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大史

從繁雜的文獻中抽絲剝繭,將曆史的脈絡梳理井然,並用心理學原理透析曆史人物的精神世界,再現風雲詭譎且又波瀾壯闊的民國曆史畫卷。
正文

民國風雲錄之國際形勢 軸心國的萌生

(2023-05-10 15:56:49) 下一個

國際形勢    軸心國的萌生

 

由於德意誌帝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戰敗,使得霍亨索倫王朝崩潰。1919年,德國國民議會在曆史名城魏瑪製訂了第一部共和憲法,依憲成立了共和國,故得一非正式國名——魏瑪共和國。

1919年的巴黎和會給魏瑪共和國戴上了一條鎖鏈——《凡爾賽和約》,受到國際社會的種種歧視。而其國內一開始就危機四伏:左派指責社民黨因阻止共產革命而出賣工人利益;右派則反對民主製度,堅持要令德國返回昔日之帝製。德國軍隊是右派的天下,他們成立了一個調查局,暗中監視各種新政黨。這個調查局招募了一個30歲的下士,名為阿道夫·希特勒。

阿道夫·希特勒出生於奧地利因河畔布勞瑙的一個海關文職人員家庭。他在小學時成績尚好,但曾遭到同學的霸淩,有一段“童年陰影”。上中學時與父親產生爭執,父親有誌讓他像自己一樣成為公務員,但小希特勒卻立誌當一個畫家。這個衝突的結果是希特勒在學校裏就不再好好念書,未畢業就退學了。

1905年,16歲的希特勒開始熱衷於政治,他對奧匈帝國哈布斯堡王朝境內的所有非日耳曼民族已經產生了強烈的憎恨,對於凡是日耳曼民族的一切,都有著強烈的熱愛,成為了一個極其狂熱的日耳曼民族主義者。他忽然喜歡起讀書來,其中最喜歡閱讀的是關於德國的曆史與德國的神話著作。

希特勒的父親在1903年1月3日死於胸膜出血;接著母親在1907年12月21日死於乳癌。年僅18歲的希特勒已是父母雙亡,生活日益窘迫。這時,希特勒所在的奧匈帝國征兵,該帝國部隊中有他視為低等的猶太人、斯拉夫人,令他十分憎惡。於是他搬到維也納,曾經兩次報考維也納美術學院,但都被拒絕錄取,拒絕的理由是“不適合繪畫”。他不得不流浪到街頭行乞,靠賣畫為生,有時被雇傭來掃雪地、扛行李。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時,希特勒自願參加了德國巴伐利亞預備步兵團,在西線與英法聯軍作戰。他在1916年索姆河戰役時受過傷。1917年,他由“傳令兵”晉升為上等兵,並因作戰勇敢獲得1枚“一級鐵十字勳章”和1枚“二級鐵十字勳章”。1918年10月15日,希特勒遭芥子氣攻擊而短暫失明。在他養傷期間,德國向協約國宣布投降。

一戰後,希特勒繼續留在德軍中,成為一名下士。他發誓要“為德國複興而奮鬥”。德國陸軍調查局符合他的反共理念,於是他應征並獲得錄用。1919年9月,他奉命去監視德國工人黨的集會,該黨當時是一個僅有54名黨員的小團體,其綱領是社會主義、國家主義、反猶主義。在那個酒館的集會中,希特勒起身痛斥一個鼓吹巴伐利亞分離運動者是中了猶太人“要把德國分裂成兩個國家”的奸計。德國工人黨領袖安東·德萊克斯勒對此演說印象深刻,會後邀請希特勒入黨。經過一番深思熟慮後,希特勒決定加入這個黨,並擔任了黨的主席團的委員,從而邁出了他人生中最具決定性意義的一步。

希特勒加入德國工人黨後,從事多方麵的社會交際,組織群眾集會,發表演說宣傳自己和德國工人黨,竭力向到會的大學生、小業主、軍官們煽動對一戰戰勝國和猶太人的仇恨。他演講的內容、語言的才華、雄辯的論據很快吸引了大批追隨者,黨內也對他刮目相看。1921年,他正式出任黨魁,並將黨名改為“國家社會主義德國工人黨”(德文縮寫就成了“納粹黨”)。他還對黨章作了修改,取消了黨的委員會,廢除了選舉製度,確立了獨裁的領袖原則,並雇傭一批打手成立了納粹衝鋒隊。

1922年,希特勒開始崇拜法西斯主義的創立者、意大利獨裁者貝尼托·墨索裏尼。他要效仿墨索裏尼“向羅馬進軍”奪取政權的榜樣,著手策劃“向柏林進軍”。1923年11月8日,希特勒發動了“啤酒館暴動”,作為出征柏林的開始,最終以失敗告終,巴伐利亞政府下令禁止納粹黨。他以叛國罪被捕,但在審判過程中,希特勒的演講使他的人氣升高,變成了舉國皆知的人物。在監獄的時間裏,希特勒口述並由其副手魯道夫·赫斯手寫,完成了《我的奮鬥》一書的上篇。這本書於1925年出版後,在德國引起了巨大反響,並成為日後德國納粹黨的思想綱領。

