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焦點新聞 » 耶倫嚴厲警告:美國政治製度麵臨“致命危險”

耶倫嚴厲警告:美國政治製度麵臨“致命危險”

文章來源: 華爾街見聞 於 2025-11-14 09:13:34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耶倫嚴厲警告:美國政治製度麵臨“致命危險”

美國前財長耶倫警告稱,美國民主製度麵臨“致命危險”,政策決策正由個人意誌而非法治主導,威脅經濟根基。她指出特朗普政府侵蝕法治、施壓美聯儲獨立性、打壓異見,導致商界恐懼、投資信心受損。盡管股市表現強勁,耶倫認為人工智能熱潮掩蓋了製度性風險,長遠將動搖美國技術與創新領導力。

美國前財政部長耶倫發出嚴厲警告,稱美國民主製度正麵臨"致命危險",這種製度性危機正在威脅美國經濟繁榮的根本基礎。

11月14日,耶倫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她看到美國經濟政策決策正在基於個人意願而非規則製定。她指出,特朗普政府對法治的攻擊、對美聯儲獨立性的威脅以及對大學的打壓,正在破壞美國經濟成功的製度根基。

這位曾擔任財政部長和美聯儲主席的資深政策製定者認為,企業和個人正因擔心遭到政治報複而保持沉默,這種恐懼氛圍正在損害投資信心。同時,她警告稱,如果特朗普成功罷免美聯儲理事Lisa Cook,"這將是美聯儲獨立性的終結"。

盡管美國股市今年以來上漲15%,但耶倫認為人工智能投資熱潮掩蓋了真正的經濟風險。她強調,製度性侵蝕的後果最終會體現在美國人的日常生活中。



  法治根基受到衝擊

耶倫的擔憂源於對資本主義製度依賴法治這一核心理念的深刻理解。她引用了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Daron Acemoglu和James Robinson的研究,該研究證明"法治薄弱的社會"難以實現經濟增長。

耶倫表示:在2025年,她看到的是"基於個人意願和怨恨做出的經濟政策決策"。她稱:

"你希望知道自己會得到公平對待,存在遊戲規則,法律會以公正和非政治化的方式得到執行。"

  商界陷入恐懼沉默

耶倫指出,企業界對這些政策變化的反應揭示了一個令人擔憂的現象:恐懼正在抑製正常的政策辯論。她表示:

"我看到,就個人觀察而言,人們對表達對正在發生的事情和總統的負麵看法存在極大恐懼,企業、個人似乎都被恐嚇了,他們感到恐懼是因為他們知道如果越界,可能就輪到他們個人。”

對於耶倫的論點,白宮發言人Kush Desai回應稱,耶倫應該"記住是拜登政府完全無視移民法律,強迫社交媒體公司審查美國人的言論自由,並監督了幾十年來最嚴重的通脹危機"。

  美聯儲獨立性岌岌可危

作為前美聯儲主席,耶倫對央行今年麵臨的前所未有壓力表示特別關切。特朗普不斷呼籲降低利率,考慮解雇美聯儲主席Jerome Powell,並試圖以涉嫌抵押貸款欺詐為由解雇拜登任命的理事Lisa Cook。

耶倫指出,特朗普不僅要求降息,還以減輕政府債務負擔為理由這樣做,這在她看來是雙重禁忌。總統不僅打破了民選官員不幹預貨幣政策的長期慣例,還明確呼籲央行無視其追求最大就業和低穩定通脹的法定使命。她稱:

"如果這發生在任何發展中國家,領導人這樣說,資本外逃將立即發生。貨幣將立即麵臨壓力,長期利率將飆升。"

  經濟表現掩蓋潛在風險

盡管耶倫發出警示,但當前美國經濟基本麵依然穩健。消費支出保持強勁,勞動力市場雖招聘放緩但未出現失穩,經濟增長呈現回升態勢。股市表現亮眼,標普500指數年內漲幅已接近15%。

耶倫認可上述積極表現,但指出人工智能投資熱潮可能掩蓋了潛在風險。她特別關注學術環境麵臨的壓製性政策,以及對外國學生和工作者施加的限製所帶來的負麵影響。

"我們正在流失科學家和研究人才,"耶倫表示,"當學者因表達不受歡迎的觀點而麵臨針對性打壓時,這種赤裸裸的恐嚇將損害創新生態。"她警告稱,美國經濟增長的核心動力正是源於技術領導力與創業活力,當前趨勢可能對此構成長期威脅。

  • 海外省錢快報,掌櫃推薦,實現買買買自由!
查看評論(38)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特魯多跟水果姐戀愛,50歲前妻打破沉默
外媒曝哈裏在貝索斯豪宅枯坐角落,悔不當初
本屆計算機畢業生,找工作比文科生還難
A妹“皮包骨”惹擔憂,美國女星人到中年追求極致瘦
美國Costco緊急公告!這2項食品停止食用盡快退貨




