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一位朋友約邀小聚,上桌不久,來了一位年青人,他是我朋友的朋友叫來的朋友,叫他來的原因是為了飲酒助興;喝酒曆來喜歡要人多,且來者善飲,從不辭杯,故眾皆大悅;盡管我滴酒不沾,盡管最不喜歡朋友的朋友又叫朋友,但也偶爾應和一句“今天天氣哈哈哈”。
酒過三巡,這年青人似乎不介意我們的陌生,開始向他朋友交心了,然所談全不是自己生活工作的話題,主要是向朋友訴說一件往事。
大概是去年,這位年青人有一個同學在省城經商遇到的一點麻煩,可能要處以三萬元的罰款;於是打電話向他這位在政府職能部門工作的他求助,據這位喝酒的年輕人說,他接到電話,立即趕赴省會,三下五除二,全部擺平,OK。這對他們雙方來說,應該算是最圓滿的結果。可令這位年青人一直耿耿於懷、乃至氣憤不已的是他為朋友擺平了這件事,結果朋友竟然沒有采取任何方式酬謝他,好像做這件事是他應該做的。年青人似乎越說越氣憤,一連說了五六遍,似乎不得到眾人聲援聲討,都沒有打算停下來。可見,對於這件為朋幫忙的事,他是真正有些想法的。
與他素昧平生,我隻當沉默的聽眾,可任他幾個朋友再三勸導,年青人更加有些憤憤不平;朋友喝酒,遇此等濁物,實在大煞風景,忍無可忍,於是,開口便說上了幾句。我對他說,按君所述,確是為了朋友兩肋插刀,是道上仗義的朋友;但是,也正因為朋友深知你是會幫忙又能幫忙,且又無需別人感謝的鐵哥們,所以他才不會把幫忙當作回事,不會想到要感謝你。如此一說,年青人似乎受用一點,諾諾曰可,但仍能看出他的內心依然是不能平靜的。
聽了這位年青人的不平訴說,心裏總有些不自在,所以這頓友人的小聚也就草草收場了。於是,也就想對幫忙嘮叨幾句。想人生在世,安身立命,無論多大能耐,也需要有朋友幫助,俗話說得好:“一個好漢三個幫,一個籬笆三個樁”。而要想得到別人的幫助,就必須先得幫助別人。老子雲:“將欲歙之,必固張之;將欲弱之,必固強之;將欲廢之,必固興之;將欲取之,必固與之。”聖人言之昭昭,後人不明,實下愚之甚也。其次,幫人也要有原則,明是非,為了哥們義氣,去做無義之事,這不是幫人,而是在害人。古人交友喜錚友,就是要徹底摒棄這種不義之助,上述這位年青人的朋友所遇麻煩,非正義也,本身就是做錯了的;違紀而幫人,自己不能反省,反喋喋責怪對方不識好歹,其錯更甚矣。
其三,也是我們更值得注意的是,真正的幫助他人,就一定不要希望對方回報,換言之,人生於世,千萬不要接受那些希望回報的幫助。受人之助自當感恩,報與不報,全在受助者,而不是在施助者。幫助他人,心要誠,誌要確,幫助別人,如果心裏想著要對方回報,說白了,這不是幫人,純粹是在做生意;要做生意就明碼標價,願者上鉤。打著幫人的幌子,做著撈錢的打算,這比婊子賣身還賤得多。
最後,我們要討論的問題是,幫助了別人,什麽是最好的回報,先說一個西方的故事。
一九六三年,一位名叫瑪莉?班尼的女孩寫信給《芝加哥先驅論壇報》,因為她實在弄不明白,為什麽她幫媽媽把烤好的甜餅送到餐桌上,得到的隻是一句”好孩子”的誇獎,而那個什麽都不做、隻知搗蛋的弟弟戴維,得到的卻是一個甜餅。她想問一問無所不知的西勒?庫斯特先生,上帝真的公平嗎?為什麽她在家和學校常看到一些像她這樣的好孩子被上帝遺了?
