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羅馬書 1:16-17 福音的概要

(2025-03-11 22:19:34) 下一個

16 我不以福音為恥,這福音本是神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先是猶太人,後是希臘人。 17 因為神的義正在這福音上顯明出來,這義是本於信以至於信,如經上所記:“義人必因信得生。”

16-17節既是前言的總結,又是書信主體內容的開始,是整個羅馬書主題的精煉表達。

這裏幾乎涵蓋了整本羅馬書的所有主題,福音、救恩、信、神的義、猶太人和外邦人、因信稱義、因信得生等等。

在15節,保羅說他要盡力把福音傳給羅馬的人,16節他就接著給出原因,為什麽呢?因為:

1、保羅不以福音為恥:不以為恥,就是引以為榮的意思。對於當時代的人來說,羞恥和尊榮是十分在意和認真的。但在羅馬,要傳一個被釘十字架的耶穌,一定會被那裏的人看為羞恥、愚拙,從而被人輕看、恥笑、甚至遭來逼迫,保羅依然要去,就顯出他不以福音為恥的心誌和勇氣。在馬可福音8:38,主耶穌就說過:“凡在這淫亂罪惡的世代,把我和我的道當作可恥的,人子在他父的榮耀裏同聖天使降臨的時候,也要把那人當作可恥的。”可見,在保羅心目中,“不以福音為恥”這句話的重要性。這既表明保羅無論是自覺還是在人前,都是以福音為榮的,同時,也表明保羅對神完全的信靠。

2、福音是神的大能:為什麽保羅對福音能夠如此的信靠?是因為福音不是空話,也不隻是神學知識,而是神的大能。神的大能使得道成肉身,神的大能使得耶穌從死裏複活,神的大能使得罪人悔改,神的大能不僅是清楚可見的(1:20),同時也具有改變人的果效。福音的傳播,不是靠福音本身內容的吸引力,也不是靠保羅等使徒的委身和努力,而是靠神的大能的作為,是神使得福音在聽到的人心裏產生果效。

3、福音要救一切相信的人:改變人的果效就體現在福音有救人的果效上,我們都是罪人,本來都是注定要滅亡的,但神的大能卻可以拯救我們,這就是救恩,是福音的一個果效。而要獲得救恩,就需要信,信就是把自己的主權交給從死裏複活的主耶穌,成為耶穌的仆人。你相主耶穌,就是接受了福音,你接受了福音,就獲得了救恩。因此,福音要救的,是一切相信的人。

相信指的是人聽到福音,知道了福音的真實,看見了福音所彰顯的神的公義和慈愛,明白了自己的不義和必然滅亡毫無盼望的結局,而決定接受這福音,進入神的救恩當中。因此,相信福音是我們得救的一個條件,但不是我們被神拯救的一個功勞。在得救上,我們毫無可誇之處,包括我們的信心。

4、福音要先救猶太人,然後是希臘人:福音要救一切相信的人,無論是猶太人,還是希臘人,而且是這救恩會先臨到猶太人,然後是希臘人。猶太人在救恩曆史上,有著重要的位置,這也體現了神對猶太人的信實和公義,他既然首先選召了以色列人,便會對他們負責到底,因此,救恩也從他們開始。保羅每到一個地方,也都是先到猶太人中間,再到外邦人中間傳福音的。

5、神的義通過福音顯明出來:神的救恩,隻有信才可獲得,神的義,也通過這福音(主耶穌的救贖)顯明出來,神的義,也通過信才可獲得,神的義,就是神的拯救,神的救恩。

6、神的義本於信,以至於信:神的義,即神的拯救,源頭是在耶穌基督的救贖裏所體現的神的信實,以及主耶穌對神的順服(信從),以至於我們這些罪人,也因著信而順服主耶穌,獲得了神的義,而得到這救恩。也可簡單翻譯為:“從耶穌的信到人的信。

