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焦點新聞 » 東北經濟第一城,拿什麽衝萬億

東北經濟第一城,拿什麽衝萬億

文章來源: 城市進化論 於 2025-09-07 19:33:51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東北經濟第一城,拿什麽衝萬億

“撞線”懸念之外,仍有挑戰

大連,想成為“萬億之城”。

2024 年,作為東北經濟第一城,大連GDP達9516.9億元,與萬億目標僅差一步之遙;2025 年上半年,大連GDP達到4647億元,同比增長6.0%。

撐起增速的是外貿。結合今年前7個月數據來看,大連市進出口2742.9億元,同比增長7.7%,增幅高於全國4.2個百分點。其中,出口1441.2億元,增速高達20.1%,貿易順差從5月扭轉十年逆差後,已擴大至139.5億元。

橫向對比,在全國十五個副省級城市中觀察進出口增幅,大連排名第5位,較去年同期排名上升9位。

在外需不確定性增加的背景下,外貿的強勁增長,無疑會為經濟注入了動能。不過,經濟發展不僅靠外貿支撐,還需產業協同發力。

2025年還剩4個月,大連能否衝破萬億關卡?在亮眼數據背後,隱藏著哪些潛在挑戰?



依賴港口發展

大連位於遼東半島最南端,東瀕黃海,西臨渤海,南與山東半島隔海相望,是東北最大的港口城市。

正因如此,港口,始終貫穿於大連的城市發展進程中。



​​​​​​​

1880年,北洋通商大臣李鴻章提出在大連灣建設軍港,為大連地區的機械、化工、特殊鋼冶煉、造船業的發展埋下注腳。此後,隨著大連商港發展,讓這座城市躍升為商貿、工業活躍的地區。

憑借優越的區位條件,1984年,大連成為首批沿海開放城市,使其一度成為日本、韓國等外資企業進入中國的第一站。彼時,大連還提出對標香港,嚐試將傳統重工業遷出市區,扶持金融、軟件等服務業發展。

然而,還沒等到軟件產業形成規模,2003年大連又提出“大大連”規劃,重新回歸到重化工業。

一來一回之間,大連錯過了互聯網發展時機,再加上國際經貿邏輯生變,港口不再是開放程度的唯一標尺,內陸城市乘勢而上,大連經濟曾一度承壓。

數據顯示,2012年大連GDP就達到7000億元,在此量級上,大連徘徊了十年之久。

意識到問題後大連尋求出路,一方麵提出推動軟件產業發展,另一方麵錨定港口優勢,提出到2025年要建成中國北方重要的海洋中心城市,到2035年,建成東北亞一流水平的國際航運中心。

圍繞這一目標,一係列港口與航線布局迅速落地。

2024年至今,大連港集裝箱碼頭新開通“大連-南美”“大連-墨西哥”以及直達歐洲、地中海的航線填補了東北地區直達中南美的空白,並進一步打通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的貿易通道,此外全國首個俄羅斯出口中心地方合作中心也在此落戶。

航線網絡的完善,直接轉化為外貿增量。今年前7個月,大連市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進出口1561.7億元,增長7.7%,占進出口總額的56.9%。其中,對東盟進出口530億元,增長54.7%,占19.3%,成為亮眼的增長點。

從貿易結構來看,依托雄厚的工業基礎,機電產品成為出口增長的動因。

前7個月,大連出口機電產品增長15.6%,拉動全市出口增速9.5個百分點,占全市出口總值的58.6%。其中,船舶、汽車零配件、汽車分別出口134.8億、37.2億、27.1億元,分別增長26.5%、42.2%、204.9%。

此外,短期政策窗口助推了出口增長。

廈門大學經濟學院經濟係副教授丁長發在接受時代周報記者采訪時表示,2025年,在中美貿易摩擦背景下,不少外貿企業為規避加征關稅風險集中“搶出口”,而大連作為東北地區核心外貿樞紐,自然承接了這部分增量需求。



