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執法機構9月4日搜捕喬治亞州一間為現代汽車(Hyundai)與LG生產電動車電池的工廠,拘捕逾300名韓國公民。儘管兩國通過外交斡旋嚐試淡化影響,被捕韓國公民也將被接回國,但《韓民族日報》分析,美韓兩國剛達成事關對美投資的貿易協議不久,兩國領導人還在白宮達成會晤,如今在美韓關係升溫之際就發生這次事件,恐令正推進對美投資的韓企陷入“兩難”。
美國與韓國在7月達成貿易協議,韓國承諾對美投資3500億美元,其中1500億投資造船業。報道分析,美方一邊以關稅施壓要求對美投資,但在生產設施動工時又大肆執法勸阻,韓企恐因此事麵臨巨大不確定性。此事不僅可能打擊韓企對美投資,更可能對韓美關係帶來負麵衝擊。

2025年9月4日,美國移民和海關執法局(ICE)在佐治亞州(Georgia)一間為現代汽車(Hyundai)和起亞電動車(Kia)生產電動車電池的工廠內,逮捕約475名工人,其中包括超過300名韓國公民,導致工廠停工。(X@ATFAtlanta)
涉事的這間工廠原定明年投產,但卻因執法機構搜捕事件而被迫中斷工廠的建設工作,還有可能影響建設進展與員工培訓事宜,例如LG新能源日前宣布,除客戶會麵等必要行程外,全麵叫停赴美商務活動;現有出差人員視工作情況須立即回國或在住宿地待命。
分析:引入外國投資與收緊移民政策之間相矛盾 或難重振美國製造業
報道指出,今次風波實際上源於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收緊移民政策與引入外國投資之間的矛盾。
根據美國法律,外國人若想在美國合法工作需先取得專業類工作簽證H-1B,不過因川普政府嚴格限製以“保護本國就業”,韓企人員若想赴美就隻能以短期滯留的旅遊許可電子係統(ESTA),或以出席會議、簽署合同為目的的短期商務簽證(B-1)入境處理相關事務。
報道引述韓國商界人士指,赴美商務活動受阻,“哪怕隻是參加一次會議,也要辦商務簽證;問題在於簽證很難獲批”。
美媒日前報道引述移民律師指,有韓國工程師經免簽計劃來美“就工作提供簡短的建議”,合法從事商務活動。加之工廠在建設初期難以聘請到可迅速適應工作的資深工人,對專業人士的需求更甚以往。
針對此事,川普在上周日也嚐試滅火,他指應從外國引入專家,培訓美國人“去做複雜的事情”,並“讓他們留下來幫忙一段時間”,但他也支持執法機構,指做法正確。
報道就分析,川普此番舉動迎合國內“非法滯留等外國人搶走美國人工作崗位”情緒,有鑒於此,川普政府收緊移民政策與重振美國製造業方針或有矛盾,恐難止步於一次性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