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焦點新聞 » 一戰崩了四個帝國,為什麽隻有它煙消雲散?

一戰崩了四個帝國,為什麽隻有它煙消雲散?

文章來源: 曆史鑒賞者 於 2025-11-14 13:56:28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第一次世界大戰,曾經打崩了4個帝國,分別是俄羅斯帝國、奧斯曼土耳其、德意誌第二帝國以及奧匈帝國。

不過在這之後,俄羅斯帝國至少有蘇聯作為繼承者,稱霸一時。德意誌第二帝國,也有在二戰中差點統一歐洲的德國作為繼承者。哪怕是奧斯曼土耳其,雖然被打崩了,分成了40多個國家,但土耳其依舊有恢複祖業的想法。唯獨奧匈帝國,就好像從來沒出現過一樣,已經消失在了曆史的塵埃中。

其實奧匈帝國的曆史,還是非常悠久的,它的主要構成部分,就是奧地利帝國以及匈牙利王國,這是一個典型的二元製國家。

奧地利帝國是大名鼎鼎的哈布斯堡家族的大本營,從13世紀開始,該家族就已經統治奧地利,並且曾經統治過神聖羅馬帝國、西班牙帝國、墨西哥第二帝國等。所以說,哈布斯堡家族是歐洲最古老的頂尖貴族之一,長達600多年的曆史中,他們家都一直站在歐洲頂流的位置。

看似基本盤很穩的帝國,為何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直接被打崩了呢?此後的奧地利或者匈牙利,為何再也不提恢複祖業的事情了呢?

俄奧爭霸巴爾幹半島

1853年到1856年,當俄羅斯帝國和英法以及奧斯曼土耳其打克裏米亞戰爭的時候,原本應該站在俄羅斯帝國背後的奧匈帝國,卻一反常態,果斷選擇趁火打劫。

那時候沙俄打算通過擊敗奧斯曼土耳其,從而入主巴爾幹半島。但是,奧匈帝國也有這方麵想法,因為匈牙利本身就算是巴爾幹半島的一部分,緊挨著塞爾維亞、羅馬尼亞。

一戰崩了四個帝國,為什麽隻有它煙消雲散?

所以,原本和沙俄是盟友關係的奧匈帝國,在沙俄尋求幫助的時候,不僅沒有出手相助,反而果斷背後捅刀,要求沙俄退出已經入侵的巴爾幹半島上的兩個公國,也就是瓦拉幾亞和摩爾達維亞。為了實現自己的利益,奧匈帝國不惜陳兵邊境,打算對這兩個公國的俄軍發動進攻。

彼時的奧匈帝國皇帝弗朗茨·約瑟夫一世,正忙著迎娶茜茜公主為妻,可他昔日的好大哥沙皇尼古拉一世,卻於1855年在絕望中突然喪生。從此以後,奧地利和俄國之間的關係,幾乎就徹底破裂了。

奧匈帝國和沙俄之間,是有直接的利益爭端的,因為雙方都想要將巴爾幹半島據為己有。從信仰角度來說,巴爾幹半島擁有大量和俄國人一樣的東正教徒,但從地理位置上來說,巴爾幹半島緊挨著奧匈帝國,因此奧匈帝國更有機會將這裏占為己有。

土耳其人都蒙了:你們還把我們放在眼裏嗎?巴爾幹半島好歹是奧斯曼土耳其的地盤好不?

其實19世紀後期,誰都知道奧斯曼土耳其快完了,歐洲幾個列強之所以要維持奧斯曼土耳其的存在,其實是在考慮該怎麽瓜分這塊蛋糕而已。

比如說,英國在克裏米亞戰爭中,極力幫助奧斯曼土耳其,以及1878年挺身而出,再次幫助奧斯曼土耳其,都是為了他們能夠進一步蠶食奧斯曼土耳其在中東以及北非的地盤。



而1878年第10次俄土戰爭後,奧匈帝國和沙俄互相阻撓對方繼續在巴爾幹半島擴張,這也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前奏。

1878年沙俄大獲全勝,逼著奧斯曼土耳其簽訂了《聖斯特法諾條約》。奧斯曼土耳其必須要承認保加利亞為沙俄的保護國,同時承認塞爾維亞和羅馬尼亞的獨立。

這嚴重傷害了奧匈帝國的計劃,為此他們在德國的幫助下,立刻喊來土耳其人在柏林召開會議,又搞了一份《柏林條約》。這份條約中規定,波黑雖然名義上還是奧斯曼土耳其的地盤,但此後的30年一直歸奧匈帝國統治。這為奧匈帝國進軍巴爾幹腹地,開辟了通道。

