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2年12月底,蔣介石判斷,對鄂豫皖和湘鄂西兩蘇區的圍剿已大獲全勝,兩區殘餘共軍遠遁西去,基本沒有了威脅,因此,集中對紅一方麵軍圍剿的時機已經成熟,遂下達了對中央蘇區第四次圍剿的命令。
參加這次圍剿的兵力共約50萬人,大體部署為:中路軍,由陳誠任總指揮,指揮集結在江西境內的中央軍嫡係12個師,成三路縱隊,擔任主攻任務,這是國軍決心以王牌部隊擊垮紅軍主力的架勢;左路軍由蔡廷鍇任總指揮,負責福建方麵的牽製作戰;右路軍由餘漢謀任總指揮,負責廣東和湖南境內的牽製作戰;另有其他兵力分別在南城、南豐、樂安、崇仁、永豐等地擔任守備任務。
這套圍剿指揮係統挺滑稽:在最高層上,蔣介石是中央軍事委員會委員長,並設有南昌行營;次一級,有贛粵閩邊區剿匪總司令何應欽,負責指揮江西、廣東、福建三省範圍內的兵力,對中央蘇區進行圍剿;再下一級,蔣介石又任江西省剿匪總司令;然後,才是中路軍總指揮陳誠這一級;如此遞推。被蔣介石夾在中間的何應欽,完全是一個多餘的傳聲筒。
這時,毛澤東已經離開了紅軍的領導崗位,不過,他對即將到來的反圍剿戰役早已發表過意見。他曾提出:“在三次戰爭以後,我們的軍事戰略,大規模上決不應再采取防禦式的內線作戰戰略,相反要采取進攻的外線作戰戰略。”“在現時的敵我形勢下,在我軍的給養條件下,均必須跳出敵人的圓圍之外,采取進攻的外線作戰,才能達到目的。”並且,他提出了具體的進攻方向——贛東北,從那一帶一直向浙江方麵發展。這些意見深得朱德的讚同,但被臨時中央和蘇區中央局所否定。現在,在朱德和周恩來的指揮下,紅一方麵軍最初是參照毛澤東的戰略思路展開行動的。
但是,蘇區中央局極力反對,理由是我軍遠離原有的根據地,作戰於我不利;另外,又怕我軍主力北上後,敵人大舉向中央根據地進攻,無法抵禦。他們要求集中所有主力,進攻和取得南城和南豐,並鞏固和保持住。
周、朱被迫服從中央局的命令,率部隊轉回進攻敵強兵駐守的堅城南豐,非但不克,傷亡很大,而且被吸引在堅城之下,有被敵軍內外夾擊的危險。
1933年2月中旬,朱德、周恩來、王稼祥、劉伯承等親到前線研究後,決定對中央局的命令做靈活處理,改強攻南豐為佯攻,圍城打援,將主力撤至東韶、洛口隱蔽待機,待查清敵援軍行進路線後,采用大規模伏擊戰法消滅敵人。
陳誠命令已在樂安集中的第一縱隊第五十二、第五十九兩師,增援南豐;該縱隊指揮官羅卓英親自率領第十一師向宜黃推進;吳奇偉指揮的第二縱隊也向南城前進。他們準備在第一縱隊同第二縱隊會合後,將紅軍主力圍殲於南豐、廣昌地區。
為了迷惑敵人,朱德、周恩來命令紅十一軍偽裝主力,先打新豐鎮,再東渡撫河,向黎川前進,以吸引敵援軍。紅十一軍真有本事,在敵機的偵察下,把幾千人的部隊偽裝成了幾萬人。
可以說,此時的紅一方麵軍又調整成類似於前三次反圍剿采用的戰略戰術,即將主力撤回到根據地內,隱蔽待機,以小部佯動誘敵,創造戰機,準備伏殲敵軍一部。
陳誠果然把紅十一軍當成了紅軍主力,命令國軍繼續向西追擊。李明第五十二師為右縱隊,陳時驥第五十九師為左縱隊,中間隔著海拔900米的摩羅嶂大山,兩師平行前進,聯絡不易,更無法相互救援。
2月26日,按照總部的部署,紅軍主力先於對方一天秘密地到達預定的黃陂、蛟湖地區。27日拂曉前,各部隊進入陣地:紅一、三軍團為左翼軍,負責伏擊敵五十二師;紅五軍團和紅二十二軍為右翼軍,負責兜擊敵五十九師。以第一線指揮員林彪的命令為總攻令。
早上八九點鍾,國軍第五十二師毫無戒備地從紅一軍團指揮所前走過。等國軍全部進入了紅軍的伏擊圈後,林彪才發出總攻信號。頓時,僻靜的山穀裏突然槍炮聲震耳欲聾,數萬大軍將敵人團團圍住,使其動彈不得。紅一、三軍團協同作戰至第二天,將敵五十二師全部殲滅。該師長李明受重傷被俘後死去。