依然是重工業

外貿的強勁增長,為大連經濟注入了動能。



數據顯示,今年1—6月,大連GDP達到4647億元,同比增長6.0%。在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中,出口表現最為亮眼,增速居於領先地位。

然而,大連的發展抱負並不局限於外貿領域。作為東北經濟第一城,2024年大連距離“萬億之城”僅一步之遙。因此,在2025年邁入萬億GDP,是其最緊迫的目標。

目前,全國共有27座城市躋身“萬億俱樂部”。從區域分布來看,長三角地區數量最多,擁有蘇州、南京、上海等9座萬億之城。

東北至今仍缺一座“萬億之城”。

從半年的數據來看,大連離萬億GDP還差5353億元。按照2025年GDP增長5.5%以上的預期目標測算,今年大連有望順利突破萬億大關。

大連一旦撞線,不僅是城市能級的躍升,更將助推東北全麵振興。

除了外貿之外,大連能夠保持一定的經濟增速,靠的是石油化工、造船業。

大連是我國重要的石化產業基地,全市原油加工能力達5270萬噸/年,在國內主要城市中位居前列。其中,大連長興島石化產業基地是國家規劃的七大石化產業基地之一,更是承擔了戰略性的發展角色。

產業鏈方麵,大連覆蓋了煉油、合成材料、精細化工等多個細分領域。其中,PTA(精對苯二甲酸)年產能達1770萬噸,成為全球最大產業基地。同時,還擁有大連石化、逸盛大化、西太煉化等一批行業龍頭企業。

數據顯示,2024年,大連石化產業實現產值4256億元,穩居全國城市前三。

從城市發展看,石油不僅能給海、陸、空交通和工業體係提供動力,更延伸出塑料、橡膠、醫藥等五千餘種化工產品,廣泛滲透至製造、農業及醫療等領域。與此同時,從勘探、煉化、製造到銷售,完整的產業鏈條能為大連帶來強勁的經濟支撐和就業機會。

再看看造船業,經過百餘年的發展,大連造船業已基本形成集建造、修理、配套、技術研發及試驗等為一體的完整的供應鏈體係。

公開資料顯示,大連創造了中國造船史上90多項第一。中國第一艘航母“遼寧艦”正是在大連造船廠完成續建改造,隨後“山東艦”相繼在這裏下水,奠定了大連在中國海軍裝備中的母港地位。

得益於此,2025年上半年,大連鐵路船舶行業增加值同比增長 52.3%,帶動裝備製造業整體增長16.9%。



仍有挑戰

“基於過去三十年的GDP數據,通過統計模型測算發現,大連今年要實現萬億目標,並非易事。”河北大學經濟學院副教授劉永亮告訴時代周報記者。



成也重工,憂也重工。大連衝刺萬億大關的最大隱憂,正是產業結構本身。目前,大連仍以石化、裝備製造、造船和電子信息為四大支柱產業。其中,石化作為第一大產業,占工業總產值比重超過40%。

與此同時,大連新興產業發展滯後。《大連市數字經濟發展“十四五”規劃》就曾指出,大連在基礎軟件、工業軟件、人工智能、 智能終端、信息通信設備等領域,缺乏自主創新能力與核心競爭力,尚未湧現具有廣泛影響力與產業引領地位的企業。

與此同時,軟件產業與傳統產業結合不緊密, 沒有抓住傳統產業數字化轉型的發展機遇,在工業互聯網平台、智能製造等領域缺乏全國知名產品。

若橫向對比,目前僅有軟件和信息服務業產業集群規模超千億元,缺乏能與其他“萬億之城”抗衡的新增長極。

同為沿海城市的無錫,擁有集成電路、生物醫藥等 7 個兩千億級產業集群;蘇州的電子信息、裝備製造、高端材料產業規模更是突破萬億元。相比之下,大連的新興產業不僅規模小,還缺乏自主創新能力與核心競爭力。

更關鍵的是,若產業競爭力長期無法提升,大連的港口貿易優勢可能被逐步削弱。“港口的價值取決於背後的產業支撐,如果隻是簡單的貨物中轉,而非與本地產業深度融合,很容易被周邊港口替代。”劉永亮說。

