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萬國來朝的帝國盛世

(2023-09-25 19:13:15) 下一個

萬國來朝,一直我們中華帝國盛世繁華的有力證據,也是曆朝曆代皇帝夢寐以求的豐功偉績。但是,實際的情況卻幾乎每次藩屬國來覲見貢,隻是滿足了皇帝好大喜功的虛榮心和奴才歌功頌德的馬屁情結而在經濟上卻是一次又一次被人狠狠宰了一刀;朝貢一次,王朝的國庫就瘦身一圈。這種得不償失的麵子工程,上至隋漢,下至明清,可以說是貫穿了整個中國曆史。

自古以來,漢家天子一直視自身為天朝上國,中國世界中心,其餘比比外族都是需要咱們去教化的蠻夷之;所謂東夷西戎南蠻北,幾乎全都是沒有進化的野蠻民族。基於這種觀念,曆代皇帝認為中原皇朝與外界各國之間也根本不是對等關係,隻能是臣服和被臣服的藩屬關係。

縱觀各朝史書記載,曆代皇帝最得意最榮耀的一件事,當然就是“千進貢,萬國來朝”了。朝貢製度最早在西漢便已出現,但當時規模範圍較小隋朝是我國曆史上首次受到“萬國來朝”的朝代,《隋書·煬帝紀》:“諸蕃至者,厚加禮賜;有不恭命,以兵擊之。”大隋王朝在恩威並施的著力經營下,四夷歸順,八方來朝。

但是,我們自稱是萬國之首,但人不一定認可;怎麽辦?一邊以武力威脅,一邊以利益引誘,胡蘿卜加大棒,焉能不朝?自漢始,來朝者,不讓你在經濟上吃虧,反正我們不差錢。後來,各國都發現了這個秘密,隻要你奉中國為上,就可以獲得巨額的財富至於這種虛榮,爾小國根本不在乎。賈府中一頓家宴,就夠劉姥姥這樣的莊家人過一年的了;朝上一次貢,喊上一句萬歲萬萬歲,便可換取舉國半年糧,誰不做這個生意,誰都是傻瓜。

定期前來朝覲皇朝天子並獻貢物品對於中原皇朝來說,這樣隻是維護了“天朝上國”的顏麵,既不能實際獲取並控製這些國家,也得不到各國的真正尊重。對於那些的“藩屬國”來說,接受這種“居他人之下”的地位,自己卻可以獲取巨大經濟利益這種經濟利益主要體現在二個方麵,一是朝貢有“回賜”,一是朝貢可以與中國做免稅的生意。

回賜的力度有多大?日本學者檀上寬的《明初的海禁和朝貢》一書中明朝皇帝的回賜往往是貢物的數倍甚至數十倍《明代倭變端委考》明朝的官方檔案,其中記景泰年間,日本當年朝貢物品總價值約為2000貫,而明朝給價約30000貫,獲利高達15倍。再比如明朝時錫價每斤約五百文,但朝廷給琉球是8貫,高出市價十六倍。胡椒在產地每斤不過十九文,運到中國的市價是每斤三貫,而朝廷給琉球的是三十貫,是市價的十倍,是產地價的一百六十倍。因為回賜油水太大,於是出現一種怪現象,各國無不熱衷於向中國貢,如果被中國單方麵取消某國的朝貢資格,還會引發戰爭。

比如明朝正統年間,蒙古瓦剌部是向明朝稱藩的,他們朝貢特別積極,朝貢使團從幾人的規模,迅速膨脹最後一次實有2524人,自報3598人。可能是不堪重負,明朝取消朝貢資格,瓦剌部立馬翻臉,最後導致“土木堡之變”來,瓦剌部又主動釋放了俘獲的明英宗,要求繼續朝貢和互市。表麵仰慕天朝威儀,實質上是貪慕天朝的回賜。

宋元時期,海運興盛,國之間貿易大增從明朝開始,中原皇朝為了吸引各國前來稱藩朝貢,開始取消貿易泰國的文獻記錄與中國的朝貢貿易利潤從來沒有低於300%。因為將朝貢和貿易進行捆綁,導致很多藩屬國向中派出的朝貢隊伍規模越來越大

如此高額的利潤,誰心動?於是乎紛至遝來萬國來朝不但周邊的藩國們紛紛要求向中原皇朝稱藩朝貢,外邦的商人們也動起了歪心思,三五組建一個虛假“國家”向中原皇朝表達自己的敬仰和順服,從而騙取錢財史載,洪武七年,暹羅商人沙裏撥冒稱是國王令其同奈思裏儕刺悉識一起向明朝進貢,因為裝得不像,被朝廷識破。嘉靖年間,日本的兩個貴族集團各自派出朝貢團這兩個朝貢團在寧波相遇因爭奪朝貢代表權大打出手,回國途中大肆燒殺搶擄,史稱爭貢之役

中原皇朝一門心思做著上朝天國的美夢,臣服的藩屬國則一門心思撈著上朝天國的好處,各取所需。所以有人說:“不是世界向中國朝貢,而是中國向世界朝貢。”悲劇的是,所謂藩屬國撈盡了好處,卻從沒有感情;比如明末永曆帝率明朝的殘眾逃到中緬邊界作為長期的友好藩屬,緬甸不但不收留還立即把眾女眷掠為奴仆,永曆帝等抓捕給了吳三桂,最後還狠掙一筆

總之,曆代的“萬國來朝”是為了皇帝的麵子大國的虛榮如此大放血營造出來的“萬國來朝,隻是表麵風光了老百姓。對此,梁啟超曾有中肯的批評,他說,“其希望之性質安在,則雄主之野心,欲博懷柔遠人萬國來同等虛譽,聊以自娛耳”。梁氏所論極是,但稍欠深刻;曆代皇帝熱衷於萬國來朝,何止是聊以自娛?實則是愚蠢混蛋,不施仁政,不恤生民;長此以往,“君視民為草芥則“民視君為仇寇”必也。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