癸卯夏初,吾之“母難日”前一夕,重讀《老子》四十八章:“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取天下常以無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殊覺醍醐灌頂,周身通泰,心中認知,似又進一步矣。
如果把這幾句翻譯成白話,大概就是說,追求學問的欲望,應該一天比一天強烈;而追求最高道德境界修養的人,心中的欲念就要一天比一天減少,私妄一減再減,最終就有可能達到無為的境地。如果能夠做到無為,即不妄為,就沒有什麽事情是做不成的了。治理天下的人要以清靜無為、不擾民煩民為治國之本,如果經常以繁治苛政來騷擾百姓,就不配治理國家了。
“益”與“損”是宇宙中普遍存在的對立統一的兩個概念,天地萬物,人生百態,有形無形,概莫能外。小到個人,大到國家,如果悟透了損與益的道理,則為人處世,治國齊家,就可以舉重若輕,應付裕如,一如莊子所言,“恢恢乎其於遊刃必有餘地矣”。
《老子》一書,論損益之道有好幾處,是從不同的角度來論述的,而在這裏,老子將“為學”與“為道”區分開來,主要闡述了為學和為道的不同,充分顯示出古人對損益之道的辯證思維。
治國之道,不敢妄言,這裏隻說說“為學”與“為道”。
為學,就是堅持不懈地向外界探索新知,知識無限,學無止境,人類對知識的探索也就永遠沒有盡頭。這道理大家都懂,這裏不多說。即使人到老年,也完全應該“活到老學到老”,因為有了較為豐富的生活經驗的支撐,學習能讓老人更加睿智和通達。
而“為道”與“為學”恰恰相反,為學要“日益”,為道要“日損”。“損”什麽?時刻剔除心中的私欲雜念也;一個人如果能在修道的過程中不斷摒棄心中的雜念,使私欲漸漸消除,最後就能達到無為的境界。注意,無為不是消極,不是無所事事,而是不妄為,不亂作為;而不妄為就是處事都能合乎大道,順乎自然規律就是符合了道的德行。
人的本性是自私和貪婪,因為本性即本能,是人欲的最原始狀態,不帶有任何規則和道德底線,沒有顧慮,一切憑自身欲求做事。所以,要求“為道日損”,是一件很困難的事;要“損之又損”,更是難上加難。人世間的誘惑太多,要抵製形形色色的誘惑,真還要有定力。大凡世人之於功名利祿,何曾能做到禪心鐵定?為了得到它,不惜火中取栗;得不到的,可以鋌而走險;得到了的,得隴望蜀,欲壑難填;沒有得到,痛苦難受,甚至寢食俱廢。人生若是,“百憂感其心,萬事勞其神”,怎麽能達到“道”的境界?
如上所述,社會誘惑太多,人性貪欲難改;所以,舍棄私欲雜念必須持之以恒,從小事開始,堅持不懈,總會見效。個人愚見,必須做到關鍵性的幾點。首先,務必明白,“損”不是放棄奮鬥,更不是無謂躺平;人生永遠要有目標,要努力種好自己的一畝三分地。“損”隻是要求你明白,撒下的是麥子,不僅不要奢望收獲珍珠,而且還要知道,有時候甚至是顆粒無收。其次,“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人生的福祿,自有定數,真正屬於你的,努力可以得到;不屬於你的,拚命也是枉然。所以要善於放棄不屬於自己的東西。再次,陰陽為宇宙之大道,二者互為其根,互為其用。“無陽則陰無以生,無陰則陽無以化”。故是宇宙中沒有完美的事物,任何人生都有缺撼。所以,人生必須要有舍棄,魚與熊掌永遠不可兼得。其四,所謂“日損”,拋棄的是無休止的欲念,但良知、慈悲、博愛、善念和宗教情懷等品德不可棄;事實上,“日損”的終極目的,正是要達到這些人類最普遍最基本的修為;所謂“惻隱之心,人皆有之;羞惡之心,人皆有之”是也。
總之,生命的過程,就是一個拋棄的過程,隨著年齡的增長,可棄之物愈多;尤其是人到老年,已經曆過風雨兼程,悲歡聚散,看過了逢場作戲,紙醉金迷。應該完全明白,燈紅酒綠和節衣縮食都是過場,粗茶淡飯和天倫怡情才是歸宿。當洗盡塵囂,摒棄俗念,簡單生活,簡便需求,簡略禮儀,簡約交遊。追不上的不追,得不到的不想,扛不起的放下,看不慣的回避。到最後,連生死都要棄而不顧;蓋人到老年,當樂天安命,看淡生死;若成天在乎生死者,壽必不永,此自然之理也。
《菜根譚》有雲:“人生減省一分,便超脫一分。如交遊減,便免紛擾;言語減,便寡衍尤;思慮減,則精神不耗;聰明減,則混沌可完。”這裏用上“混沌”一詞來界定人生最佳境界,實在是妙手偶得。蓋混沌者,傳說中世界開辟前的模糊一團的狀態也,以之形容無知無識的樣子。這裏的無知無識,不是愚鈍糊塗,而是難得糊塗;不是腦殘弱智,而是大智若愚。隻不過是將智慧深埋於心中,麵對紛繁複雜的世事,簡單做人,簡約處事,樂天知命,安享餘生。
詩曰:為學日益心益謙,為道日損慢著鞭。清靜無為禪意定,登高長嘯活神仙。糊塗修行仰大道,瀟灑一曲鷓鴣天。紅塵萬事隨風去,得失不過一爐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