除了產業,營商環境也是大連亟待補上的短板之一。

盡管大連坐擁天然良港,地處環渤海與東北亞經濟圈交匯處,大連仍受“投資難過山海關”印象的影響。“盡管有所改善,但與上海、深圳、杭州、寧波等沿海城市相比,大連在政務服務效率等方麵的穩定性與可預期性,仍有明顯差距。這將直接影響資本與人才的集聚意願。”丁長發說道。

麵對這些挑戰,大連正在改善。在鞏固石化、裝備製造等傳統產業優勢的同時,加大研發投入,加快製造業數字化轉型與智能化升級。並培育新興產業,例如金普新區氫能產業園正式開園、高性能算力中心投入使用,標誌著大連在新能源和人工智能計算領域取得突破。

與此同時,大力發展信息、金融、物流、貿易四大服務業,2025年上半年,其服務業增加值達到2788.8億元,比上年增長4.0%,占GDP的比重達60%。

營商環境方麵,自8月11日起,大連連續召開三場 “優化營商環境,高質量衝刺萬億 GDP 城市” 專題會議,從打造減負增效市場環境、規範執法監管、優化涉外服務三個維度發力,試圖通過環境改善吸引要素集聚。

  • 海外省錢快報,掌櫃推薦,實現買買買自由!
查看評論(5)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雪崩!北京房價進入1w時代
硬漢,嚴重老齡化
紐約時報:中俄朝伊“軸心”想要什麽?
加州醫護與患者體液合照 惹眾怒 遭集體解僱
馬斯克重磅官宣,稱它為“史詩級”產品




24小時討論排行

中方製裁日參議員石平:數典忘祖,賣祖求榮…
令人意外!張又俠竟重提“人民戰爭”
東北大媽日本地鐵手機開大聲看閱兵 遭勸止激動反罵
長安,其實從未有你我想象中那般繁華
中國最重要的五大城市群,定了
紐約時報:特朗普的粗暴外交如何將潛在盟友推入中國陣營
閱兵為掩蓋驚人真相?全國公務員被要求寫觀後感
BBC訪問韓國工人:美國突襲現代車廠引發的恐慌和混亂
萬斯為狙殺毒販叫好 美參議員痛批:卑劣
除了炫技 中國人形機器人能走進生活嗎?
川普內閣晚宴爆衝突 財長罵政敵:打爛你他X的臉
耶路撒冷公車站槍案6死 定調恐攻 槍手巴勒斯坦人
全美14城房價齊跌 華人最愛社區在列 加州這城跌慘
獲邀到美國投資後遭大舉搜捕 韓企恐陷兩難境地
上訴法院維持原判 川普需向女作家支付$8330萬賠償
川普致愛潑斯坦生日賀卡內容曝光:願每天都是秘密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東北經濟第一城,拿什麽衝萬億

城市進化論 2025-09-07 19:33:51
東北經濟第一城,拿什麽衝萬億

“撞線”懸念之外,仍有挑戰

大連,想成為“萬億之城”。

2024 年,作為東北經濟第一城,大連GDP達9516.9億元,與萬億目標僅差一步之遙;2025 年上半年,大連GDP達到4647億元,同比增長6.0%。

撐起增速的是外貿。結合今年前7個月數據來看,大連市進出口2742.9億元,同比增長7.7%,增幅高於全國4.2個百分點。其中,出口1441.2億元,增速高達20.1%,貿易順差從5月扭轉十年逆差後,已擴大至139.5億元。

橫向對比,在全國十五個副省級城市中觀察進出口增幅,大連排名第5位,較去年同期排名上升9位。

在外需不確定性增加的背景下,外貿的強勁增長,無疑會為經濟注入了動能。不過,經濟發展不僅靠外貿支撐,還需產業協同發力。

2025年還剩4個月,大連能否衝破萬億關卡?在亮眼數據背後,隱藏著哪些潛在挑戰?



