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焦點新聞 » WSJ記者:今年常聽到人說,美國正變得更像中國…

WSJ記者:今年常聽到人說,美國正變得更像中國…

文章來源: 自由時報 於 2025-11-14 08:59:03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WSJ記者:今年常聽到人說,美國正變得更像中國…

自美國總統川普今年1月重返白宮以來,很多人批批評美國正慢慢變得更像中國,因為在許多領域都看到“國家控製”的影子。但“華爾街日報”首席中國記者魏玲靈直言,美國並沒有越來越像中國。(彭博檔案照)

自美國總統川普今年1月重返白宮以來,很多人批評美國正慢慢變得更像中國,因為在許多領域都看到“國家控製”的影子。但曾體驗過共產中國體製的“華爾街日報”首席中國記者魏玲靈直言,美國並沒有越來越像中國。

魏玲靈12日發文指出,今年她常聽到有人說,美國正慢慢變得更像中國,持此觀點的人列舉了令人不安的種種跡象,包括大學校園裡的意識形態“獵巫”行動,以及政府在經濟中日益擴大的角色,從自然資源到半導體、再到量子運算等領域,都能看到國家控製的影子。

但魏玲靈表示,做為1個曾經曆共產中國體製的人,她可以說明真正“由國家控製的社會”是什麽模樣,以及為什麽美國並沒有在變成中國,並舉紐約市最近舉行的市長選舉為例,自稱民主社會主義者的候選人曼達尼(Zohran Mamdani)勝出後,中國社群媒體出現了不少評論,將曼達尼的勝利譽為“資本主義社會內部的1場社會主義實驗”。

魏玲靈說,1位參加公開選舉的美國政治人物口中的“社會主義”,與中國那個一黨製國家的“社會主義”不是同一回事,這種差別揭示了兩國在權力、控製與自由方麵存在的巨大鴻溝。

曼達尼談到社會主義時,指的是利用紐約市的民主政府和稅收,來建立更完善的社會保障體係。他希望增加公共住房投資,保障全民托育服務,並提議在“食物荒漠”地區設立市營雜貨店,並讓市內公車免費。

曼達尼必須讓這些想法在經選舉產生的市議會獲得通過,他的提議將被媒體無情地質疑和調查。房東團體可能會在聯邦法院控告他,以阻止他凍結房租的計劃;企業可能會因他加稅而威脅要離開紐約。而在4年後,如果選民認定他的“社會主義”是失敗的,他們會直接投票讓他下台。

但在中國,所謂的“社會主義”,是執政的中國共產黨所稱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是可以拿來討論的一套政策,而是由一黨控製的正當性依據。

在曼達尼統治下的紐約,他想開1家市營雜貨店,與私營企業競爭。而在中國,黨可以認定某家私營公司(例如阿裏巴巴)已經過於強大,也可以使得該公司的億萬富豪創辦人馬雲“消失”幾個月,直到他重新“就範”。

在曼達尼統治下的紐約,他會在稅率和分區規劃問題上與地產開發商周旋。而在中國,按規定,城市土地都歸國家所有,民眾買到的不是房子,而是政府授予的70年土地使用權,這個使用權政府可以收回。

在曼達尼統治下的紐約,民眾可以在市政廳外抗議他的政策。但在中國,這樣做會被捕。

中國共產黨的社會主義無關社會安全網,它是1個權力體係,意味著黨在一切事務上擁有最終權威:包括經濟、司法、媒體、軍隊,乃至你的私人生活。所謂“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不過是實現其主要目標的1種工具:確保黨對權力的絕對控製和增強國家實力。

美國知名中國問題專家諾頓(Barry Naughton)長期以來一直認為,儘管自稱社會主意大利家,但中國在若幹關鍵社會主義衡量標準上並未達標,例如普及社會保障與顯著的收入再分配。以公共社會支出占國內生產總值(GDP)的比重為例,中國仍遠低於已開發國家約20%至21%的平均水準,這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收入差距居高不下,而且持續擴大。

魏玲靈指出,把1位主張公車免費的民選政治家,與1個對公民實施大規模監控的國家所主導的體製相提並論,忽略了使這種辯論成為可能的東西─民主體製下的自由。美國人可以就資源如何分配展開混亂、喧鬧、經常頗為激烈的公共辯論;但在中國,這樣的爭論基本不存在。

  • 海外省錢快報,掌櫃推薦,實現買買買自由!
查看評論(22)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1.4萬名員工被裁,這家國際巨頭為何突然宣布裁員?
燒光48億的“無人”超市,被同行打回原形
人口數據出爐,東北老鐵遙遙領先
一條狗被摔死後,引發的一起鄰裏血案
中國最大城市群,正在拚命建機場




