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梁先生虎膽詠“臭老九”。
有一天,牆上貼出一張小字報,全文如下:
梁漱溟先生《詠“臭老九”》
九儒十丐古已有,而今又名臭老九。
古之老九猶如人,今之老九不如狗。
專政全憑知識無,反動皆因文化有,
假若馬列生今世,也要揪出滿街走。
這張小字報在機關引起掀然大波。文革小組成員及部分積極分子認為這是一首“反動詩”,誣蔑無產階級專政是無知,把馬列當作臭老九。而大部分知識分子卻很欣賞這首詩,認為一箭中的,擊中要害。
大家聽見走廊裏有辯論聲,就紛紛來到走廊。
(一)詩不反動,批詩的人反動
門友昰說:“把知識分子稱為‘臭老九’,列為專政對象,不僅僅是無知,而且還是錯誤的。馬列是大知識分子,若生在今世,如果按這個邏輯,不是‘揪出滿街走’的問題,結果會更糟。你們認為這首詩是反動的,恰恰證明你們自己反動,你們整知識分子的理論根據正是‘知識越多越反動’”。諶懷遠眼睛一愣一愣地盯著門友昰。門友昰衝他反問一句:“難道不是嗎?”
高如璊說:“是的,這句話是他說的,我可以證明,是他在批判馬驫的大會上說的。”
諶懷遠說︰“我是貫徹中央革小組和江青的指示精神。”
高如璊反駁道:“江青難道指示你說,馬驫是反動學術權威嗎?”
諶懷遠爭辮道:“我們是按中央社論的精神,深挖大大小小的‘三家村’,我們挖出了‘三家村’雲南分店的嘍囉。”
高如璊說︰“你也是大字生,為什麽不抓你這個反動分子?”
諶懷遠說:“我們按閻政委的指示,大抓牛鬼蛇神。”
宿大勇說:“你是大學畢業生,你的知識比我多,這就說明你比我更反動,嘿嘿!”
大家也一陣笑。
千折南說:“梁漱溟寫了這首詩,署了名,而且廣泛流傳,他就不怕別人批他揪他。你們認為這是首反動詩,有本事你們就寫大字報批他,到北京去揪他嘛!在這裏充什麽狠。”
(二)這首詩是誰貼出來的?
軤青萍沒好聲氣地問:“是什麽人把這首詩抄了貼在這裏的?這是有意幹擾當前鬥爭的大方向。”她知道糾纏梁漱溟是沒有用的,她要揪抄這首詩的人,這是她權力範圍之內的事。
門友昰不屑一顧地說:“是我抄來貼的。”
勞偉海指著門友昰的鼻子問:“你為什麽要抄他的這首反動詩?”
門友昰說︰“我剛才說了,這首詩恰恰諷刺的是你們這些認為‘知識越多越反動’的人。”
邽慶滿鼓著眼睛問:“你為什麽還稱梁漱溟為先生?”
老啟昌批判道:“你抄這首詩貼出來,反映了自己的心態,你是借他的語言來發泄自己的怨恨。”
幾個人圍著門友昰辯論。
門友昰反問道:“你們知道梁漱溟是什麽人嗎?”
他們異口同聲地說:“是反動文人。”
門友昰正言道:“胡說八道!你們憑什麽說梁漱溟先生是反動文人?你們一不讀書二不看報,說你們是酒囊飯袋,不學無術,算是客氣的。梁漱溟是著名民主人士,毛主席對他們都是以先生相稱的,你們質問我的背後是在向毛主席挑戰。梁漱溟先生和毛主席之間的交往,可以從1917年他們倆在北大共事時算起。1938年,梁先生以國民參政會的身份到延安訪問。梁先生與毛主席長談了7、8次,有多次是徹夜長談,他們之間真有‘他鄉遇故知’之感。這在民主人士之中是少見的。你們把梁漱溟先生稱為反動文人,這直接傷害到毛主席。你們不是要批判嗎?最好你們寫成大字報貼出來。口說無憑,白紙落黑字,有憑有據。紅衛兵正在搜集材料,可以帶到北京,帶到全國。”
晁達說︰“這是一個信號。”
老啟昌質問道:“什麽信號,你說清楚一點?”
晁達說:“是方向、路線的問題。”
邽慶滿反問道:“難道保護幾個臭知識分子就是正確路線?”
晁達說:“不那麽簡單。”
說罷,大家就離開了。以後也不見那幾個人有什麽動靜。
在“文革小組”一再鼓動的情況下,有大字報揭批辦公室主任鮮世奇。鮮主任長征途中負傷掉隊,住在老鄉家養病,有兩年多的時間與黨脫離關係。要他詳細交待脫黨這段時期的情況。
對蓋廣宇的大字報不多,因為他是“四清下台幹部”,已經不是當權派。有幾張大字報,也是“四清”中揭發批判過的問題。
對狄逸翔副廳長的大字報,是批判他有野心,把蓋廣宇整下台,他自己上了台。由於他在地下黨活動期間有未說清楚的問題,杲建義來了以後,就讓他靠邊站了。工作上主觀主義、官僚主義,聽不進不同意見的大字報有不少。
對堅鴻全副廳長的大字報不多,因為他調來的時間不長。無非是些工作中的問題。
三個局長雖不屬當權派,但挨了不少大字報。三局局長弓漢達被揪了來,成為當權派的替罪羊;說二局局長庫尚義是曆史反革命。
處長、科長寫大字報的比較多,因為自己算不上當權派,樂得益地批當權派。最積極的是物資處的副處長——是仁;最不積極的是物資處的李養國處長。有大字報質問他,你是218號信箱資格最老的處長,了解情況最多,為什麽不揭發批判牛鬼蛇神?你對文化大革命是什麽態度?不管你怎麽動員他、批評他、激發他,他就是不吭氣。像北京“大前門”的大門,總是關著的。對這兩個典型群眾中也有所議論:各懷鬼胎。
東方泥不僅是看別人的大字報,更特別留心有沒有揭批自己的。他擔心的是,他是與“三家村”分店、蘇聯專家有關聯的人,難免被掛上。找來找去,正經還沒有。他平時就比較低調,兢兢業業做人,勤勤懇懇工作,平平和和處事。這是從他的同學、同事的遭遇中總結出來的信條,讓他度過了幾次劫難。這次“文革”來勢凶猛,涉及麵更廣,如何站隊,大家都在觀望搖擺中。他決定了:少發言、少插嘴、少亂說、少批人、少活動。俗話說,出頭的椽子先爛,槍打出頭鳥,這是老百姓從實踐中總結出來的警世恒言。五十年代初學習毛主席的《反對自由主義》,該文對自由主義的表現列出十一條,都非常正確,對提高大家的思想覺悟,起到過很好的作用,批判了舊社會這些自私的、個人主義的所謂警世恒言。但是這種理論的貫徹,必須有製度的保證,從而形成一種良好的社會風氣才行。例如第三種:事不關己,高高掛起;明知不對,少說為佳;明哲保身,但求無過。有人通過學習知道這是自由主義,不對,立即改正,有啥說啥。結果惹了麻煩。還不是一般的麻煩,而是弄得妻離子散,家破人亡。這種例子太多了,於是“病從口入,禍從口出”的恒言又警世了。警世恒言是從中國社會萬象中總結出來的,適用中國社會亂象的格言,而不是無產階級的完滿思想,你可以批判它的落後,卻無法否定它的勸誡。
東方泥隻想學烏龜,把頭縮進身子裏,躲在牆角,讓人們把他遺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