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室內情境》
作者:莎拉·麥卡勒姆
譯者:黎曆
疼痛從一扇開著的窗湧入,
而你說,那隻是風。
它滲入梁柱、屋簷、
還有牆體。你仍堅稱:
不過是一場過境的風暴。
然而它正從門縫下滲進,
那守夜人早已熟睡,
讓它悄然溜了進來,淹沒
整座該死的房子。天亮時,
你成了一種新的人質,
當它在你的粥碗裏哭泣,
投射出在你勺中扭曲的臉龐,
閃著光,從斑駁的金屬映出。
終有一日,你將學會
與這新秩序共同就寢。終有一日,
你隻會鋪好床,然後躺下。
選自美國詩歌基金會,2025年4月23日《每日一詩》欄目。
這首詩《Domestic Interior》是Shara McCallum以細膩而隱喻豐富的語言,對家庭、心理狀態與潛在的情感創傷進行描摹的作品。全詩表麵平靜,卻暗藏風暴,如靜水深流,慢慢將讀者卷入一場無法回避的內在崩塌。
主題解讀
這首詩探討了“痛苦”如何悄無聲息地滲入日常生活:從一個開放的窗口,到最終“淹沒整座房子”。這不是突發的劇烈災難,而是一種持續滲透的壓迫——一種被否認、被輕視的精神創傷。
“你說那隻是風”,“不過是一場過境的風暴”,這些語句中的“你”代表了一種自我安慰或逃避的心理,試圖將創傷合理化、輕描淡寫。然而痛苦最終還是侵入生活的每一處縫隙,甚至成為生活本身的一部分。
形式與語言
• 語言上,她使用極其簡練、直接的句子,形式自由卻節奏精妙,宛若心理獨白。
• 用詞平凡,卻層層遞進,從“窗”“門”“房屋”到“粥碗”“勺中倒影”,構成一種空間不斷收縮、痛感不斷內化的敘事軌跡。
• “the misshapen face / gleaming back at you” 這句是高潮,現實與自我認知扭曲交織,仿佛受傷的不僅是身體或空間,還有身份和自我。
結構與象征
這首詩幾乎可以視為一首心理寓言:
• 房子象征人的內在、精神空間;
• 風暴與水象征情緒、痛苦、創傷的入侵;
• 守夜人入睡象征防禦機製的崩塌;
• 粥碗與勺子中的倒影象征痛苦最終映入日常瑣碎的生活細節,甚至成為自我形象的一部分;
• 最後兩行“make your bed and lie down”是對俗語的呼應,也帶出一種被動接受命運的無奈。
結語:
這是一首將情感壓抑、心理否認與日常苦難融為一體的作品。它沒有聲嘶力竭地呐喊,而是在沉默與順從中展現深沉的悲劇。這種悲劇不是一瞬間的衝突,而是“日複一日的適應”,是被創傷馴服後的平靜臉龐。
附上原詩
Domestic Interior
BY SHARA MCCALLUM
Pain enters through an open window
and you say it is the wind.
It marrows into beams, gutters
walls. Still you insist:
It is only a passing storm.
All while it seeps under your door—
long having eluded the watchman,
fallen asleep at his post—and floods
the whole damn house. Come daybreak,
you are a different kind of hostage now,
as it weeps into your bowl of porridge,
casts itself into the misshapen face
gleaming back at you from a tarnished spoon.
In time, you will make your bed
with this new order. In time,
you will simply make the bed and lie down.
Source: Poetry (April 2025)
Selected from Poem of the Day, American Poetry Foundation, April 23,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