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生活百態 » 吃菌餐館打包“見手青”要簽協議 怎麽食用才更安全?

吃菌餐館打包“見手青”要簽協議 怎麽食用才更安全?

文章來源: 央視新聞 於 2025-07-19 09:30:35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近日,雲南野生菌迎來了高產期,各種吃菌餐館的生意也火爆了起來。記者發現,多數商家會建議顧客不要打包外帶“見手青”一類的菜品。甚至,有的商家拿出了一份免責協議。這份協議具體內容是什麽?為什麽商家不建議打包“見手青”?來看總台中國之聲記者的報道。

鮮菌餐飲商戶:最近差不多每天都是100多桌,中午和晚上加起來有100來桌。

吃菌餐館打包“見手青”要簽協議 怎麽食用才更安全?

鮮菌餐飲商戶:外地來的朋友來都是對野生菌充滿好奇,一般都是炒個見手青,吃個火鍋套餐,包含了很多菌子在裏麵。

木水花野生菌交易中心周邊的幾家餐館內,坐滿了前來品嚐鮮菌的市民和遊客。有些消費者吃得不過癮,還想打包一份帶走。但是遇到這種情況,商家都會明確建議不要外帶。



鮮菌餐飲商戶:雞樅類還有幹巴菌和鬆茸,還有青頭菌之類的都是可以安全帶走的,但像見手青這個菌子是不建議帶走的。



鮮菌餐飲商戶:我們都不建議外帶,因為你外帶回去加工不當,拿去微波爐裏麵加熱食用,會出現身體不適,導致不良反應。所以我們餐廳要求不可以外帶,這樣外帶是有風險的。



為了勸說食客不要打包外帶見手青這類菌子,有商家甚至推出了免責聲明,消費者如果要外帶,需要簽訂一份免責協議。記者看到,這份免責協議書一共有三個條款,強調:消費者自願從餐廳打包帶走野生菌;野生菌離店後,因儲存、加工、食用不當等任何原因引發的一切後果,均由消費者自行承擔;協議從消費者取走野生菌起生效。商家向記者解釋說,餐廳準備這份協議的目的,就是不建議消費者打包外帶野生菌。

經營者應對消費者盡到合理告知義務

那麽,商家為何要多次提醒消費者不要打包外帶“見手青”?這份打包“見手青”的免責協議,又是否有效呢?記者也谘詢了法律專業人士。

根據我國食品安全法相關規定,食品生產經營者對其生產經營食品的安全負責。食品安全標準是強製執行的標準,除食品安全標準外,不得製定其他食品強製性標準。同時根據民法典相關規定,造成對方人身損害的;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造成對方財產損失的,合同中的免責條款無效。律師強調,簽署野生菌外帶免責協議不當然有效,需明確經營者是否盡到了食品安全責任,並對消費者盡到了合理的告知義務。



律師 楊燁:保證食品安全、食品質量是經營者本身就應盡到的責任,以書麵形式試圖免除經營者自身對食品安全的責任,或免除經營食品安全,導致損害賠償的條款、協議均是無效的。但如果經營者盡到了食品安全責任,如菌類徹底煮熟、留樣檢測合格,已通過書麵、口頭形式告知食用方法及儲存要求,協議內容未排除經營者基本義務,僅針對離店後風險進行分配,協議條款目的並非試圖免除經營者自身的責任,那麽從公平原則的角度出發,免責協議也可能是有效的。

生吃或未煮熟“見手青”會導致中毒

專家介紹,“見手青”為牛肝菌科的一種真菌,正式名為紅網牛肝菌。見手青菌管長而細,被切開後,菌肉暴露在空氣中會變成藍綠色,因其味道鮮美、肉質緊實而備受歡迎。但需要注意的是,生吃或未煮熟食用“見手青”,會導致中毒,烹飪前必須將其煮沸。因此,如果不能完全確定物種,最好不要盲目食用。正因如此,“見手青”一類的菌子不建議打包帶走。那麽,到底怎麽食用“見手青”,才更加安全?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研究員 楊祝良:見手青是一類特殊的牛肝菌,在烹調過程當中可能會產生毒素的,所以它應該說是條件可食用真菌,也就是說我們在烹調的時候要注意。隻有這樣的話我們才能夠避免中毒。事實上我們經過大量的調查發現,往往第一次吃不會中毒,往往是吃了剩下的比如說一半放到冰箱裏麵去,在冰箱裏麵放了一個晚上,第二天早上大家可能都拿出來以後會放在微波爐裏麵,比如說轉上一分鍾再來吃的時候,這個時候是最容易中毒的。因為在這個過程當中,第一次吃的時候這個毒素被高溫,比如說油破壞了,但是放在冰箱裏麵的時候,這個毒素又會恢複到原狀,產生中毒。如果說你要第二次吃,從冰箱裏麵拿出來要在鍋裏麵再加熱。

