格林宣布法案廢除H-1B
廣東高中運動會開幕射箭表演 一箭射入女生臉部
一戰崩了四個帝國,為什麽隻有它煙消雲散?




24小時討論排行

中國外交部:高市早苗不思悔改 癡心妄想 螳臂擋車…
耶倫嚴厲警告:美國政治製度麵臨“致命危險”
誰該為200畝白菜負責?官媒轉發謠言讓菜農血本無歸
費加羅報:安世大戰 中國一記反手給歐洲上了堂工業課
國際關注 北京為何對這些台灣人發出“紅色通緝令”?
幫女鄰居擊斃裸體闖入者 老兵雙腿折斷第一時間拿槍
俄430架無人機大規模攻擊 撞進基輔公寓大樓爆炸
大佐回來了?日本考慮在自衛隊恢複“軍銜”與“兵種”
馬特蓋茨性侵醜聞:少女被曝為買牙套而賣身…
食品價格成罩門?川普擬讓步 大規模豁免關稅
5馬赫高超音速電磁砲!中國核航母恐加裝致命殺器
你太胖了,美國不要你!
WSJ記者:今年常聽到人說,美國正變得更像中國…
遺體檢出精液 連雲港女職員陪酒死亡 5鎮幹部被處理
中國官媒晚間發文:已做好對日“實質反製”的準備
貴州盤州億元建“世界最大人造月亮”運行不到百天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黃仁勳訪台“要產能”後,台積電緊急追加擴產計劃?

全天候科技 2025-11-13 22:50:09

“沒有台積,電就沒有英偉達”!黃仁勳跑到門口“要貨”後,台積電被曝考慮擴大產能。

11月14日,據追風交易台消息,摩根士丹利最新發布的研報顯示,台積電可能計劃在現有預期之外,額外增加2萬片/月的3納米晶圓產能。該行最初預計台積電2026年的3納米產能約為14-15萬片/月,但最新的信息表明,這一數字可能被上調至16-17萬片/月。

黃仁勳訪台“要產能”後,台積電緊急追加擴產計劃?

而這一動向緊隨英偉達CEO黃仁勳近期對公司的高調訪問之後。黃仁勳在訪問期間公開表示,英偉達的業務“非常強勁”,並已向台積電請求提供更多芯片供應。

如果該擴產計劃得以實施,將對台積電的資本支出產生直接影響。據估算,新增產能將需要約50億至70億美元的額外資本支出,從而可能將台積電2026年的總資本支出從目前約430億美元的預期,推高至480億至500億美元的區間。這一潛在的支出上調,被市場視為對全球半導體設備行業的積極催化劑。

此舉不僅反映了AI需求的持續火熱,也進一步證實了當前AI供應鏈的主要矛盾已從後端封裝轉向前端製造。報告明確指出,CoWoS先進封裝已不再是最大的製約因素,真正的短缺在於台積電的前端晶圓產能以及ABF載板等關鍵材料。

3納米產能告急,台積電或騰挪舊產線擴產

隨著英偉達、AMD、Alchip等客戶爭相下單,台積電的3納米產能正變得日益緊張。報告指出,此前業界普遍認為,台積電希望保持其先進製程產能的滿載利用率,因此對擴產持謹慎態度。然而,在英偉達等主要AI客戶提出要求後,其3納米產能計劃可能已經改變。

根據台積電管理層在業績會上的說法,台灣所有新建的無塵室空間都將用於2納米製程的擴張。這意味著3納米的擴產需要在現有晶圓廠內進行。為解決空間問題,大摩最新的調查表明,台積電可能考慮將其位於Fab15晶圓廠的22/28納米設備移出,並將這些設備留作未來歐洲工廠使用,從而為新增的3納米產線騰出寶貴的無塵室空間。

根據該行的預測模型,這一調整將使台積電2026年的3納米總產能從原先估計的14-15萬片/月,提升至16-17萬片/月。

資本支出或大幅上調,利好設備廠商

產能擴張的背後是巨大的資本投入。分析師Charlie Chan在報告中測算,以每千片3納米晶圓產能需要3億美元資本支出計算,新增2萬片/月的產能將對應50億至70億美元的投資,從而可能將台積電2026年的總資本支出推高至480億至500億美元的區間。

這筆額外的支出將顯著推高台積電2026年的資本支出預測。報告認為,這一潛在的資本支出上調,對全球半導體設備行業情緒構成利好。該行也因此重申對台積電、京元電子、日月光等行業公司的“增持”評級。

而台積電資本支出的變動是觀察半導體行業景氣度的關鍵風向標。上調資本支出通常意味著公司對未來市場需求抱有強烈信心,並將直接惠及上遊設備供應商。



CoWoS不再是瓶頸,前端晶圓成關鍵

一段時間以來,市場普遍將CoWoS先進封裝技術視為AI芯片供應的主要瓶頸。然而,報告再次強調,這一觀點可能已經過時。

報告分析稱,盡管大型科技公司紛紛宣布了龐大的數據中心電力部署計劃,但將其轉化為對CoWoS的需求後,測算顯示台積電及其他廠商的CoWoS產能應足以應對。報告指出,真正的瓶頸在於前端的晶圓製造能力,以及ABF載板和T-Glass(玻璃基板)等其他材料的供應。

這一判斷也得到了產業鏈的側麵印證。據路透社報道,ASIC設計服務公司Alchip也重申了3納米晶圓短缺的困境。這表明,即使後端封裝能力充足,若前端晶圓供應不足,AI芯片的最終產量仍將受限。

AI需求持續強勁,英偉達等客戶爭搶產能

台積電考慮緊急擴產的根本驅動力,源於以英偉達為首的AI巨頭們永不滿足的“算力饑渴”。黃仁勳在訪台期間毫不諱言“沒有台積電,就沒有今天的英偉達”,直觀地揭示了其增長對台積電產能的深度依賴。

報告數據顯示,在台積電3納米製程的客戶需求構成中,英偉達和另一家美國客戶是最大的需求來源,並且預計在2025年及以後將占據主導地位。此外,報告預計,到2025年,AI相關收入將占到台積電總營收的25%。

從特斯拉的3納米AI5芯片設計,到各大雲服務商對AI服務器的持續投入,所有跡象都指向一個結論:在可預見的未來,對最先進製程芯片的需求將保持強勁增長。台積電此次的擴產考量,正是對這一市場趨勢最直接的回應,也預示著全球半導體行業的資本競賽仍將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