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祖宗傳下來的話裏,蘊藏著先人的人生經驗和生活哲理。不管時代如何變遷,老話依然適用至今,而且一直會適用到永遠。十年前,曾寫過一篇《母親是個哲學家》的小文章(收入《五味集》中),概括總結了母親經常念叨的“天有眼睛天在看”“不能粒粒米下鍋,根根柴進灶。”“一天麻雀不要一個人捉盡。”“從灶門喫出”“日日添客不會窮,夜夜做賊不得富。”“大喫如同小賭”,“嘴是灶門,灶是窯門。”等教誨。母親與她們同時代的女性一樣,沒上過學,不識字,但她們都有文化,而且是優秀的民族文化;母親那一代人已然逝去,而她們傳承的文化卻沒能被我們很好地繼承下來,每念至此,深感罪過!
今再輯錄20條,以感恩父母養育之恩,以示不敢忘慈教也。
1.勤儉持家類
發家猶如針挑土,敗家好比水推沙。這既是告訴我們,發家致富,絕非瞬間可就,必須付出艱辛的勞動,才有可能積沙成塔、積腋成裘。同時又在告戒兒孫,發家難,但敗家易,若驕奢淫逸,再大的家產也會如水推沙,頃刻化為烏有。
遠紮不如近扒;多得不如現得。古人戀家,反對離鄉背井,紮:比喻多;扒:比喻少。意即去遠方掙大錢,不如在家掙點小錢。至於掙錢,貴在拿到手中,能拿到現金,寧願少得一點;如果隻是數字,再多也沒有多大意義。
娘有爺有不及自己有,自己有不及身邊有。這一句旨在告戒,隻有手頭有錢才是錢,其餘都有不方便處,那怕是父母的。即使自己有,如在手上,也隻是個數字。
外頭要甲好撈子,屋裏要甲好簍子。撈子是撈魚的,簍子是裝魚的;意即男人會掙錢,但女人一定要會當家。夫不勤則家貧,妻不賢則家敗。
大喫如同小賭。這是勤儉持家的箴言,喫,吃;意思是大吃大喝如同小小的賭博一樣,小康人家經不起浪費的。不過,故鄉父老也是沒有大見識,若吃黃金宴,何止是小賭,一頓可以吃垮普通人家的。
2.為人處世類
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與“若要事好,必問三老”義同。老人有豐富的生活經驗,看事情深刻些,考慮問題要周到些;所以,凡事聽聽老人的意見,不會有錯的。當然,如祥林嫂“我真傻”之類則不可取也。
雷公不打喫飯人。中國傳統文化一直是敬畏生命尊重生命的,所以把吃飯看作是天地間第一件大事。古人認為,那怕是犯了十惡不赦的大罪,遭受天雷劈頭,也不要剝奪其吃的權力。
伸手不打笑麵人。母親以之教育我們,微笑是人生第一修養,良言善語三冬暖,醜言惡語六月寒。永遠以微笑麵向他人,人生便少了許多麻煩。
寧可葷口念佛,不可素口罵人。不守戒律,喝酒吃肉,但隻要心有善念,便是敬佛;形式上不違戒律,但心中無佛,惡念時生,終是作孽。
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一個人再有能力,沒有別人的幫助,也成不了大事;英雄要有朋友助,紅花須得綠葉襯。單槍單絲不成線,獨木不成林,不懂這道理,啥也幹不成。
魚有魚路,蝦有蝦路。謀生的手段千種萬種,成功的道路千條萬條,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選擇。不要太在意別人的生活方式,也不要杞人憂天為別人擔心。
喫不得虧,聒不得堆。聒堆,談不到一起,交朋友,打夥的意思。“吃虧是福”,“姑欲取之,必先予之”,遇事就想占便宜,舍不得付出,永遠沒有好朋友,真夥伴。
3.修身養性類
不當家,不知柴米貴;不養兒,不知父母恩。古人雲:“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沒當過家,不知當家的難處;自己做了父母,方知養兒育女之不易。
吃人家的嘴軟,拿人家的手軟。人生於世,不可受無功之祿,不能貪分外之財;吃了拿了,人格丟了,尊嚴沒了,說話沒了底氣,處事失去底線,栽跟頭隻是早晚的事。
端人家的碗,受人家的管。上句是說貪了不該得的,這句是說得是你的本分,但必須有相應的付出。要麽不上船,上了船就必須同船合命;必須服從指揮。管理不合理,可以提建議;但不可由著性子亂來,要明白,無規矩不以成方圓。
人無千日好,花無百日紅。表麵是說友情難以持久;而故鄉多指人生不是一帆風順的,成功前頭多失敗;輝煌也不是永久不變的,眼見他起高樓,眼見他樓塌了,常態也。
人惡人怕天不怕,人善人欺天不欺。人在做,天在看,天理昭彰,善惡有報。人生於世,憑著良心去做事,定有果報,近在諸身,遠及子孫,不差黍累。
長痛不如短痛。是句旨在告誡處理事情,有時要有壯士斷腕的勇氣,快刀亂麻,當機立斷。千萬不可優柔寡斷,錯失良機;更不可為求苟安,養癰貽患。
說出來的話,潑出去的水。話說了出來,水潑了出去,都是不能收回的;故鄉還有一句:“講出去的話,吐在地上的痰”,也就是古人所說的“一言既出,駟馬難追”。說話要算話,不能岀爾反爾。
油伏錢,在眼前;生意錢,一百年;鋤頭錢,萬萬年。“油伏”,故鄉方言,意即耍無賴,欺蒙拐騙,這樣弄來的錢,隻能滿足眼前揮霍,絕對不可長久。生意賺錢則可維係長久點,為何也隻是“百年”榮光?因為做生意亦損人利己也。隻有憑自己的勞動掙來的血汗錢,才是真正的“長富貴”。天道循環,天理昭彰,不要以為隻是戲言
沒有“文化”的文化,遠勝於有“文化”的沒有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