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因為事出有因,寫罷了《員工要離職》一篇小文字,殊覺意猶未盡,因為任何事物都有矛盾的兩個方麵;員工離職,固然有雇主的原因,但是否也有雇工的原因,於是,想給年青的雇工們說幾句。
我已不是年輕人,但非常尊重年輕人;不為別的,因為年輕人是未來的希望,更何況我也曾年輕過。
今天年輕人的缺點,我都有過;而今天年輕人的優點,我幾乎一點也沒有;所以,我沒有資格與年輕人談經論道。但是,我沒有資格,卻有資曆,因為經曆就是資曆,比年輕人早幾十年來到這個世界上,多走了幾段路,多摔過幾個跟頭,這就讓我有資曆。說白了,資曆就是多了幾個故事。
所以,就給年輕人說幾個故事。
2007年1月的一天,在華盛頓一個地鐵站口,有一位賣藝者,用小提琴拉著幾支曲子,麵前放著一個帽子,希望有人施舍他一些銅板。45分鍾過去了,有1000人經過這裏,有20人稍看了一眼,隻有6人給了共32美元的錢幣。可是,這個藝人是全國最出色的小提琴演奏家之一的約夏·貝爾,早幾天在波士頓一個劇院,200美元一張的門票搶購一空。可今天沒有了那個舞台,他一個小時隻賺到了32美元的施舍。由是可見,人需要能力,但也需要平台,沒有好的平台,再大的本事也難有輝煌。
青年朋友們,你們必須要“珍惜平台”。
年輕人都有自己的平台,毫無疑問,這個平台遠不若微軟,但是,對於我們來說,卻是一個屬於你的平台,不是非常理想,但至少有個棲身之處。你真要成就自己,必須從小舞台開始,離開了平台,如同沒有土壤,再好的種子,也不可開花結果。
明人陶宗儀《輟耕錄》裏有一個“奚奴溫酒”的故事:“宋季,參政相公鉉翁,於杭將求一容貌才藝兼全之妾。經旬餘,未能愜意。忽有以奚奴者至,姿色固美。問其藝,則曰能溫酒。左右皆失笑。公漫爾留試之,及執事,初甚熱。次略寒,三次,微溫。公方飲。既而每日並如初之第三次。公喜,遂納焉。”這位叫奚奴的女孩子,就憑會溫酒這一小小的技藝,贏得主人的囑意,以致最後,“公死,囊橐皆為所有,因而巨富。”得到主人全部遺產,成為貨真價實的大款。由是作者感慨道:“一事精致,便能動人,亦其專心致誌而然。士君子之學為窮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而不能至於當然之極者,視彼有間矣。”清人紀曉嵐曾說:“心在一藝,其藝必工;心在一職,其職必舉。”任何人,無論做什麽工作,一定要專一而行,專注而攻,有了一技之長,努力在某一個方麵哪怕某一個細節,能將自己成為他人難以替代的“專家”,則足以養家糊口,甚至可以成名成家。
青年朋友們,你們至少要“一事精致”。
身處民營企業,的確是身在體製之外;但人生必須苦練內功這個道理,體製之內之外卻是一致的。我們一定要牢記“一事精致,便能動人”的道理,以自己的思維與智慧,傾不懈的努力與追求,朝乾夕惕,玉汝爾成;有能力的多練幾路拳腳,力之不逮者,從小處著手,不放棄,不浮躁,把自己所從事的工作某一方麵,哪怕是擦桌子、煮咖啡,做到完美、做到極致;那麽,“一事精致,便能動人”,你就因為有一點別人不及的“技”而成就自己的輝煌,即使是在民營企業,到時能達“去留在我”之境,“我”便成了“自由人”。
年輕人想做的事情太多,但忘記了人力之弗逮。人生千頭萬緒,若蜂築新巢;千絲萬縷,如網求綱目。由是思之,人則何其渺小。故大丈夫之處世,心要大,心藏千仞,海納百川,心大方能容萬物;心宜小,心無旁騖,循序漸進,心小而能成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