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退伍軍人節遊行是紐約的傳統特色,今年11月11日也不例外。是日紐約氣溫驟降,室外溫度在零度左右,帶著幾分凜冽。曼哈頓的第五大道在清晨便已封路,隨著鼓點從遠處隱約傳來,人群漸漸聚攏。我花了一個多小時的坐車抵達 26 街時,人群已經排列成雙麵牆般的看台。許多人拿著國旗,也有人舉著手寫的牌子,上麵寫著“Thank You Veterans”、“We Remember”等等。寒風拍打在每個人臉上,但沒人退縮。這裏似乎不是在等遊行隊伍,而是在等一種情緒,一種對曆史與個人命運的共同呼喚。

上午11點正,隨著三位退伍女軍人一同高唱美國國歌,遊行慶祝活動正式開始。現任紐約市長Eric Adams 出現在臨時搭建的檢閱台前,他的發言僅五分鍾,我隻記得最後一句:“我們欠你們一份無法償清的債。正是因為你們,我們的國旗才在風中繼續飄揚;正是因為你們,我們的城市有機會繁榮、生長。。。。。你們是紐約的過去,你們也是紐約的現在,你們的犧牲讓我們有勇氣告訴世界:自由值得守護,責任值得承擔。。。。。。紐約是一座移民的城市,也是退伍軍人的城市。在這裏,每一種口音都可以說‘我曾為這個國家服務。‘” 說完,市長輕輕舉手敬禮,台下數名老兵隨之敬禮,動作緩慢卻整齊,仿佛與城市交換了一種無言的理解。市長隨後走下檢閱台,與大家一同遊行,檢閱台此後空無一人。

按慣例的第一方陣是軍樂隊,指揮的白色手套在空氣中畫出一道道弧線,鼓麵震動像城市脈搏被放大。銅管樂在第五大道上回響時,有種擦亮天空的力量,在高樓間回蕩出一種近乎宗教式的莊嚴。
退伍軍人的遊行隊伍此後輪番登場,最醒目的是穿著舊式製服的退伍軍人——陸軍橄欖綠、海軍深藍、海軍陸戰隊的酒紅肩章,以及空軍的淺藍禮服。 看得出他們在遊行前沒有經過正式的排練,行進的步伐並不統一,不同的年齡在他們身上留下了各自的節奏;然而,當他們走到觀眾麵前時,所有不齊整卻像某種生命的誠實。他們胸前的各種勳章有的已經褪色,有的依然豔麗。有些製服已經褪色,有些依然挺括,有些胸前徽章深深凹陷——它們共同講述著幾十年不同戰場、不同氣候、不同時代的記憶。


遊行隊伍中有好幾個方隊身穿鮮豔的蘇格蘭套裙裝,吹奏風笛,給遊行帶來喜慶的氣氛。 全美退役軍人的選美冠軍也頭戴後冠,身披彩帶,頻頻向觀眾致意。




令人印象深刻的是韓裔退伍軍人方陣:他們的人數並不多,但氣場沉穩。他們舉著美國和韓國的國旗,胸前掛著已經褪色的韓國參戰紀念。一位退伍女軍官身穿戍裝,在國旗下顯得英姿煞爽。


當遊行最終行至遠處,軍樂隊的聲音逐漸模糊,旗幟隻剩下一些斷續的紅藍白光點。人群開始散去,而街道上卻仍留著一種尚未消散的力量。

■
尤其是你提到退伍軍人們身上的勳章和製服,雖然歲月在它們上留下了痕跡,但每一件都有屬於它自己的故事。我覺得這不僅僅是對過去的回憶,更是一種對未來的提醒——自由和和平並非輕而易舉的,它們需要被守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