原本沙俄扶持保加利亞出來,是為了在巴爾幹半島建立一個根據地,從而再以建立“大保加利亞”的名義,整合巴爾幹半島。結果保加利亞大公為了擺脫沙俄的控製,居然在1885年公開倒向了奧匈帝國。沙俄就這麽稀裏糊塗被逐出了巴爾幹半島,沙皇差點氣暈過去。

1908年,奧匈帝國已經按照《柏林條約》的規定,統治了波黑30年。他們很擔心這地方被土耳其人收回去,所以索性直接將其納入了帝國版圖。

這事兒引起了當地人的強烈不滿,這才造成了後來的薩拉熱窩事件。沙俄由於在1905年的日俄戰爭中吃了敗仗,雖然無力出兵巴爾幹半島,但沙俄卻在1912年鼓勵塞爾維亞人和保加利亞人起來,建立屬於自己的巴爾幹同盟,和奧匈帝國、奧斯曼土耳其對著幹。

簡單來說就是自己得不到的,你們誰也別想得到。這也是為什麽一戰中,沙俄會站在奧匈帝國對立麵的主要原因。



沒有絕對的主體民族

奧匈帝國巔峰時期,擁有67萬平方公裏的土地,涵蓋了如今奧地利、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亞、克羅地亞、波黑,以及塞爾維亞北部、羅馬尼亞西部等地。

這在當時的歐洲,位列第三,僅次於沙俄和奧斯曼土耳其。

從人口角度來看,奧匈帝國也是龐然大物,在1910年前後,他們擁有5200萬人口,穩居歐洲前三。

因此,他們可以調動的兵馬其實並不少,在一戰爆發之前,奧匈帝國的常備軍擁有81萬人左右,一戰爆發以後,他們的總兵力擴充到了335萬人,位列歐洲第四,僅次於沙俄、德國以及法國。

但問題也出在人口方麵,奧匈帝國雖然人口多,但卻沒有絕對的主體民族。他們大概擁有11個民族,各民族人口居然也差不了多少。

一戰前,奧匈帝國的奧地利人有900萬左右,但是匈牙利人也有800萬,雙方勢均力敵,這也是匈牙利人一直不服奧地利的原因,總是想要分出來單幹。

此外,在吞並巴爾幹半島大片地區以後,斯拉夫人的比例立刻就上來了。過去奧匈帝國境內的斯拉夫人,主要包括捷克人、斯洛伐克人等西斯拉夫人。但是後來波黑人、塞爾維亞人等南斯拉夫人也加入了進來,那問題就比較大了。

因為從斯拉夫的角度來說,這些人占據了奧匈帝國總人口的40%以上,如果他們像沙俄那樣取得統一,完全是可以被稱之為主體民族的。到時候統治階層奧地利人,就會處於土耳其人在奧斯曼帝國一樣的尷尬境地。

所以擴張雖然增加了領土和人口,但同時也帶來了巨大的麻煩。尤其是對人口較多地區的擴張,薩拉熱窩事件就是典型的案例。

因此,縱然他們擁有數百萬軍隊,可軍隊中各民族語言不通,信仰不同,這導致軍隊的忠誠度大打折扣,指揮起來可謂是一團亂麻,根本打不了勝仗。

所以一戰中,沙俄這種破落戶,被德國打得連滾帶爬的存在,居然在奧匈帝國麵前,占盡了上風,你上哪兒說理去?



拆分較散,再無恢複祖業的實力

沙俄崩盤以後,蘇俄之所以很快能整合資源,完成統一,主要是因為俄羅斯人占絕對的主體地位,而且蘇俄充分尊重各民族的選擇,讓他們以加盟國的方式加入了蘇聯。這才勉強恢複了沙俄的版圖。

土耳其人雖然一心想要恢複祖業,其實難度還是非常大的。因為奧斯曼土耳其,被拆成了40多個國家,遍布歐亞非大陸。而且土耳其人的數量,並不占絕對優勢,當年在奧斯曼帝國就算不上主體民族,現在就算恢複當年的版圖,情況也一樣。

奧匈帝國其實比奧斯曼帝國還要慘,因為土耳其好歹還保留了那麽大一塊地盤,可奧匈帝國幾乎就是被平均拆分的,每個新建立的國家,大小差不多,體量均等,那麽究竟是誰來統一誰呢?

