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焦點新聞 » 7個行業,真的頂不住了!裁員、倒閉一波接一波

7個行業,真的頂不住了!裁員、倒閉一波接一波

文章來源: 知乎驛棧 於 2025-09-07 14:12:43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過去五年,資本狂歡、媒體造神、年輕人紮堆湧入的行業,如今正經曆一場殘酷洗牌。從餐飲店到4S店,從養豬場到母嬰店,曾經“躺著賺錢”的賽道,如今成了“絞肉機”。這不是危言聳聽,而是正在發生的現實——2023年平均每天有3700家餐館倒閉,汽車銷售轉行送外賣,養豬戶三年虧損超百萬……當行業紅利消失,裸泳者終將現形。

一、餐飲:從“排隊等位”到“批量倒閉”

2023年,全國餐飲企業注銷數量達135萬家,平均每天關閉3700家。這個數字背後,是無數創業者的血本無歸。

崩塌邏輯:

成本碾壓:食材價格年均上漲8%,房租占營收比例突破25%,而外賣平台抽成高達20%。

消費習慣改變:疫情後,62%的消費者選擇在家做飯,隻有18%願意為“網紅裝修”買單。

競爭白熱化:某二線城市商圈,3公裏內聚集47家奶茶店,單店日均訂單不足50單。

殘酷真相:會做飯不等於會賺錢。某網紅餐廳老板坦言:“投入200萬開店,月流水30萬,但房租加人工就要25萬,純屬給房東打工。”

二、汽車:新能源“內卷”,燃油車“躺平”

曾經月入2萬的4S店銷售,如今紛紛轉行送外賣、跑貨拉拉。汽車行業正經曆冰火兩重天:

新能源車:特斯拉連續降價,比亞迪推出9.98萬秦PLUS,行業毛利率從25%暴跌至8%。

燃油車:庫存係數達2.1(正常值0.8-1.2),某合資品牌經銷商壓庫超500台,資金鏈瀕臨斷裂。

消費降級:2025年一季度,20萬以上車型銷量同比下降17%,而5-10萬區間增長23%。

行業預言:“未來三年,至少30%的汽車經銷商會消失。”

三、養豬:從“風口飛豬”到“深淵巨坑”

2020年,一頭豬利潤超2000元;2025年,養一頭豬虧損300元。這個行業正在經曆:

價格暴跌:豬肉價格從40元/斤跌至8元/斤,跌破多數養殖戶成本線。

政策絞殺:環保要求升級,中小散戶需投入數十萬改造糞汙處理係統,否則麵臨關停。

資本撤退:某上市豬企2024年虧損150億,市值蒸發80%,機構持股比例從35%降至5%。

生存法則:“現在養豬,拚的不是技術,而是誰更能扛虧。”

7個行業,真的頂不住了!裁員、倒閉一波接一波

四、母嬰:出生率崩塌,紅利徹底消失

2025年,全國新生兒數量預計跌破700萬,較2016年峰值下降58%。母嬰行業遭遇:

渠道崩塌:某連鎖母嬰店老板透露:“奶粉毛利率從30%降至15%,尿不濕利潤不到5%,關店是唯一出路。”

轉型求生:70%的母嬰店開始銷售成人奶粉、老年服飾,甚至引入中醫理療項目。

消費理性:95後父母更傾向“平替”,某國產紙尿褲品牌靠性價比逆襲,市場份額超花王。

冷酷現實:“這個行業,已經沒有新用戶了。”

五、金融:鐵飯碗破碎,從業者集體逃亡

當基金連續三年虧損,當券商降薪50%,當銀行理財暴雷頻發,金融圈正在經曆:

人才流失:2024年,基金經理離職人數達427人,創曆史新高;某頭部券商投行部裁員30%。

信任危機:基民平均持有期從3年縮短至8個月,65%的投資者表示“不再相信專業理財”。

模式顛覆:AI投顧成本僅為人類顧問的1/20,某銀行智能理財用戶數突破1億。

從業者自白:“以前是客戶求著我們買產品,現在是我們求著客戶別贖回。”



六、美妝:從“暴利神話”到“賠錢修羅場”

屈臣氏2024年關店343家,完美日記市值蒸發97%,這個行業正在經曆:

流量內耗:新品牌日均直播12小時,投入50萬營銷費,換來100萬銷售額但虧損30萬。

成分覺醒:消費者更關注“玻色因濃度”“煙酰胺純度”,某國際大牌因虛假宣傳被罰2000萬。

渠道變革:抖音美妝GMV占比達45%,傳統專櫃客流量下降70%。

品牌商感歎:“現在做美妝,不是比誰更美,而是比誰更能燒錢。”

