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絕絕子”與“尬卵”

(2023-04-07 19:27:36) 下一個

在湖南,們稱常德話叫“德語”,因為常德與湖北隔江而居,據說常德有一大片土地過去是江北的。三十年河東,長江改道,就變成了江南。所以,在湘語係中,隻有常德話具有濃厚的北方方言味道,也最接近普通話,故人們戲稱為“德語”,甚至稱常德人叫德國鬼子。當然,這絲毫沒有貶低常德的意思,有的隻是佩

曾經在常德生活了一年,一個大的收獲就是學習了一句經典的“德語”:“尬卵”。這裏是據音取字,如果寫錯了,下麵說錯了,懇請“德語”兄弟們原諒則個。

“尬卵”一詞,聽起來有些俗,但其義卻雅,幾乎一切人類情感的正反表達,諸如讚賞、貶斥、同意、反對、驚訝、平常、慶幸、懊惱、高興、悲傷、喜歡、討厭等等,均可以不同語氣、語調、語速的“尬卵”來表達。別人敬酒,幹了是“尬卵”,不幹也是“尬卵”;評價人事,表揚是“尬卵”,批評也是“尬卵”。全在於語調語速的不同,不深入研究,既聽不懂,更說不來。在常德,如果不會說“尬卵”,你的表達就會黯然失色;如果不會聽“尬卵”,你會鬧出許多笑話。你就無法與別人溝通;你就因為嶽老子會嫌你太不活泛找不到女朋友。沒有“尬卵”,就沒有多彩的常德。

常德說,上世紀七十年代,省裏有一名領導來常德督查工作,原因是當時湘南遇災,急需籌集救災物質;而常德某縣為產棉大縣,市裏要求提供幾十噸棉花支援災區,縣委書記高姿態完全答應了。省領導來常德後,特地約見了縣委書記;省領導問:“兄弟縣市遭災,希望你們支援一些棉花,你覺得怎樣?”縣委書記一拍大腿:“尬卵,要多少?”這句“德語”翻譯成普通話就是“沒問題,要多少?”可初來湖南的省領導怎麽能聽懂這句特殊的德語?他直觀認為這位縣委書記是抵觸,且出言不雅,便提出了批評縣委書記一聽便急了,知道領導誤會了自己的意思,又是一句“尬卵了”(拐場了)!這下省領導真生氣了,常德市領導忙作解釋,省領導聽了不禁掩口葫蘆笑,問縣委書記怎麽安排,縣委書記又是一句:“尬卵呢,明天裝船發貨。”這就是“尬卵”的典型用例。

請不要小看下裏巴人的“尬卵”,優秀的民間語言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文藝作品不竭的創作源泉;任何一個偉大的文學家,都離不開民間俗語的營養。如果說,誰來寫常德生活的小說,通篇沒有“尬卵”,這篇小說可能會沒有常德讀者。

這裏來說“尬卵”,是有感於今天中文的衰落與頹廢。

有人說,今天的中文大約已經死了,我是非常讚同的。有人把責任全推給網絡,網絡有很大的原因,但不能全怪網絡,至少,現代中文的脂粉化,就與網絡關係不大,乃是社會女性化的結果。君不見舞台上多是油頭粉麵蘭花指;君不見生活中處處搔首弄姿,嗲嗲發聲:“好好看喲”,不忍卒聞。人間似乎再無“為嚴將軍頭,為嵇侍中血,為張睢陽齒,為顏常山舌”的肝膽勇士;也沒有了“我欲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的血性男兒。

自從有了網絡,每天都會很多的新的網絡詞語,客觀來說,有些網絡新詞有創意,豐富了漢語詞匯;比如土豪、女漢子、中國大媽、十麵霾伏等等,而“吐槽”“失聯”這些優秀的網詞還收入了現代漢語詞典。但是,近年來,網絡上隨意造詞,不倫不類,甚囂塵上。比如一些莫名其妙的首字母縮寫,死成了S,錢成了Q,臉成了L,一片烏煙瘴氣。

中文表達的低齡化、詭異化泛濫成災,廢話鬼話越來越多,莫名其妙的話隨處可見。有人給這種文字起名曰“鬼打牆”,的確非常形象生動。

最近,又一個時髦新詞“絕絕子”橫空出世,這個絕絕子可真是絕絕子,什麽地方都可以用,比如:

奶茶好喝?絕絕子!電影好看?絕絕子!遊戲很秀?絕絕子!蛋糕難吃?絕絕子!網劇垃圾?絕絕子!操作很差?絕絕子!這個周末爽,絕絕子!這個周末累,絕絕子!……

我約摸估測,死了老爸絕絕子,生了兒子也絕絕子;加薪提職絕絕子,炒了魷魚也絕絕子。可這絕絕子究竟是啥東東,我一直沒有弄明白。不要以為“絕絕子”是“尬卵”,兩者優劣隔之霄壤,判若雲泥。“尬卵”是山村美人,清純可人;而“絕絕子”是棺中僵屍,猙獰唬人。

懷念我們民族那個“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的執著,崇仰“吟安一個字,撚斷數莖須”的煎熬。正是有了無數願意做文字的囚徒們,才有了我們舉世罕匹的漢賦唐詩宋詞元曲的古典文學,才有了光輝燦爛的五千年煌煌華夏文明。

如果一任“絕絕子”們泛濫,中華民族文化將不斷淪陷,我們還會有“身既死兮神以靈,魂魄毅兮為鬼雄”的崇高嗎?還會有“朱門沉沉按歌舞,廄馬肥死弓斷弦”的悲憤嗎?還會有“金戈鐵馬,氣吞萬裏如虎”的激昂嗎?還會有“但願人長久,千裏共嬋娟”的瀟灑嗎?還會有“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的自信嗎?還會有“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的纏綿嗎?

什麽“絕絕子”,“尬卵”!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