土耳其還可以蠶食敘利亞的地盤,奧地利有膽子蠶食周圍任何一個國家的地盤嗎?

而且,奧匈帝國境內,各民族在一戰後的獨立意願非常強烈,他們擁有屬於自己獨特的文化、信仰,因此對奧匈帝國的歸屬感,幾乎為零。



地理位置比不上沙俄

沙俄和蘇聯雖然都崩了,但俄羅斯依舊擁有1700多萬平方公裏,可以說,主體部分壓根就沒拆分,還是具有恢複祖業的底子的。

但是奧匈帝國幾乎就沒這個可能了,拆得七零八落,順利過上了小國寡民的日子。兩者一對比,除了主體人口的問題外,還有一點很重要,那就是地理位置。

沙俄位於歐洲東北邊緣地帶,這地方過去是沒人要的地盤,不得已才會跑到那邊定居。但正是因為這樣,所以俄國是沒有多少天然的競爭對手的。它不侵略別人,一般別人不會找他們的麻煩。

反觀奧匈帝國,北邊是德國和沙俄,南邊是奧斯曼土耳其,西邊是法國和意大利,它夾在這些強國中間,本身就注定了他們不可能獨善其身。如果在爭霸時期沒有爭霸的能力,那麽等待他們的隻有拆分重組了。

  • 海外省錢快報,掌櫃推薦,實現買買買自由!
查看評論(12)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白卡重大改革!恢複資產審查 車 房 存款 現金都要算
特魯多跟水果姐戀愛,50歲前妻打破沉默
馬特蓋茨性侵醜聞:少女被曝為買牙套而賣身…
費加羅報:安世大戰 中國一記反手給歐洲上了堂工業課
AI明年將衝擊9成崗位 HR們的判斷讓人後背一涼




24小時討論排行

中國外交部:高市早苗不思悔改 癡心妄想 螳臂擋車…
中國官媒晚間發文:已做好對日“實質反製”的準備
陣營分裂?特朗普跟“MAGA女王”鬧掰 罵她是“咆哮瘋子”
她懟上川普!MAGA議員格林宣布法案廢除H-1B
誰該為200畝白菜負責?官媒轉發謠言讓菜農血本無歸
中國勸別去日本 日前官員:非常歡迎 日網友喊"謝謝"
美財長驚人預言:穩定幣未來幾年將暴漲10倍
俄430架無人機大規模攻擊 撞進基輔公寓大樓爆炸
美死囚槍決!沉默到底 伏法前“回頭冷看”見證人
胡錫進批高市早苗是“惡毒巫婆” 美駐日大使回懟
外交也要“滿嘴噴糞”?粗鄙話術成新愛國標配!
運動會一箭射穿女生臉:目擊者曝離譜1事 官方通報
這裏已被屠城,血跡太空可見!
川普重手反擊艾普斯坦醜聞 下令調查這些民主黨大咖
館長被曝逼員工睡“館嫂” 網友已舉報“劣跡網紅”
5馬赫高超音速電磁砲!中國核航母恐加裝致命殺器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一戰崩了四個帝國,為什麽隻有它煙消雲散?

曆史鑒賞者 2025-11-14 13:56:28



第一次世界大戰,曾經打崩了4個帝國,分別是俄羅斯帝國、奧斯曼土耳其、德意誌第二帝國以及奧匈帝國。

不過在這之後,俄羅斯帝國至少有蘇聯作為繼承者,稱霸一時。德意誌第二帝國,也有在二戰中差點統一歐洲的德國作為繼承者。哪怕是奧斯曼土耳其,雖然被打崩了,分成了40多個國家,但土耳其依舊有恢複祖業的想法。唯獨奧匈帝國,就好像從來沒出現過一樣,已經消失在了曆史的塵埃中。

其實奧匈帝國的曆史,還是非常悠久的,它的主要構成部分,就是奧地利帝國以及匈牙利王國,這是一個典型的二元製國家。

奧地利帝國是大名鼎鼎的哈布斯堡家族的大本營,從13世紀開始,該家族就已經統治奧地利,並且曾經統治過神聖羅馬帝國、西班牙帝國、墨西哥第二帝國等。所以說,哈布斯堡家族是歐洲最古老的頂尖貴族之一,長達600多年的曆史中,他們家都一直站在歐洲頂流的位置。

看似基本盤很穩的帝國,為何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直接被打崩了呢?此後的奧地利或者匈牙利,為何再也不提恢複祖業的事情了呢?