七、房地產:等待反彈的人,正在浪費生命

當爛尾樓成為城市傷疤,當二手房掛牌量突破20萬套,這個行業已徹底變天:

信任崩塌:某TOP10房企暴雷後,全國項目平均交付周期延長至24個月。

需求萎縮:2025年一季度,重點城市二手房成交麵積同比下降31%,剛需購房者持幣觀望比例達68%。

政策無力:限購放鬆、利率下調等政策僅帶來短期脈衝,房價持續陰跌。

專家警告:“房地產已從‘投資品’回歸‘消費品’,未來十年,70%的城市房價跑不贏通脹。”

生存指南:行業寒冬中的自救法則

當7個行業同時崩塌,普通人該如何破局?

技能升級:學習AI應用、數據分析等硬技能,避免被年齡綁架。某35歲汽車銷售通過考取新能源汽車維修證,轉型技術崗後薪資翻倍。

副業剛需:利用業餘時間發展第二曲線,如短視頻剪輯、跨境電商等。數據顯示,擁有副業的人群抗風險能力提升3倍。

賽道切換:關注數字經濟、銀發經濟、智能製造等新興領域。某傳統廣告人轉型做私域流量運營,年收入突破百萬。

互動時刻:你所在的行業,正在經曆哪些劇變?是咬牙堅持,還是果斷轉型?評論區說出你的故事,或許能幫到更多迷茫的人。記住:在行業洗牌期,清醒比努力更重要。

  • 海外省錢快報,掌櫃推薦,實現買買買自由!
查看評論(37)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7個行業,真的頂不住了!裁員、倒閉一波接一波
是她,向移民局舉報:現代工廠沒貢獻 我們被騙了
穀愛淩舊金山開派對慶22歲生日 超甜美超吸睛
女子赴美生子去世後倆娃生父成謎 美籍孩子麵臨驅逐
國安部:18歲陸生赴台 被34歲學姐色誘 泄百份機密檔案




24小時討論排行

紐約時報:中俄朝伊“軸心”想要什麽?
川普強硬放話“攻打芝加哥”!感受下“什麽叫戰爭部”
美媒爆料:沮喪 憤怒 困惑!川普更名國防部惹眾怒
毛新宇女兒是鋼琴神童 兒子讀國防科技大學
紐約時報:特朗普的粗暴外交如何將潛在盟友推入中國陣營
雪崩!北京房價進入1w時代
是習近平起頭!外媒曝他先說“現在70歲還是孩子”
BBC訪問韓國工人:美國突襲現代車廠引發的恐慌和混亂
"血月見 妖孽現"?閱兵後月全食今晚登場 官媒急辟謠
紐約時報:美國議員稱中國對美國選舉的威脅日益加劇
中國最重要的五大城市群,定了
金融時報:習近平謀劃後美國世界
“結束占領” 華盛頓爆發大規模遊行 抗議政府部署警力
令人意外!張又俠竟重提“人民戰爭”
閱兵為掩蓋驚人真相?全國公務員被要求寫觀後感
華裔女Cosplayer悉尼遭多少女辱罵襲擊 途人無視…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7個行業,真的頂不住了!裁員、倒閉一波接一波

知乎驛棧 2025-09-07 14:12:43

過去五年,資本狂歡、媒體造神、年輕人紮堆湧入的行業,如今正經曆一場殘酷洗牌。從餐飲店到4S店,從養豬場到母嬰店,曾經“躺著賺錢”的賽道,如今成了“絞肉機”。這不是危言聳聽,而是正在發生的現實——2023年平均每天有3700家餐館倒閉,汽車銷售轉行送外賣,養豬戶三年虧損超百萬……當行業紅利消失,裸泳者終將現形。

一、餐飲:從“排隊等位”到“批量倒閉”

2023年,全國餐飲企業注銷數量達135萬家,平均每天關閉3700家。這個數字背後,是無數創業者的血本無歸。

崩塌邏輯:

成本碾壓:食材價格年均上漲8%,房租占營收比例突破25%,而外賣平台抽成高達20%。

消費習慣改變:疫情後,62%的消費者選擇在家做飯,隻有18%願意為“網紅裝修”買單。

競爭白熱化:某二線城市商圈,3公裏內聚集47家奶茶店,單店日均訂單不足50單。

殘酷真相:會做飯不等於會賺錢。某網紅餐廳老板坦言:“投入200萬開店,月流水30萬,但房租加人工就要25萬,純屬給房東打工。”

二、汽車:新能源“內卷”,燃油車“躺平”

