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古人盛夏消暑錄(上)

(2023-09-22 19:54:12) 下一個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秋風日起,酷暑漸遠;在享受這“白露凋花不殘,涼風吹葉初乾”的秋涼時節,忽然想起了沒有空調的古人,他們是怎樣避暑的呢?於是,閱讀一些資料,總結古人消夏種種,得擇涼居、枕涼席、著涼衫、啜涼飲享涼冰吟涼詩等六種。前四種是無論貧富貴賤,都有能力采取的避暑方式;而後二種則非常人所能及,享受寒冰的清涼是天子諸侯達官貴人所獨占,吟詠消夏的詩詞是滿腹詩書的士大夫們的專利。今不揣愚陋,輯錄而述之,以供諸君一哂

首先,我們要澄清一個普遍性的認識誤差,以為過去的夏天氣候比現在涼爽,加之我們都知道全球天氣變暖的事實,便更加篤定地認為古代沒有現在熱,其實這是錯誤的認知。盡管今天全球天氣變暖,但古代人經受的夏季溽熱程度,一點也不比我們少。

科學研究認為,地球氣候變化有周期性,氣象學家研究,公元1900年以前,中國氣候史上出現過四個“溫暖期”;例如從隋唐到北宋初年的第三個溫暖期,就有許多極端高溫天氣。有一種說法,楊貴妃吃的荔枝並不產自嶺南,而是出自四川,足以見得當時氣候的溫暖程度。乾隆八年(1743年),也是有曆史文獻記載中極其炎熱的年份;據中國氣象局國家氣候中心古氣候專家研究換算,1743年7月20至25日,華北地區下午的氣溫均高於40℃。其中7月25日最熱,氣溫高達44.4℃。據不完全統計,當年北京共有11400人死於炎熱。

讀一讀唐代文人留下的避暑納涼和夏天酷熱的詩歌,便知道當年也是酷熱難當的。如李白《夏日山中》:“懶搖白羽扇,裸袒青林中。脫巾掛石壁,露頂灑鬆風。”風流瀟灑的李白,在酷熱之下,不顧形象,逃到深山,脫衣解帶,近乎“裸奔”而納涼,可見是酷熱難當。白居易的《贈韋處士,六年夏大熱旱》:“驕陽連毒暑,動植皆枯槁。旱日乾密雲,炎煙焦茂草。”酷暑大旱,草枯苗,字行之間,直覺熱氣灼人。至於《水滸傳》中的“赤日炎炎似火燒,野田禾稻半枯焦”,是人盡皆知的句子;烈日當空,驕陽如火,土地幹裂,禾稻枯焦,這酷熱之難耐,似乎不亞於今天。

但是,這隻是理論上的判斷,而事實上,今天比古代,絕對要熱得多,為什麽?今天的自然環境不如古代,古代植被茂盛,水土保持良好;古木參天,涼風習習,山泉清冽,沁人心脾,隨處可以尋到避暑勝地。其次,今天的住房建築不如古代,古代土磚青瓦,依山傍水,青苔綠地,冬暖夏涼;現代建築全是鋼筋水泥,太陽一照,熱氣人,尤其是城市,全是一層厚厚的鋼筋水泥,無分晝夜,就是一個碩大的蒸籠。人置身其中,若無空調,必成饅頭,或為燒賣。尤其是空調的泛濫,更是讓酷熱火上加油;因為空調是一個典型的損人利己的科技產品。它並不能讓這個世界涼爽,而是把室內的熱量排泄到了戶外,涼了自己,熱了別人。空調的使用讓大環境更加酷熱,但不使用空調又讓一刻難。再次,今天的眾生不如古人悠閑自在,古人生活節奏慢,每年忙在春種秋收;酷暑嚴寒,即便是農夫走卒,也多是半日功夫半日閑。不像今人永遠是朝九晚五,更沒有今人的心浮氣躁,太汲汲於功利。

總之,從理論上來說,古代夏天也如現代炎熱;但從實際而言,現代夏天比古代酷熱。所以,科技也是個雙劍,有得必有失,有利必有害;“無陽則陰無以生,無陰則陽無以化”,蓋自然之道也。

古人盛夏消暑種種,簡陳如次:

一曰擇涼居。古代建房,泥壘瓦覆,建築的材料綠色環保,隔熱性強;且依山傍水,樹木環繞,習習風生;流水潺潺,暑氣自退。而有錢人家,樓閣連宇,庭院深深,迴廊曲折,荷池幽香,人居於是,別有清涼。尤其是皇家種種避暑山莊的建築,更是巧奪天工,窮奢極欲。比如唐玄宗的含涼殿,沒有空調,勝似空調;據說這含涼殿在整體架構上,避免了陽光的直射,從而保持了室內的陰涼。殿內有水力帶動的風扇,扇葉吹涼水產生冷氣。同時,宮殿牆內裝有水管,通過水流動力引水而上,在牆內形成水循環,再由房簷流出,“四隅積水成簾飛灑”,整個宮殿如同水簾洞一般。據說到了宋代,民間的一些高檔茶樓也采用了這種技術,往往引來眾多顧客消費。而民間有條件的人家,也有此類避暑涼屋;涼屋通常傍水而建,利用機械原理將水送至屋頂,然後水流沿著屋簷往下灑淌,降溫效果極佳。

民間建築還有冷巷的設計,南方濕熱,通過遮陽與隔熱產生的避暑效果不大,於是,通風成為人們避暑納涼的二選擇,冷巷由此誕生。在建房時,有意在二幢房屋之間隔開一條三四尺寬的窄巷,因為太陽光基本不能直射冷巷地麵,所以顯得幽深清涼。隻要有一絲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