俄奧爭霸巴爾幹半島

1853年到1856年,當俄羅斯帝國和英法以及奧斯曼土耳其打克裏米亞戰爭的時候,原本應該站在俄羅斯帝國背後的奧匈帝國,卻一反常態,果斷選擇趁火打劫。

那時候沙俄打算通過擊敗奧斯曼土耳其,從而入主巴爾幹半島。但是,奧匈帝國也有這方麵想法,因為匈牙利本身就算是巴爾幹半島的一部分,緊挨著塞爾維亞、羅馬尼亞。

一戰崩了四個帝國,為什麽隻有它煙消雲散?

所以,原本和沙俄是盟友關係的奧匈帝國,在沙俄尋求幫助的時候,不僅沒有出手相助,反而果斷背後捅刀,要求沙俄退出已經入侵的巴爾幹半島上的兩個公國,也就是瓦拉幾亞和摩爾達維亞。為了實現自己的利益,奧匈帝國不惜陳兵邊境,打算對這兩個公國的俄軍發動進攻。

彼時的奧匈帝國皇帝弗朗茨·約瑟夫一世,正忙著迎娶茜茜公主為妻,可他昔日的好大哥沙皇尼古拉一世,卻於1855年在絕望中突然喪生。從此以後,奧地利和俄國之間的關係,幾乎就徹底破裂了。

奧匈帝國和沙俄之間,是有直接的利益爭端的,因為雙方都想要將巴爾幹半島據為己有。從信仰角度來說,巴爾幹半島擁有大量和俄國人一樣的東正教徒,但從地理位置上來說,巴爾幹半島緊挨著奧匈帝國,因此奧匈帝國更有機會將這裏占為己有。

土耳其人都蒙了:你們還把我們放在眼裏嗎?巴爾幹半島好歹是奧斯曼土耳其的地盤好不?

其實19世紀後期,誰都知道奧斯曼土耳其快完了,歐洲幾個列強之所以要維持奧斯曼土耳其的存在,其實是在考慮該怎麽瓜分這塊蛋糕而已。

比如說,英國在克裏米亞戰爭中,極力幫助奧斯曼土耳其,以及1878年挺身而出,再次幫助奧斯曼土耳其,都是為了他們能夠進一步蠶食奧斯曼土耳其在中東以及北非的地盤。



而1878年第10次俄土戰爭後,奧匈帝國和沙俄互相阻撓對方繼續在巴爾幹半島擴張,這也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前奏。

1878年沙俄大獲全勝,逼著奧斯曼土耳其簽訂了《聖斯特法諾條約》。奧斯曼土耳其必須要承認保加利亞為沙俄的保護國,同時承認塞爾維亞和羅馬尼亞的獨立。

這嚴重傷害了奧匈帝國的計劃,為此他們在德國的幫助下,立刻喊來土耳其人在柏林召開會議,又搞了一份《柏林條約》。這份條約中規定,波黑雖然名義上還是奧斯曼土耳其的地盤,但此後的30年一直歸奧匈帝國統治。這為奧匈帝國進軍巴爾幹腹地,開辟了通道。

原本沙俄扶持保加利亞出來,是為了在巴爾幹半島建立一個根據地,從而再以建立“大保加利亞”的名義,整合巴爾幹半島。結果保加利亞大公為了擺脫沙俄的控製,居然在1885年公開倒向了奧匈帝國。沙俄就這麽稀裏糊塗被逐出了巴爾幹半島,沙皇差點氣暈過去。

1908年,奧匈帝國已經按照《柏林條約》的規定,統治了波黑30年。他們很擔心這地方被土耳其人收回去,所以索性直接將其納入了帝國版圖。

這事兒引起了當地人的強烈不滿,這才造成了後來的薩拉熱窩事件。沙俄由於在1905年的日俄戰爭中吃了敗仗,雖然無力出兵巴爾幹半島,但沙俄卻在1912年鼓勵塞爾維亞人和保加利亞人起來,建立屬於自己的巴爾幹同盟,和奧匈帝國、奧斯曼土耳其對著幹。

簡單來說就是自己得不到的,你們誰也別想得到。這也是為什麽一戰中,沙俄會站在奧匈帝國對立麵的主要原因。



沒有絕對的主體民族

奧匈帝國巔峰時期,擁有67萬平方公裏的土地,涵蓋了如今奧地利、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亞、克羅地亞、波黑,以及塞爾維亞北部、羅馬尼亞西部等地。