西勒?庫斯特是《芝加哥先驅論壇報》兒童版“你說我說”節目的主持人,十多年來,孩子們有關”上帝為什麽不獎賞好人,為什麽不懲罰壞人”之類的來信,他收了不下千封。每次拆閱這樣的信件,他心裏都非常沉重,但他不知該怎麽回答這樣的提問。正當他對瑪莉小姑娘的來信不知如何是好時,一位朋友邀請他參加婚禮。也許他一生都該感謝這次婚禮,因為就是在這次婚禮上,他找到了問題的答案,並且這個答案讓他一夜之間名揚天下。
西勒?庫斯特是這樣回憶那場婚禮的。牧師主持完訂婚儀式,新娘和新郎互贈戒指,也許是他們完全沉浸在幸福之中,也許是兩人過於激動,總之,在他們互贈戒指時,兩人都陰差陽錯地把戒指戴在了對方的右手上。牧師看到這一情景,幽默地說了一句話:右手已經夠完美了,我想你們最好還是用它來裝扮左手吧。西勒?庫斯特說,正是牧師的這一句話,讓我茅塞頓開。
道理的確如此,右手本身就非常完美了,沒有必要把飾物再戴在右手上,同樣,那些有德的人,之所以常常被忽略,不就是因為他們已經非常完美了嗎?後來,西勒?庫斯特得出結論:上帝讓右手成為右手,就是對右手的最高獎賞;同樣,上帝讓善人成為善人,也就是對善人的最高獎賞。
西勒?庫斯特發現這一真理後,興奮不已,他以“上帝讓你成為一個好孩子,就是對你的最高獎賞”為題,立即給瑪莉?班尼回了一封信,這封信在《芝加哥先驅論壇報》刊登之後,在不長的時間內,被美國及歐洲一千多家報刊轉載,而且每年的兒童節,他們都要將這封信重新刊載一次。
如果你是一個好人,那麽你就不要再要求得到什麽回報,因為這個事實本身就是上帝垂愛你的明證。
吾為下愚,平生無能,但從心裏願意去幫助別人,我始終認為,任何一個人求你幫幫他,這本身就是上天給你最大的回報,因為至少對方認為,你善良,樂於助人;你能幹,善於助人。舉手之勞,得此嘉許,還有什麽不滿足?幾十年的生活實踐,讓我無數次感受到幫助別人的幸福與喜悅。
最喜歡這個故事,有盲人夜行,一手舉著燈,一手拄杖摸索前行。路人好奇地問道:“你的眼睛看不見,為何還要舉燈呢?”。盲人回答道:“開燈能給別人帶來方便,也會給我帶來方便。”路人疑惑地問道:“開燈能給你帶來什麽方便呢?”。盲人答道:“開燈後,走路的人都會看得清楚些,就不會把我撞倒了,這不就給我方便了嗎。”
贈人玖瑰,手留餘香。信然。
同樣,這個故事也很感人,一個旅行者,在一條河旁遇到一個為渡水而發愁的婆婆,已經精疲力竭的他,用盡渾身的氣力,幫婆婆渡過了河,結果,過河之後,婆婆什麽也沒說,就匆匆走了。
旅行者有些懊惱,他覺得,似乎很不值得耗盡氣力去幫助婆婆,因為他連“謝謝”兩個字都沒有得到。
誰知道,幾小時後,就在他累得寸步難行的時候,一個年輕人追上了他。年輕人說,謝謝你幫了我的祖母,祖母囑咐我帶些東西來,說你用得著。說完,年輕人拿出了幹糧,並把胯下的馬也送給了他。
所以,人生在世,能幫助別人是一種莫大的幸福;要記住:幫助別人就是在幫助自己,隻是不必急於要生活給予你回答。生活總會給你答案,但回報不一定在付出後立即出現,隻要你肯等一等,生活的美好,總在你不經意的時候出現在你麵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