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曾致力研發電磁炮,但曆經多年昂貴的研發後據說已放棄,圖為美國海軍測試電磁炮原型的資料照。(美國海軍/美聯社)
中方已發出訊號,計劃建造下一代能部署高能雷射武器和電磁軌道炮的核動力航母。而美國曾經追求過電磁軌道炮技術,但在曆經多年昂貴的研發後放棄了。
《有趣的工程》(Interesting Engineering)報導,中國國防大學教授兼軍事評論員梁芳稍早在中方官媒央視(CCTV)的節目中說,未來這艘航母可能配備“更先進的防禦性武器,例如高能雷射武器和電磁軌道炮”等。
此外,梁芳還說,這艘規劃中的新航母不僅會搭載未來武器,還將搭載6代艦載機。她並指出,艦載無人機將在未來航母航空聯隊中佔更大比例,顯示北京有意將人工智能(AI)與自主係統整合進海軍前線作戰體係中。
電磁軌道炮利用磁力而非火藥,以極高速射出金屬彈體。它靠產生強大的磁場,將導電彈體沿著雙軌加速到超音速,以發揮更高的砲口初速、更遠的射程,還有更低的發射噪音,但這需要龐大的電能。
而梁芳的說法呼應了中方海軍頂尖科學家、解放軍電磁技術專案核心人物馬偉明先前的規劃。馬偉明在2023年的一篇論文中,描述了1艘核動力“超級戰艦”,能將電磁軌道炮、線圈炮與雷射武器等,都整合到統一的電網內。
他寫道,這艘超級戰艦將“徹底顛覆一百多年來一直沿用的海軍艦隊作戰編隊”,暗示這類戰艦的先進電力架構將把推進、發電與武器係統融為一體。
而一旦實現,這艘中方新型航母將大幅超越目前正在海試,並採傳統動力的第三艘航母“福建”艦。核動力反應爐能提供持續穩定的龐大電力,足以驅動軌道炮與導能(directed energy)武器係統,並支援下一代艦載機與電戰裝備。
中方海軍071型綜合登陸艦“四明山”艦正負責測試導能新武器
中方正在研發核動力超級航母,而這可能徹底改變海戰樣貌。這艘超級巨艦將擁有強大發電力、先進電磁武器及新型艦載機,以改變現代艦隊在海上作戰的方式。儘管北京尚未公布下水時間,但官媒與軍事專家都說,相關計劃是中國長期挑戰美國在印太海上軍力的關鍵目標。
另一方麵,美國海軍曾對電磁武器抱持相同的期待,斥資超過5億美元(近156億台幣),研發能以超過6馬赫發射金屬彈體的軌道炮。
然而,在美國國會研究服務處(CRS)報告證實,相關經費已撤銷後,計劃在2022年喊停。分析家指出,導致計劃擱置的主因在於,電力需求太大、發射軌道快速耗損,還有海上部署遭遇後勤障礙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