這在當時的歐洲,位列第三,僅次於沙俄和奧斯曼土耳其。

從人口角度來看,奧匈帝國也是龐然大物,在1910年前後,他們擁有5200萬人口,穩居歐洲前三。

因此,他們可以調動的兵馬其實並不少,在一戰爆發之前,奧匈帝國的常備軍擁有81萬人左右,一戰爆發以後,他們的總兵力擴充到了335萬人,位列歐洲第四,僅次於沙俄、德國以及法國。

但問題也出在人口方麵,奧匈帝國雖然人口多,但卻沒有絕對的主體民族。他們大概擁有11個民族,各民族人口居然也差不了多少。

一戰前,奧匈帝國的奧地利人有900萬左右,但是匈牙利人也有800萬,雙方勢均力敵,這也是匈牙利人一直不服奧地利的原因,總是想要分出來單幹。

此外,在吞並巴爾幹半島大片地區以後,斯拉夫人的比例立刻就上來了。過去奧匈帝國境內的斯拉夫人,主要包括捷克人、斯洛伐克人等西斯拉夫人。但是後來波黑人、塞爾維亞人等南斯拉夫人也加入了進來,那問題就比較大了。

因為從斯拉夫的角度來說,這些人占據了奧匈帝國總人口的40%以上,如果他們像沙俄那樣取得統一,完全是可以被稱之為主體民族的。到時候統治階層奧地利人,就會處於土耳其人在奧斯曼帝國一樣的尷尬境地。

所以擴張雖然增加了領土和人口,但同時也帶來了巨大的麻煩。尤其是對人口較多地區的擴張,薩拉熱窩事件就是典型的案例。

因此,縱然他們擁有數百萬軍隊,可軍隊中各民族語言不通,信仰不同,這導致軍隊的忠誠度大打折扣,指揮起來可謂是一團亂麻,根本打不了勝仗。

所以一戰中,沙俄這種破落戶,被德國打得連滾帶爬的存在,居然在奧匈帝國麵前,占盡了上風,你上哪兒說理去?



拆分較散,再無恢複祖業的實力

沙俄崩盤以後,蘇俄之所以很快能整合資源,完成統一,主要是因為俄羅斯人占絕對的主體地位,而且蘇俄充分尊重各民族的選擇,讓他們以加盟國的方式加入了蘇聯。這才勉強恢複了沙俄的版圖。

土耳其人雖然一心想要恢複祖業,其實難度還是非常大的。因為奧斯曼土耳其,被拆成了40多個國家,遍布歐亞非大陸。而且土耳其人的數量,並不占絕對優勢,當年在奧斯曼帝國就算不上主體民族,現在就算恢複當年的版圖,情況也一樣。

奧匈帝國其實比奧斯曼帝國還要慘,因為土耳其好歹還保留了那麽大一塊地盤,可奧匈帝國幾乎就是被平均拆分的,每個新建立的國家,大小差不多,體量均等,那麽究竟是誰來統一誰呢?

土耳其還可以蠶食敘利亞的地盤,奧地利有膽子蠶食周圍任何一個國家的地盤嗎?

而且,奧匈帝國境內,各民族在一戰後的獨立意願非常強烈,他們擁有屬於自己獨特的文化、信仰,因此對奧匈帝國的歸屬感,幾乎為零。



地理位置比不上沙俄

沙俄和蘇聯雖然都崩了,但俄羅斯依舊擁有1700多萬平方公裏,可以說,主體部分壓根就沒拆分,還是具有恢複祖業的底子的。

但是奧匈帝國幾乎就沒這個可能了,拆得七零八落,順利過上了小國寡民的日子。兩者一對比,除了主體人口的問題外,還有一點很重要,那就是地理位置。

沙俄位於歐洲東北邊緣地帶,這地方過去是沒人要的地盤,不得已才會跑到那邊定居。但正是因為這樣,所以俄國是沒有多少天然的競爭對手的。它不侵略別人,一般別人不會找他們的麻煩。

反觀奧匈帝國,北邊是德國和沙俄,南邊是奧斯曼土耳其,西邊是法國和意大利,它夾在這些強國中間,本身就注定了他們不可能獨善其身。如果在爭霸時期沒有爭霸的能力,那麽等待他們的隻有拆分重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