24小時討論排行

衝突升溫!中國外交部突發“暫勿前往日本”通告
耶倫嚴厲警告:美國政治製度麵臨“致命危險”
魯比奧下達新指示:肥胖者或遭美國拒簽
中國外交部:高市早苗不思悔改 癡心妄想 螳臂擋車…
白卡重大改革!恢複資產審查 車 房 存款 現金都要算
對,我就是不喜歡取個錢還要被盤問!
國際關注 北京為何對這些台灣人發出“紅色通緝令”?
大佐回來了?日本考慮在自衛隊恢複“軍銜”與“兵種”
神舟21號成功降落內蒙 神舟20號3名太空人順利回家
她懟上川普!MAGA議員格林宣布法案廢除H-1B
WSJ記者:今年常聽到人說,美國正變得更像中國…
食品價格成罩門?川普擬讓步 大規模豁免關稅
停擺結束即爆愛潑斯坦內幕 民主黨連環拳 川普難逃跛腳?
幫女鄰居擊斃裸體闖入者 老兵雙腿折斷第一時間拿槍
遺體檢出精液 連雲港女職員陪酒死亡 5鎮幹部被處理
她在美國航班上喊“我們生活在法西斯國家” 下場曝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WSJ記者:今年常聽到人說,美國正變得更像中國…

自由時報 2025-11-14 08:59:03
WSJ記者:今年常聽到人說,美國正變得更像中國…

自美國總統川普今年1月重返白宮以來,很多人批批評美國正慢慢變得更像中國,因為在許多領域都看到“國家控製”的影子。但“華爾街日報”首席中國記者魏玲靈直言,美國並沒有越來越像中國。(彭博檔案照)

自美國總統川普今年1月重返白宮以來,很多人批評美國正慢慢變得更像中國,因為在許多領域都看到“國家控製”的影子。但曾體驗過共產中國體製的“華爾街日報”首席中國記者魏玲靈直言,美國並沒有越來越像中國。

魏玲靈12日發文指出,今年她常聽到有人說,美國正慢慢變得更像中國,持此觀點的人列舉了令人不安的種種跡象,包括大學校園裡的意識形態“獵巫”行動,以及政府在經濟中日益擴大的角色,從自然資源到半導體、再到量子運算等領域,都能看到國家控製的影子。

但魏玲靈表示,做為1個曾經曆共產中國體製的人,她可以說明真正“由國家控製的社會”是什麽模樣,以及為什麽美國並沒有在變成中國,並舉紐約市最近舉行的市長選舉為例,自稱民主社會主義者的候選人曼達尼(Zohran Mamdani)勝出後,中國社群媒體出現了不少評論,將曼達尼的勝利譽為“資本主義社會內部的1場社會主義實驗”。

魏玲靈說,1位參加公開選舉的美國政治人物口中的“社會主義”,與中國那個一黨製國家的“社會主義”不是同一回事,這種差別揭示了兩國在權力、控製與自由方麵存在的巨大鴻溝。

曼達尼談到社會主義時,指的是利用紐約市的民主政府和稅收,來建立更完善的社會保障體係。他希望增加公共住房投資,保障全民托育服務,並提議在“食物荒漠”地區設立市營雜貨店,並讓市內公車免費。

曼達尼必須讓這些想法在經選舉產生的市議會獲得通過,他的提議將被媒體無情地質疑和調查。房東團體可能會在聯邦法院控告他,以阻止他凍結房租的計劃;企業可能會因他加稅而威脅要離開紐約。而在4年後,如果選民認定他的“社會主義”是失敗的,他們會直接投票讓他下台。

但在中國,所謂的“社會主義”,是執政的中國共產黨所稱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是可以拿來討論的一套政策,而是由一黨控製的正當性依據。

在曼達尼統治下的紐約,他想開1家市營雜貨店,與私營企業競爭。而在中國,黨可以認定某家私營公司(例如阿裏巴巴)已經過於強大,也可以使得該公司的億萬富豪創辦人馬雲“消失”幾個月,直到他重新“就範”。

在曼達尼統治下的紐約,他會在稅率和分區規劃問題上與地產開發商周旋。而在中國,按規定,城市土地都歸國家所有,民眾買到的不是房子,而是政府授予的70年土地使用權,這個使用權政府可以收回。

在曼達尼統治下的紐約,民眾可以在市政廳外抗議他的政策。但在中國,這樣做會被捕。

中國共產黨的社會主義無關社會安全網,它是1個權力體係,意味著黨在一切事務上擁有最終權威:包括經濟、司法、媒體、軍隊,乃至你的私人生活。所謂“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不過是實現其主要目標的1種工具:確保黨對權力的絕對控製和增強國家實力。

美國知名中國問題專家諾頓(Barry Naughton)長期以來一直認為,儘管自稱社會主意大利家,但中國在若幹關鍵社會主義衡量標準上並未達標,例如普及社會保障與顯著的收入再分配。以公共社會支出占國內生產總值(GDP)的比重為例,中國仍遠低於已開發國家約20%至21%的平均水準,這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收入差距居高不下,而且持續擴大。

魏玲靈指出,把1位主張公車免費的民選政治家,與1個對公民實施大規模監控的國家所主導的體製相提並論,忽略了使這種辯論成為可能的東西─民主體製下的自由。美國人可以就資源如何分配展開混亂、喧鬧、經常頗為激烈的公共辯論;但在中國,這樣的爭論基本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