依賴港口發展

大連位於遼東半島最南端,東瀕黃海,西臨渤海,南與山東半島隔海相望,是東北最大的港口城市。

正因如此,港口,始終貫穿於大連的城市發展進程中。



​​​​​​​

1880年,北洋通商大臣李鴻章提出在大連灣建設軍港,為大連地區的機械、化工、特殊鋼冶煉、造船業的發展埋下注腳。此後,隨著大連商港發展,讓這座城市躍升為商貿、工業活躍的地區。

憑借優越的區位條件,1984年,大連成為首批沿海開放城市,使其一度成為日本、韓國等外資企業進入中國的第一站。彼時,大連還提出對標香港,嚐試將傳統重工業遷出市區,扶持金融、軟件等服務業發展。

然而,還沒等到軟件產業形成規模,2003年大連又提出“大大連”規劃,重新回歸到重化工業。

一來一回之間,大連錯過了互聯網發展時機,再加上國際經貿邏輯生變,港口不再是開放程度的唯一標尺,內陸城市乘勢而上,大連經濟曾一度承壓。

數據顯示,2012年大連GDP就達到7000億元,在此量級上,大連徘徊了十年之久。

意識到問題後大連尋求出路,一方麵提出推動軟件產業發展,另一方麵錨定港口優勢,提出到2025年要建成中國北方重要的海洋中心城市,到2035年,建成東北亞一流水平的國際航運中心。

圍繞這一目標,一係列港口與航線布局迅速落地。

2024年至今,大連港集裝箱碼頭新開通“大連-南美”“大連-墨西哥”以及直達歐洲、地中海的航線填補了東北地區直達中南美的空白,並進一步打通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的貿易通道,此外全國首個俄羅斯出口中心地方合作中心也在此落戶。

航線網絡的完善,直接轉化為外貿增量。今年前7個月,大連市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進出口1561.7億元,增長7.7%,占進出口總額的56.9%。其中,對東盟進出口530億元,增長54.7%,占19.3%,成為亮眼的增長點。

從貿易結構來看,依托雄厚的工業基礎,機電產品成為出口增長的動因。

前7個月,大連出口機電產品增長15.6%,拉動全市出口增速9.5個百分點,占全市出口總值的58.6%。其中,船舶、汽車零配件、汽車分別出口134.8億、37.2億、27.1億元,分別增長26.5%、42.2%、204.9%。

此外,短期政策窗口助推了出口增長。

廈門大學經濟學院經濟係副教授丁長發在接受時代周報記者采訪時表示,2025年,在中美貿易摩擦背景下,不少外貿企業為規避加征關稅風險集中“搶出口”,而大連作為東北地區核心外貿樞紐,自然承接了這部分增量需求。



依然是重工業

外貿的強勁增長,為大連經濟注入了動能。



數據顯示,今年1—6月,大連GDP達到4647億元,同比增長6.0%。在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中,出口表現最為亮眼,增速居於領先地位。

然而,大連的發展抱負並不局限於外貿領域。作為東北經濟第一城,2024年大連距離“萬億之城”僅一步之遙。因此,在2025年邁入萬億GDP,是其最緊迫的目標。

目前,全國共有27座城市躋身“萬億俱樂部”。從區域分布來看,長三角地區數量最多,擁有蘇州、南京、上海等9座萬億之城。

東北至今仍缺一座“萬億之城”。

從半年的數據來看,大連離萬億GDP還差5353億元。按照2025年GDP增長5.5%以上的預期目標測算,今年大連有望順利突破萬億大關。

大連一旦撞線,不僅是城市能級的躍升,更將助推東北全麵振興。

除了外貿之外,大連能夠保持一定的經濟增速,靠的是石油化工、造船業。

大連是我國重要的石化產業基地,全市原油加工能力達5270萬噸/年,在國內主要城市中位居前列。其中,大連長興島石化產業基地是國家規劃的七大石化產業基地之一,更是承擔了戰略性的發展角色。