與此同時,國軍第五十九師被紅五軍團和紅二十二軍截成數段,壓到山穀底展開圍殲。經過兩天鏖戰,將第五十九師大部殲滅,俘虜該師長陳時驥。
黃陂大捷之後,3月1日,朱德、周恩來得悉敵軍各縱隊向西來尋紅軍再戰時,命令部隊迅速向南轉移到小布、南團、東韶、洛口地區待機,準備迎接新的戰鬥。
陳誠聞黃陂慘敗,心理大變。他嘴上不肯承認中路軍已不可能圍殲紅一方麵軍,但為了政治影響,至少要攻城掠地,以顯示勝局在握。於是,他將中路軍原來的三個縱隊縮編為前後兩個縱隊,共6個師的兵力,梯次向東南方向的廣昌搜索前進,目標是占領廣昌。
3月16日,朱德、周思來、劉伯承根據偵察得來的報告,商議認為,從敵軍整個態勢來看,它由宜黃到廣昌的甘竹,形成了一個長達3日行程以上的長蛇陣。如果能使其前後縱隊拉大距離,紅軍就可以再次集中主力攻殲其一部。為此,他們命令紅十一軍進到廣昌西北地區,再次偽裝主力吸引陳誠部前縱隊加快南進,以便伺機攻殲其後縱隊。
陳誠聽說前縱隊在廣昌的洽村與紅軍主力迎頭碰上,不知是計,卻命令前縱隊加速向廣昌推進,並將後縱隊裏的第五師加到前縱隊。這樣,前縱隊為4個師,後縱隊為第十一師和第九師,並且前後縱隊之間的距離增大。
3月19日夜,參謀長劉伯承根據最新情報仔細計算,預計敵十一師即將到達草台崗地區,相距前縱隊近百裏之遠,就提出在草台崗準備戰場的建議。後半夜來的新情報證實,敵十一師後續部隊和輜重行李於天黑前全部到達草台崗,正徹夜構築工事。朱德、周恩來在天亮前下定決心,向全軍發出了作戰命令。20日夜,紅軍各部先後進入攻擊位置。
3月21日拂曉,紅軍發起了攻擊。國軍第十一師師長蕭乾得到被圍攻的報告後,急忙命令各團堅守草台崗環形陣地,作困獸之鬥。他們選擇歇腳的地形不錯,有若幹製高點,易守難攻。紅軍縮小包圍圈後,主要被兩個製高點上的敵軍阻擋住了,一個是紅一軍團麵對的黃柏嶺,另一個是紅三軍團麵對的霹靂山。
紅一、三軍團都是仰攻,傷亡較大。鏖戰到下午,兩軍團在付出一些傷亡後,均奮勇拿下製高點。接著,又向在徐莊的第十一師師部發起進攻,很快將該師部和一個團殲滅,師長蕭乾被擊傷。該師失去統一指揮,更陷於混亂。戰至黃昏,除蕭乾外,旅長被傷l人,團長被斃3人,營以下官兵傷亡慘重,被俘3000多人。國軍王牌第十一師全部瓦解,隻有一小部逃脫,其餘都被殲滅。
紅軍捎帶還殲滅了第五十九師殘部,並向東陂追擊第九師,迅速殲其一部。草台崗戰役再次大捷!至此,紅一方麵軍在第四次反圍剿中,共殲滅蔣介石的精銳近3個師,俘師長李明、陳時驥,擊傷師長蕭乾,俘虜官兵萬餘人,繳獲大量槍械、子彈、電台等軍用物資。
陳誠聽到自己起家的第十一師被殲的消息,急得吐血,慌忙令吳奇偉率前縱隊向南豐撤退,羅卓英率後縱隊殘部,向宜黃撤退。蔣介石苦心經營的第四次圍剿,就這樣被打破了。嫡係部隊遭受如此沉重的打擊,令蔣傷心至極。他在給陳誠的“手諭”中說:“此次挫敗,淒慘異常,實有生以來唯一之隱疼。”
第四次反圍剿的整個過程由周恩來掌舵,朱德負責指揮,劉伯承輔佐參謀,配合得幾乎完美,戰役過程可圈可點。
黃陂大捷以四五萬兵力伏擊,圍殲蔣軍嫡係兩個師,為紅軍曆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由於情報準確,計劃周密,地形有利,部隊之間協同好,此役完成的幹淨利落,並且代價極小,堪稱戰史佳作。
草台崗大捷以運動戰的戰術,主動誘使敵前後縱隊間距拉大,創造出圍殲中間一個師的條件。由於戰役計劃更複雜,隻能把握時機和局部兵力優勢,無法兼顧地形條件,最終以一定的代價幾乎全殲國軍王牌第十一師。這套戰役戰術超出了紅軍以往的手段,當算一個新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