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9日,廣西貴港一女生考入清華大學,被曾就讀的高中獎勵100萬元。網友發布視頻顯示,獎勵方為貴港市大將國際學校,並將現金摞在台上發放。錢江視頻從現場人員處了解到,這是該校舉辦的2025屆高考獎學金頒獎大會暨高三年級開學典禮,學校現場除了重獎清華學子外,另獎勵考上浙大學生15萬元,獎勵考上廈門大學學生5萬元。(據錢江視頻8月11日報道)
相關視頻報道截圖
公開資料顯示,貴港市大將國際學校是一所民辦學校。民辦學校重獎高考學子,這已經不是新鮮事了,由此引發的爭議幾乎年年都有。
學生考得好拿獎勵,本身無可厚非,但看得出“百萬元現金重獎”不過是學校的一種宣傳手段。此前有媒體指出,學校借學生考上清華大學的契機,做一波宣傳,來掐尖學生,同時吸引其他生源。這些獎勵的金錢,都是其他成績靠後的學生家庭買單。
學校教書育人,崇尚知識,這並沒有錯。但是,不能過度沾染銅臭。事實上,國家對此是有明確要求的。2020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中明確規定,不得以中高考成績為標準獎勵師生,嚴禁公布、宣傳、炒作中高考“狀元”和升學率。
為什麽學校還在大張旗鼓進行巨額金錢獎勵?雖然獲獎學生實際獲得了利益,但不過是校方利益的工具人。學校對學生應該建立多元評價體係,考上重點大學當然可喜可賀,但這隻是學生成才的一個方麵,而不是全部。否則,就是唯分數論。
學生考上重點大學與否,隻是開啟了人生的一個新的篇章。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這樣的重獎,甚至可能異化教育的本質,將教育變成一種營利的生意。此前,有媒體報道,有學生為了獲得學校的巨額獎勵,甚至不惜複讀。正如有網友所言,如果考上好大學就能變現,那還需要讀大學嗎?考得好就有巨額獎金,無疑異化了讀書的目的。學校功利,也讓學生功利。
讀書是為了讓學生有更多的知識積累,能認識更廣闊的世界,未來有更多選擇,讓他們能夠積極實現夢想。誠然,對一些刻苦勤奮讀書的學子進行獎勵,有利於營造讀書的良好氛圍。但是,更應該從精神層麵,激勵他們積極向上,而不是“拿錢砸”。
去年,溫州一民辦高中獎勵考上清北學生50萬元的宣傳被叫停,當地教育部門認為影響招生秩序,要求撤掉招生簡章中的違規內容。那麽,廣西這所民辦高中有無違規情況,當地教育主管部門應該進行調查。如有違反,應該及時糾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