神的義,究竟指的是什麽?一般指神的公義,即神做對的事、或神把事做成對的。但在舊約詩篇中,神的義往往是指神的拯救的行動(詩篇71:19--20);同時,也包括神審判的工作(詩篇50:5--6)。另一方麵,神的義還和神與人的約的關係中,神的義體現在祂守約,向祂的子民施慈愛,以信實對他們。在羅馬書中,保羅所說的神的義,自然有這幾方麵的含義,神在基督裏,確認了和人的新約,將神的義(拯救和審判)加給相信耶穌的人,叫他們白白稱義。所以,簡單說,神的義指的就是神的公義、信實、神的拯救、神的審判。

7、義人因信得生:引自哈該書2:4,神應許祂必會因祂的信實來拯救被擄的以色列子民。在這裏,則用在我們這些信徒身上,我們因信,就必被神同樣的拯救,即必被神稱義得永遠的生命。即因信被稱義的人,得永遠的生命。當然,也有另外一種看法,除了得救被稱義之外,也包括得救之後成聖的生活,這是基督徒所必須有的兩項內容,缺一不可。同時,因為17節是對羅馬書整個內容的總括,因此,不僅包含因信稱義、也包括因信成義,也就顯得更為合理。

綜上所述,16、17兩節,把福音的主要內容都簡略的涵蓋了,為下一步的鋪開詳細的闡述設置了主要的脈絡。

到這裏,羅馬書的前言就結束了。

(一)、1:1--7實際上在原文隻是一句話,介紹了寫信者保羅自己。他謙卑,自稱是主的奴仆,他的話又帶有屬靈權柄,他使徒的職分來自於主耶穌基督。同時,保羅和讀者羅馬基督徒同有一位主,同蒙祂的呼召,主耶穌的名字在一句話裏被提及4次,既表明主耶穌就是福音的中心,也增強了讀者對保羅和他所講的話的信任。最後,保羅宣告聖經的話是神的應許,絕不會落空;主耶穌是大衛的後裔,也表明救恩先臨到猶太人,猶太人是神的選民。

通過這一句話,保羅就澄清了自己的身份、建立了自己的權柄、並謙卑的和羅馬基督徒拉近了距離,意圖建立起親近的關係,這樣,之後保羅寫信的內容及目的,才易於被讀者接受。顯然,這個開場白是保羅經過深思熟慮,才寫出的。

(二)、1:8--15以感謝的話起頭,但其後的內容,卻再次強調了保羅使徒的權威和他對羅馬弟兄姐妹們的牽掛。首先,雖然保羅沒有親自去過羅馬,但他從來沒有忽視他們,總是把他們包括在他使徒的職分範圍之內,常常在禱告中紀念他們。其次,保羅的這段話體現出了他真誠和親切的牧者心腸以及宣教的熱忱,也盼望借著雙方共同的信,可以彼此安慰彼此激勵。最後,保羅沒有來到羅馬,也是他忠於使命,順服神的心意的結果。這些話鋪墊在一起,就顯示保羅一直都有探訪羅馬的心願,也一直把羅馬的弟兄姐妹掛在心裏,並常在禱告中紀念他們,故此建立起一個互相信任、彼此融洽的前提,使得羅馬的讀者有了一個好的心理預備,當保羅在15章闡明他將來探訪羅馬的目的和要求的時候,就不會顯得唐突和要求過分了。

(三)、1:16-17,是承前啟後的一段經文,保羅把之後要重點闡述的福音的內容做了一個簡介,這段話有著一個總括全書的作用,以後討論的所有內容都和這兩節有關。通過對福音的簡介,保羅不僅闡明自己對福音使命委身和對神無比信靠的理由,也通過“信者得生”的小結,來鼓勵與保羅有著共同信仰和盼望的羅馬的讀者繼續閱讀並接受之後保羅所進行的教導。

備注:我的這些”羅馬書讀經筆記“,很多地方參考了D.A.Carson NIV Zondervan study Bible,"聖經綜合解讀”,周兆真羅馬書中文聖經注釋,鮑會園羅馬書天道聖經注釋,李思靜博士的一些講道內容、以及其他一些參考書目。非常謝謝這些學者提供的一些見解。求聖靈繼續帶領,使我可以完成羅馬書的讀經筆記。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