觸碰變色的野生菌可能有毒 是真的嗎?

還有人說,所謂“見手青”,顧名思義,就是手一碰“見手青”就會變色,所以這類觸碰就變色的野生菌,就是有毒的。那麽,這種說法準確嗎?對此,專家介紹,手碰一下就變色,其實跟野生菌是否有毒,沒有直接聯係。有些牛肝菌科的野生菌,存在用手觸摸,就會看到變青變藍的情況。這其實是因為我們觸碰的時候破壞了野生菌的細胞,遇到空氣氧化以後導致的,由於這類氧化物帶有顏色,才會肉眼可見變青變藍。但是,變色並不等於有毒,實際上很多蘑菇都會變色,但其實是無毒的。

查看評論(0)

24小時熱點排行

特朗普:這語言最難學 我不會模仿 會引起很大混亂
特朗普自稱“從不畫畫” 但他的許多簡筆畫都在拍賣
博索納羅:被強製戴電子腳鐐無比屈辱 我已經70了
當不確定擺在眼前,他們為何仍然選擇赴美留學?
放言庫爾斯克固若金湯的俄國州長,開槍自殺了

24小時討論排行

加薩援助站再開火!以色列軍隊"無差別掃射"釀32死
川普將宣布重大貿易協議 產業國別關稅 8月同步生效
因為天太熱 美駐武漢總領館罕見暫停簽證麵談預約
接收31名離美研究者,馬克龍真從美國搶到了人
官方數據的泄露,杭州"糞水"水一個月前已經爆發了
馬斯克連發35條貼文:抨擊特朗普“掩蓋愛潑斯坦案”
被邊緣化處置 他可能是被紮克伯格傷害最深的人
宗慶後遺產案新進展,這次國資大股東不忍了!
中國國防部:中越將在廣西舉行首次陸軍聯訓
中國記協何時最勇敢?在安全的時候
宗慶後未在香港設立家族信托?律師分析三種可能
參加演唱會致不倫戀曝光 美國科技公司總裁辭職
爸爸是清華博士,但娃可能連高中都考不上
《華爾街日報》回懟特朗普:沒在怕,法庭見!
5年人口暴漲近500萬,它憑什麽
禍從口出!ASML一句話致使市值蒸發300億美元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吃菌餐館打包“見手青”要簽協議 怎麽食用才更安全?

央視新聞 2025-07-19 09:30:35

近日,雲南野生菌迎來了高產期,各種吃菌餐館的生意也火爆了起來。記者發現,多數商家會建議顧客不要打包外帶“見手青”一類的菜品。甚至,有的商家拿出了一份免責協議。這份協議具體內容是什麽?為什麽商家不建議打包“見手青”?來看總台中國之聲記者的報道。

鮮菌餐飲商戶:最近差不多每天都是100多桌,中午和晚上加起來有100來桌。

吃菌餐館打包“見手青”要簽協議 怎麽食用才更安全?

