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考宋詩與考唐詩

(2023-08-16 18:46:25) 下一個

年逾古稀,當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隻看夕陽西,更何況於所謂莘莘學子改變命運的高考事,完全不應該也沒有能力去思考了。

但一年一度的高考,總會有很多的話題。曾記二十年前,高考命題歸來,寫了一萬餘字長文,詳釋高考命題弊端種種,自以為多是中的之語;但人微言輕,說也白說。如今更應識趣,無庸亂說。

這裏又來胡說幾句,源於有昔日學生,酷愛古典詩歌,且常有佳作;今年高考之後,他對我提出一個問題,說今年的“四套全國卷,全部考宋詩,不考唐詩吾即答曰,“一般來說,高考語文理應考唐詩,而不應該考宋詩。”

為什麽?原因很簡單,因為宋詩不適合高中生欣賞;是,宋詩好命題,因為要適應電機閱卷,所以現在是盛行選擇題。殊不知數學3+2=5是唯一答案,可作選擇;而語文“空山新雨後”卻有至少三種意義的內涵,無法選擇。如此束縛考生思維,方便老師閱卷個中弊端,但願總有一天會被“專家”重視

眾所周知,唐詩重“象”,宋詩重“理”;唐詩注重形象的描繪,詩人們通過意象的描繪來表現自己情感思想,所以唐詩往往意境鮮明,情寓於象,感情激越,含蓄蘊藉,自得風流。而宋詩則側重於直接表現個人的情感和思想,宋詩往往多議論,語言散文化,不如唐詩簡潔凝煉,但往往蘊含深刻的道理,耐人尋味。換言之,唐詩寄情於景,即使說理也多以抒情的方式出之,以情韻取勝;而宋詩寄情於理,喜說理,尚議論,以理趣見長。馬積高、黃鈞主編《中國古代文學史》,簡單概括二者的特點:唐詩和宋詩,不僅是兩個朝代詩歌的總名,而且代表了我國詩歌史上兩種詩法和詩歌。它們不同之處在於:唐詩主言情,即使說理,也多以抒情方式出之;宋詩喜說理,崇尚議論。唐詩多含蓄;宋詩多直露,言盡意亦盡。唐詩多注重生活感受的直接描寫和抒發;宋詩的優秀之作也來自生活,但往往先從理性上把握,然後再選擇恰當的形式。所以宋詩即使生動具體,總是有某種邏輯思維的潛流貫穿其中,不像唐詩的意境大都以直觀形式表現出來。總之,唐詩總用感性形象來把握現實,宋詩則多借助理性思維來解剖現實;唐詩詩味較濃,宋詩詩味較淡,但卻以思想的細致深刻,技巧語言的精益求精彌補之。
正因為唐宋詩歌其不同的特質,故青年喜歡讀唐詩,老年喜歡讀宋詩,唐詩讓人情感勃發,宋詩讓人沉靜思考。故是,作為高中學生,真還是讀唐詩的時候,不是讀宋詩的年齡。

尤其重要的是,作為中小學語文教學,最根本的任務不是告訴他“這是什麽”,而是讓他“想是什麽”;也就是說,重點是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白日依山盡”,不是隻傳授“盡者,盡,竭也,終也;太陽落山也”的知識,重在培養學生產生豐富的想象,在腦海中構建那一幅遼闊壯麗的美景。再比如牛希濟的《山查子》結穴“記得綠羅裙,處處憐芳草”一句,要讓學生知道,這是妻子送別丈夫時的叮囑:記著我今天身上的綠羅色裙,無論走到那裏,都應該永遠想念著你心中至愛(我)。而更要讓學生知道,這是丈夫看著依送別的妻子對她的安慰:記著你今天身上的綠羅色裙,無論走到那裏,我都會永遠想念著我心中至愛(你)。似乎可以說,隻有一個答案的不是文學,更不唐詩;同理,隻告訴學生一個答案的不是語文教學,因為“一個答案”隻能製造出機械的學生,而不能培養出優秀的人才。

高考語文一定要考古典詩歌,但不能采取“翻譯”的形式,因為優秀的古典詩歌是不可翻譯的;更不能用“選擇題”的形式,甚至可以說,語文考試真不適宜用“選擇題”。記得著名作者王蒙先生參加《圓桌派》的一期節目中,講到到了給孫子輔導小學語文的尷尬,《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中“生命對於人隻有一次而已”這一句話,給ABCD四個選項,請選出意思最接近的一項;可是,在“人的生命隻有一次,所以很寶貴;人的生命很寶貴,因為它隻有一次;人應該愛護自己的生命,因為它隻有一次;人的生命隻有一次,所以要珍惜”這四個選項中,王蒙認為都是正確的。不是王蒙沒水平,這些選項本來就是正確的;而是讓我們人為地繞彎子,做文字遊戲,這樣能培養出什麽人才?
還有,“在我的窗外有一棵楊樹”,選出下列說法最接近的一項:
A. 一棵楊樹長在我的窗外,我看見了;B.我向窗外看去,看見了一棵楊樹C.有一棵楊樹被我看見了,它在窗外;D.窗外有一棵楊樹,我看見了。請問萬能的讀者,你能作出正確的判斷嗎?恐怕也隻得和曾經的文化部長王蒙先生一樣,四個選項都是正確的。王蒙被自己的孫子給嘲諷了:“您一邊帶著去,您考試也及格不了。”這不是嘲諷王蒙,而是在嘲諷當下的教育。
如上所述,其它科目可以用選擇題,唯獨語文不太適合選擇題,而古典詩歌的考試更不宜。也許是為了好命題,有意識地選用宋詩,當然也許是巧合;隻是,即便是宋詩,也不宜用選擇題。因為形象大於思維,優秀的作品都是多解的。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