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些天討論做人的問題,愚以為好人雖然難做,但還是要努力去做個好人。對此,朋友們給了我很多鼓勵,有的還作了精彩的補充和啟迪,比如說:“好人就是即使看清了這個世界人性的陰暗,還是願意播撒陽光照亮每一個角落的布道者”;因為這是一位優秀教師說的,所以出語精煉而雋永,讓我受教了。比如說:“好人難做,做人好難,好難做人,做好人難,但再難還是得做,把人做好了,有時也就不難了”;因為這是一位洞悉人情世故的江湖倦客說的,所以認識深刻而準確,讓我對於做好人有了進一步的思考。
說實在話,提出要做個“好人”,隻不過是自己希冀的理想與努
力的方向;從現實來看,人是很難得做個“好人”的,這是由於人的秉性和社會屬性所決定的。大凡我們心目中所謂的“好人”,都是相對而言的;也就是說,世界上極少絕對的好人。
按照社會心理學的理論,認為人有三性,即天性、稟性和習性。天性是天賦的性是,天性是純善無惡的,孟子說的性善,所指即天性。稟性人賦予的性,稟性是純惡無善的,荀子說的性惡,所指即稟性。而後天形成的性叫習性,因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所以習性是可善可惡的,告子說性“可東可西”,所指即習性也。
而我們在這裏所討論的,主要是人的稟性,也可以稱之為動物(物質)的本性;人的本性是什麽?就是自私和貪欲。正如亞當·斯密在《國富論》中說:“人天生,並且永遠,是自私的動物”。唐雷恒老師則將人性的本質進一步細化:“恐懼,趨利避害;貪婪,得寸進尺;勢力,欺軟怕硬;無情,忘恩負義;無恥,恩將仇報。”而佛教則認為人之與生俱來具有“貪嗔癡”三毒。此三毒殘害身心,使人沉淪於生死輪回,為惡之根源,故又稱三不善根。析言之,“貪”是對順的境界起貪愛,非得到不可;否則,心不甘而情不願。“嗔”是對逆的境界生嗔恨,不稱心如意就怨天尤人,意氣用事。“癡”是不明白事理,是非不明,善惡不分,顛倒妄取,起諸邪行。由是可見,人的本性並非是純潔而高尚的。
當然,我們還應看到,盡管人的稟性是自私和貪欲的,但人還有與生俱來的同情弱小悲天憫人的善良,還有後天的良好教育與影響,這就讓人有畏懼,知羞恥,多惻隱;讓人們能以理性約束感性,以智慧決定取舍,以正道規範行止。從而讓社會少了寒風,多了暖陽;少了爭鬥,多了溫馨。
說了這麽多,旨在說明這個世界上真沒有絕對的好人和絕對的壞人。大千世界,芸芸眾生,大多數既做不了絕對的好人,也做不了絕對的壞人;為什麽做不了絕對的好人?因為世人天生有私心;為什麽做不了絕對的壞人?因為人們心中有良知。有私心就無法舍己,有良心就無法傷人。新柏拉圖主義奠基人普羅提諾說:“人類處於神與禽獸之間,時而傾向一類,時而傾向另一類;有些人日益神聖,有些人變成野獸,大部分人保持中庸”。所以,我們既做不了絕對的好人(神聖),又做不了絕對的壞人(禽獸),於是大多數的你我他就成了俗人(中庸)。而那些能夠做到舍己的絕對好人和能夠做到傷人的絕對壞人,要麽是偉人(英雄),要麽是惡霸(流氓)。
孔子曾說:“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孟子亦曰:“食色,性也。”故是,平庸者如我,絕對是一俗人,心中也有私欲的洪流,不時洶湧澎湃。但我的良知與理智讓我清醒地知道,道德是私欲的圍堤;人的私欲如果不用道德的圍堤去堵截,若任其泛濫,那是十分危險的。任何人,隻有在私欲的洪水沒有決堤而泄的前提下,才可以標榜人的高貴與尊嚴,否則隻能是自我嘲諷。所以,亞當·斯密的教導,應該成為每一個俗人的座右銘:“隻要不違反公正的法律,那麽人人都有完全的自由以自己的方式追求自己的利益。”在法律與道德的規範下,隻管耕耘,莫問收獲;風雨勞作,以求升鬥。讓人生既有粗茶淡飯的清福,又無名韁利鎖的牽絆,不是神仙,賽似神仙。還是古人這副對聯說得好:“留三分貪財好色,以防世俗不入;剩七分一本正經,以圖安分謀生。”他告訴我們,凡人不可脫俗,要有三分貪財好色之心,這樣才能融入社會,享受人生幸福。但同時要精心管理好剩下的那七分正經,守住本心,保持良知,這樣才能立足社會,求得靈魂安寧。
要做俗人,還需自律,自律是人生一個重要的性格元素。自律可以讓弱小變為強大,讓不可能變成可能;讓人管理好情緒,控製好行止;讓人生有橋橋渡,無橋自渡。於是乎,“君不見長安公卿家,公卿盛時客如麻。公卿去後門無車,惟有芳草年年佳”,上能揚善於公堂;於是乎,“才薄常為世俗輕,還山力不給躬耕。即今贏得都無事,袖手東窗聽雨聲”,下可懲錯於私室。於公於私,問心無愧;於利於名,恰如其分。“優哉遊哉,亦是戾矣”,翻譯成白話,就是從容自在,安定逍遙;這才是瀟灑自在的人生。
人的本性是什麽?就是自私和貪欲。(這裏和孟子的性善有矛盾)
你上麵的這兩段話似乎有矛盾。除非你能將天性和本性截然分開。
以前處處可見的楹聯,對人的自律有很大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