鮮菌餐飲商戶:外地來的朋友來都是對野生菌充滿好奇,一般都是炒個見手青,吃個火鍋套餐,包含了很多菌子在裏麵。

木水花野生菌交易中心周邊的幾家餐館內,坐滿了前來品嚐鮮菌的市民和遊客。有些消費者吃得不過癮,還想打包一份帶走。但是遇到這種情況,商家都會明確建議不要外帶。



鮮菌餐飲商戶:雞樅類還有幹巴菌和鬆茸,還有青頭菌之類的都是可以安全帶走的,但像見手青這個菌子是不建議帶走的。



鮮菌餐飲商戶:我們都不建議外帶,因為你外帶回去加工不當,拿去微波爐裏麵加熱食用,會出現身體不適,導致不良反應。所以我們餐廳要求不可以外帶,這樣外帶是有風險的。



為了勸說食客不要打包外帶見手青這類菌子,有商家甚至推出了免責聲明,消費者如果要外帶,需要簽訂一份免責協議。記者看到,這份免責協議書一共有三個條款,強調:消費者自願從餐廳打包帶走野生菌;野生菌離店後,因儲存、加工、食用不當等任何原因引發的一切後果,均由消費者自行承擔;協議從消費者取走野生菌起生效。商家向記者解釋說,餐廳準備這份協議的目的,就是不建議消費者打包外帶野生菌。

經營者應對消費者盡到合理告知義務

那麽,商家為何要多次提醒消費者不要打包外帶“見手青”?這份打包“見手青”的免責協議,又是否有效呢?記者也谘詢了法律專業人士。

根據我國食品安全法相關規定,食品生產經營者對其生產經營食品的安全負責。食品安全標準是強製執行的標準,除食品安全標準外,不得製定其他食品強製性標準。同時根據民法典相關規定,造成對方人身損害的;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造成對方財產損失的,合同中的免責條款無效。律師強調,簽署野生菌外帶免責協議不當然有效,需明確經營者是否盡到了食品安全責任,並對消費者盡到了合理的告知義務。



律師 楊燁:保證食品安全、食品質量是經營者本身就應盡到的責任,以書麵形式試圖免除經營者自身對食品安全的責任,或免除經營食品安全,導致損害賠償的條款、協議均是無效的。但如果經營者盡到了食品安全責任,如菌類徹底煮熟、留樣檢測合格,已通過書麵、口頭形式告知食用方法及儲存要求,協議內容未排除經營者基本義務,僅針對離店後風險進行分配,協議條款目的並非試圖免除經營者自身的責任,那麽從公平原則的角度出發,免責協議也可能是有效的。

生吃或未煮熟“見手青”會導致中毒

專家介紹,“見手青”為牛肝菌科的一種真菌,正式名為紅網牛肝菌。見手青菌管長而細,被切開後,菌肉暴露在空氣中會變成藍綠色,因其味道鮮美、肉質緊實而備受歡迎。但需要注意的是,生吃或未煮熟食用“見手青”,會導致中毒,烹飪前必須將其煮沸。因此,如果不能完全確定物種,最好不要盲目食用。正因如此,“見手青”一類的菌子不建議打包帶走。那麽,到底怎麽食用“見手青”,才更加安全?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研究員 楊祝良:見手青是一類特殊的牛肝菌,在烹調過程當中可能會產生毒素的,所以它應該說是條件可食用真菌,也就是說我們在烹調的時候要注意。隻有這樣的話我們才能夠避免中毒。事實上我們經過大量的調查發現,往往第一次吃不會中毒,往往是吃了剩下的比如說一半放到冰箱裏麵去,在冰箱裏麵放了一個晚上,第二天早上大家可能都拿出來以後會放在微波爐裏麵,比如說轉上一分鍾再來吃的時候,這個時候是最容易中毒的。因為在這個過程當中,第一次吃的時候這個毒素被高溫,比如說油破壞了,但是放在冰箱裏麵的時候,這個毒素又會恢複到原狀,產生中毒。如果說你要第二次吃,從冰箱裏麵拿出來要在鍋裏麵再加熱。

觸碰變色的野生菌可能有毒 是真的嗎?

還有人說,所謂“見手青”,顧名思義,就是手一碰“見手青”就會變色,所以這類觸碰就變色的野生菌,就是有毒的。那麽,這種說法準確嗎?對此,專家介紹,手碰一下就變色,其實跟野生菌是否有毒,沒有直接聯係。有些牛肝菌科的野生菌,存在用手觸摸,就會看到變青變藍的情況。這其實是因為我們觸碰的時候破壞了野生菌的細胞,遇到空氣氧化以後導致的,由於這類氧化物帶有顏色,才會肉眼可見變青變藍。但是,變色並不等於有毒,實際上很多蘑菇都會變色,但其實是無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