1925年1月4日,出獄後的希特勒拜訪巴伐利亞總理,承認1923年的政變是一個錯誤,並保證今後一定循規蹈矩,遵紀守法。這樣,巴伐利亞政府就撤銷了對納粹黨及其機關報的禁令。1928年,納粹黨逐漸變成了一個“擁有一批具有接管政府事務能力的幹部的政黨”。在經過了相當的困難之後,希特勒把衝鋒隊改組成為一個擁有幾十萬隊員的武裝團體,其任務是保護納粹黨舉行的集會,搗亂其他政黨的集會和恫嚇那些反對希特勒的人。希特勒又建立了黨衛隊,並要求他們特別宣誓效忠他。

1929年10月開始的世界經濟大蕭條給希特勒提供了絕好的機會。魏瑪共和國受到了極大的重擊,其中美國對德國的援助貸款因衰退而停止供給。經濟指數劇降,失業率飆升,特別是在大城市中,政治轉向了極端主義。希特勒趁機宣稱經濟危機是“政府無能”,是政府接受《凡爾賽和約》和戰爭賠款及奉行“社會主義”政策的結果,是共和國和曆屆政府毀滅了德國的一切。

靠著大量工人、失業者、農民與中產階級的加入,納粹黨得以迅速壯大。1932年11月6日的議會大選中,希特勒的納粹黨取得近三成票數,成為議會第一大黨。德國總統興登堡本來瞧不起這個“巴伐利亞二等兵”,但國家的衰落形勢越來越讓他感到別無選擇。終於在1933年1月30日,興登堡任命希特勒為新一任德國總理。這一天,標誌納粹統治德國的開始。

前麵講過,英國、美國、日本、法國、意大利5個主要海軍大國,於1922年在華盛頓簽署了《華盛頓海軍條約》,在一定程度上控製了各國之間的軍備競賽。但是,這個條約規定了期限,不但有效期截止於1936年底,而且言明在條約生效8年以後,“召開簽約國全體會議,考慮各方麵變化,做出修改,使本條約適應此時之形勢。”到1930年,恰是考慮新形勢的時候了,而這個新形勢是明擺著的——世界性的經濟大危機。因此,各國均認為政府必須削減財政開支,以度過難關。

於是,上述5國於1930年4月22日,在倫敦召開海軍軍備會議,簽訂了《限製和削減海軍軍備條約》,也稱《倫敦海軍條約》。條約對締約國的主力艦數量進一步裁減,繼續凍結各締約國主力艦的建造至1936年,並且約定了艦齡超過20年的主力艦才可進行改裝與性能提升的條文。

在日本,一般民眾是支持裁軍條約的。但右翼勢力卻認為,華盛頓、倫敦兩個裁軍會議都是英美兩國削弱日本實力的陰謀,因此反英美情緒上升,叫喊國防危機論的聲音漸高。這些陰謀論與日本政府的裁軍政策聯係在一起,使反對現任內閣的日軍少壯派高喊“打破現狀”,叫囂要進行“昭和維新”,等等。軍國主義勢頭自下而上,不斷高漲。

早在明治後期,軍國主義已經埋下了種子。1901年,內閣改訂官製,以敕令形式規定,陸、海軍大臣須由軍方推薦,由現役上、中將擔任,這就是“軍部大臣現役武官專任製”。1907年,頒發了《關於軍令之件》,賦予軍令長官帷幄上奏權,凡有關軍令事項,可以不經過內閣直接上奏天皇,由天皇裁斷。至此“統帥權獨立”的原則確立,內閣政府被完全排除於軍令事項的決策之外。

由此,軍部在政治上直接控製了內閣政府的存亡與運作。例如,在組閣之前,假如軍部不滿意該屆內閣,不推薦陸、海軍大臣人選,內閣隻好流產。再如,軍部若與現任內閣意見相左,則讓陸、海軍大臣辭職,並且不再推薦繼任人選,可迫使內閣辭職。所以,陸、海軍大臣並不介意內閣的更迭,而僅僅依據軍部的利益辦事,執行軍部的政見。

如果軍部高層能夠顧全大局,那麽還能讓濱口內閣繼續運作。但是,中下級少壯派軍官卻不幹,采取非法手段的抗命開始了。1930年,在倫敦裁軍會議風波迭起的時期,陸軍內部激進派成立了以采取軍事政變手段改造國家為目標的秘密組織“櫻會”。當年11月14日,濱口首相在東京站站台上遭到該組織一名青年的襲擊,所幸濱口沒有被刺死。然而,失去強有力領導的內閣急速失去凝聚力,政局陷入一片混亂。濱口遇刺事件不僅成為內閣瓦解的導火索,也是日本前途的一個轉折點。

這時,日本軍國主義者急於挑起一場對外戰爭,以迫使日本政府不得不增加軍費開支。那麽向誰挑起戰爭呢?請待下期分解。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