曾經月入2萬的4S店銷售,如今紛紛轉行送外賣、跑貨拉拉。汽車行業正經曆冰火兩重天:

新能源車:特斯拉連續降價,比亞迪推出9.98萬秦PLUS,行業毛利率從25%暴跌至8%。

燃油車:庫存係數達2.1(正常值0.8-1.2),某合資品牌經銷商壓庫超500台,資金鏈瀕臨斷裂。

消費降級:2025年一季度,20萬以上車型銷量同比下降17%,而5-10萬區間增長23%。

行業預言:“未來三年,至少30%的汽車經銷商會消失。”

三、養豬:從“風口飛豬”到“深淵巨坑”

2020年,一頭豬利潤超2000元;2025年,養一頭豬虧損300元。這個行業正在經曆:

價格暴跌:豬肉價格從40元/斤跌至8元/斤,跌破多數養殖戶成本線。

政策絞殺:環保要求升級,中小散戶需投入數十萬改造糞汙處理係統,否則麵臨關停。

資本撤退:某上市豬企2024年虧損150億,市值蒸發80%,機構持股比例從35%降至5%。

生存法則:“現在養豬,拚的不是技術,而是誰更能扛虧。”

7個行業,真的頂不住了!裁員、倒閉一波接一波

四、母嬰:出生率崩塌,紅利徹底消失

2025年,全國新生兒數量預計跌破700萬,較2016年峰值下降58%。母嬰行業遭遇:

渠道崩塌:某連鎖母嬰店老板透露:“奶粉毛利率從30%降至15%,尿不濕利潤不到5%,關店是唯一出路。”

轉型求生:70%的母嬰店開始銷售成人奶粉、老年服飾,甚至引入中醫理療項目。

消費理性:95後父母更傾向“平替”,某國產紙尿褲品牌靠性價比逆襲,市場份額超花王。

冷酷現實:“這個行業,已經沒有新用戶了。”

五、金融:鐵飯碗破碎,從業者集體逃亡

當基金連續三年虧損,當券商降薪50%,當銀行理財暴雷頻發,金融圈正在經曆:

人才流失:2024年,基金經理離職人數達427人,創曆史新高;某頭部券商投行部裁員30%。

信任危機:基民平均持有期從3年縮短至8個月,65%的投資者表示“不再相信專業理財”。

模式顛覆:AI投顧成本僅為人類顧問的1/20,某銀行智能理財用戶數突破1億。

從業者自白:“以前是客戶求著我們買產品,現在是我們求著客戶別贖回。”



六、美妝:從“暴利神話”到“賠錢修羅場”

屈臣氏2024年關店343家,完美日記市值蒸發97%,這個行業正在經曆:

流量內耗:新品牌日均直播12小時,投入50萬營銷費,換來100萬銷售額但虧損30萬。

成分覺醒:消費者更關注“玻色因濃度”“煙酰胺純度”,某國際大牌因虛假宣傳被罰2000萬。

渠道變革:抖音美妝GMV占比達45%,傳統專櫃客流量下降70%。

品牌商感歎:“現在做美妝,不是比誰更美,而是比誰更能燒錢。”

七、房地產:等待反彈的人,正在浪費生命

當爛尾樓成為城市傷疤,當二手房掛牌量突破20萬套,這個行業已徹底變天:

信任崩塌:某TOP10房企暴雷後,全國項目平均交付周期延長至24個月。

需求萎縮:2025年一季度,重點城市二手房成交麵積同比下降31%,剛需購房者持幣觀望比例達68%。

政策無力:限購放鬆、利率下調等政策僅帶來短期脈衝,房價持續陰跌。

專家警告:“房地產已從‘投資品’回歸‘消費品’,未來十年,70%的城市房價跑不贏通脹。”

生存指南:行業寒冬中的自救法則

當7個行業同時崩塌,普通人該如何破局?

技能升級:學習AI應用、數據分析等硬技能,避免被年齡綁架。某35歲汽車銷售通過考取新能源汽車維修證,轉型技術崗後薪資翻倍。

副業剛需:利用業餘時間發展第二曲線,如短視頻剪輯、跨境電商等。數據顯示,擁有副業的人群抗風險能力提升3倍。

賽道切換:關注數字經濟、銀發經濟、智能製造等新興領域。某傳統廣告人轉型做私域流量運營,年收入突破百萬。

互動時刻:你所在的行業,正在經曆哪些劇變?是咬牙堅持,還是果斷轉型?評論區說出你的故事,或許能幫到更多迷茫的人。記住:在行業洗牌期,清醒比努力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