產業鏈方麵,大連覆蓋了煉油、合成材料、精細化工等多個細分領域。其中,PTA(精對苯二甲酸)年產能達1770萬噸,成為全球最大產業基地。同時,還擁有大連石化、逸盛大化、西太煉化等一批行業龍頭企業。

數據顯示,2024年,大連石化產業實現產值4256億元,穩居全國城市前三。

從城市發展看,石油不僅能給海、陸、空交通和工業體係提供動力,更延伸出塑料、橡膠、醫藥等五千餘種化工產品,廣泛滲透至製造、農業及醫療等領域。與此同時,從勘探、煉化、製造到銷售,完整的產業鏈條能為大連帶來強勁的經濟支撐和就業機會。

再看看造船業,經過百餘年的發展,大連造船業已基本形成集建造、修理、配套、技術研發及試驗等為一體的完整的供應鏈體係。

公開資料顯示,大連創造了中國造船史上90多項第一。中國第一艘航母“遼寧艦”正是在大連造船廠完成續建改造,隨後“山東艦”相繼在這裏下水,奠定了大連在中國海軍裝備中的母港地位。

得益於此,2025年上半年,大連鐵路船舶行業增加值同比增長 52.3%,帶動裝備製造業整體增長16.9%。



仍有挑戰

“基於過去三十年的GDP數據,通過統計模型測算發現,大連今年要實現萬億目標,並非易事。”河北大學經濟學院副教授劉永亮告訴時代周報記者。



成也重工,憂也重工。大連衝刺萬億大關的最大隱憂,正是產業結構本身。目前,大連仍以石化、裝備製造、造船和電子信息為四大支柱產業。其中,石化作為第一大產業,占工業總產值比重超過40%。

與此同時,大連新興產業發展滯後。《大連市數字經濟發展“十四五”規劃》就曾指出,大連在基礎軟件、工業軟件、人工智能、 智能終端、信息通信設備等領域,缺乏自主創新能力與核心競爭力,尚未湧現具有廣泛影響力與產業引領地位的企業。

與此同時,軟件產業與傳統產業結合不緊密, 沒有抓住傳統產業數字化轉型的發展機遇,在工業互聯網平台、智能製造等領域缺乏全國知名產品。

若橫向對比,目前僅有軟件和信息服務業產業集群規模超千億元,缺乏能與其他“萬億之城”抗衡的新增長極。

同為沿海城市的無錫,擁有集成電路、生物醫藥等 7 個兩千億級產業集群;蘇州的電子信息、裝備製造、高端材料產業規模更是突破萬億元。相比之下,大連的新興產業不僅規模小,還缺乏自主創新能力與核心競爭力。

更關鍵的是,若產業競爭力長期無法提升,大連的港口貿易優勢可能被逐步削弱。“港口的價值取決於背後的產業支撐,如果隻是簡單的貨物中轉,而非與本地產業深度融合,很容易被周邊港口替代。”劉永亮說。

除了產業,營商環境也是大連亟待補上的短板之一。

盡管大連坐擁天然良港,地處環渤海與東北亞經濟圈交匯處,大連仍受“投資難過山海關”印象的影響。“盡管有所改善,但與上海、深圳、杭州、寧波等沿海城市相比,大連在政務服務效率等方麵的穩定性與可預期性,仍有明顯差距。這將直接影響資本與人才的集聚意願。”丁長發說道。

麵對這些挑戰,大連正在改善。在鞏固石化、裝備製造等傳統產業優勢的同時,加大研發投入,加快製造業數字化轉型與智能化升級。並培育新興產業,例如金普新區氫能產業園正式開園、高性能算力中心投入使用,標誌著大連在新能源和人工智能計算領域取得突破。

與此同時,大力發展信息、金融、物流、貿易四大服務業,2025年上半年,其服務業增加值達到2788.8億元,比上年增長4.0%,占GDP的比重達60%。

營商環境方麵,自8月11日起,大連連續召開三場 “優化營商環境,高質量衝刺萬億 GDP 城市” 專題會議,從打造減負增效市場環境、規範執法監管、優化涉外服務三個維度發力,試圖通過環境改善吸引要素集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