24小時討論排行

中國官媒晚間發文:已做好對日“實質反製”的準備
官媒繼續開罵“撒泡尿照照自己幾斤幾兩!“
陣營分裂?特朗普跟“MAGA女王”鬧掰 罵她是“咆哮瘋子”
全美吵翻!女子假扮“窮媽媽”打電話求奶粉 結果…
川普扛不住民怨 多達237項進口農產品免對等關稅
中國勸別去日本 日前官員:非常歡迎 日網友喊"謝謝"
誰該為200畝白菜負責?官媒轉發謠言讓菜農血本無歸
中國駐美大使:歡迎愈來愈多美國民眾訪中國
川普重手反擊艾普斯坦醜聞 下令調查這些民主黨大咖
美死囚槍決!沉默到底 伏法前“回頭冷看”見證人
中共稱要全球抓人 被國際刑警組織和德國打臉
美財長驚人預言:穩定幣未來幾年將暴漲10倍
外交也要“滿嘴噴糞”?粗鄙話術成新愛國標配!
胡錫進批高市早苗是“惡毒巫婆” 美駐日大使回懟
中國外交部:高市早苗不思悔改 癡心妄想 螳臂擋車…
運動會一箭射穿女生臉:目擊者曝離譜1事 官方通報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耶倫嚴厲警告:美國政治製度麵臨“致命危險”

華爾街見聞 2025-11-14 09:13:34

耶倫嚴厲警告:美國政治製度麵臨“致命危險”

美國前財長耶倫警告稱,美國民主製度麵臨“致命危險”,政策決策正由個人意誌而非法治主導,威脅經濟根基。她指出特朗普政府侵蝕法治、施壓美聯儲獨立性、打壓異見,導致商界恐懼、投資信心受損。盡管股市表現強勁,耶倫認為人工智能熱潮掩蓋了製度性風險,長遠將動搖美國技術與創新領導力。

美國前財政部長耶倫發出嚴厲警告,稱美國民主製度正麵臨"致命危險",這種製度性危機正在威脅美國經濟繁榮的根本基礎。

11月14日,耶倫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她看到美國經濟政策決策正在基於個人意願而非規則製定。她指出,特朗普政府對法治的攻擊、對美聯儲獨立性的威脅以及對大學的打壓,正在破壞美國經濟成功的製度根基。

這位曾擔任財政部長和美聯儲主席的資深政策製定者認為,企業和個人正因擔心遭到政治報複而保持沉默,這種恐懼氛圍正在損害投資信心。同時,她警告稱,如果特朗普成功罷免美聯儲理事Lisa Cook,"這將是美聯儲獨立性的終結"。

盡管美國股市今年以來上漲15%,但耶倫認為人工智能投資熱潮掩蓋了真正的經濟風險。她強調,製度性侵蝕的後果最終會體現在美國人的日常生活中。



  法治根基受到衝擊

耶倫的擔憂源於對資本主義製度依賴法治這一核心理念的深刻理解。她引用了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Daron Acemoglu和James Robinson的研究,該研究證明"法治薄弱的社會"難以實現經濟增長。

耶倫表示:在2025年,她看到的是"基於個人意願和怨恨做出的經濟政策決策"。她稱:

"你希望知道自己會得到公平對待,存在遊戲規則,法律會以公正和非政治化的方式得到執行。"

  商界陷入恐懼沉默

耶倫指出,企業界對這些政策變化的反應揭示了一個令人擔憂的現象:恐懼正在抑製正常的政策辯論。她表示:

"我看到,就個人觀察而言,人們對表達對正在發生的事情和總統的負麵看法存在極大恐懼,企業、個人似乎都被恐嚇了,他們感到恐懼是因為他們知道如果越界,可能就輪到他們個人。”

對於耶倫的論點,白宮發言人Kush Desai回應稱,耶倫應該"記住是拜登政府完全無視移民法律,強迫社交媒體公司審查美國人的言論自由,並監督了幾十年來最嚴重的通脹危機"。

  美聯儲獨立性岌岌可危

作為前美聯儲主席,耶倫對央行今年麵臨的前所未有壓力表示特別關切。特朗普不斷呼籲降低利率,考慮解雇美聯儲主席Jerome Powell,並試圖以涉嫌抵押貸款欺詐為由解雇拜登任命的理事Lisa Cook。

耶倫指出,特朗普不僅要求降息,還以減輕政府債務負擔為理由這樣做,這在她看來是雙重禁忌。總統不僅打破了民選官員不幹預貨幣政策的長期慣例,還明確呼籲央行無視其追求最大就業和低穩定通脹的法定使命。她稱:

"如果這發生在任何發展中國家,領導人這樣說,資本外逃將立即發生。貨幣將立即麵臨壓力,長期利率將飆升。"

  經濟表現掩蓋潛在風險

盡管耶倫發出警示,但當前美國經濟基本麵依然穩健。消費支出保持強勁,勞動力市場雖招聘放緩但未出現失穩,經濟增長呈現回升態勢。股市表現亮眼,標普500指數年內漲幅已接近15%。

耶倫認可上述積極表現,但指出人工智能投資熱潮可能掩蓋了潛在風險。她特別關注學術環境麵臨的壓製性政策,以及對外國學生和工作者施加的限製所帶來的負麵影響。

"我們正在流失科學家和研究人才,"耶倫表示,"當學者因表達不受歡迎的觀點而麵臨針對性打壓時,這種赤裸裸的恐嚇將損害創新生態。"她警告稱,美國經濟增長的核心動力正是源於技術領導力與創業活力,當前趨勢可能對此構成長期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