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軍中馬前卒

中國曆史時事和國際政治評論
個人資料
正文

新冠反思之二: 國人未從哲學層麵如生命觀思考討論“共存”和“清零”差異,是防疫陷入歧途和混亂的重要原因

(2023-09-14 09:54:07) 下一個

西方的“共存”的確比中國的“封城”造成的新冠死亡人數多,如果算上次生死亡,應該也是西方的多。但是這並不意味著不應該共存、應該封城。 人的生命價值不僅在於長度,還在於質量;不僅在於存活,還在於自由。人各種不健康生活方式都會造成短命,吸煙喝酒熬夜過勞都會影響健康和壽命,但就要禁絕這些嗎?

 

現在許多人批評中國抗疫,其實並沒有批評到點子上,或者說沒有說清中西方抗疫的本質差異。抗疫方式不同不止是現實利益問題,還是生命觀和價值觀的差異問題。 如今的中國人雖然生活在21世紀,但是還是沒搞清為何而活、如何活的有尊嚴有價值。所以才導致抗疫、環保、教育、醫療等議題上認知立場的混亂。

 

西方的“共存”其實更準確說是一種給人自由選擇的抗疫方式。西方各國並沒有強迫人們去直麵病毒。如果想自我封閉的人,完全可以在疫情中不出門、生活用品由親戚朋友送進來,自己與人接觸帶著口罩穿著防護服,送東西的走了後噴灑消毒液。這樣自己想封多久封多久。而不想這樣的人則可以出門工作生活。

 

 

“除冠病疫情外,中國的防疫措施還帶來了其他好處。大陸和香港的研究人員發現,中國實施的封鎖措施,預防了34萬7000宗與冠病無關的死亡。

死亡率下降與嚴格的限製措施有關,使得空氣汙染好轉,衛生狀況改善,交通事故減少。”

按這個邏輯,把全中國人都關監獄裏,更加能夠減少死亡。

 

國人還是沒有“活明白”,活出人性尊嚴。對於低概率的死亡事件,人們不像接受通識教育的西方人那樣坦然,而是更受宣傳和風氣影響,不是麻木(如對空氣汙染)就是過敏(如對新冠)。剛剛脫貧的國人心理也更脆弱,沒有建立起理性客觀的生命觀,更被文化慣性和生存基因誘導,顧此失彼、顧頭不顧腚。

 

說白了,東亞國家尤其中國的國民,普遍缺乏理性的認知能力和坦然麵對生死的態度。

對於從極端貧困中成長的亞洲人,缺乏對尊嚴、權利的意識,卻非常怕死,哪怕死亡幾率不高。

這就像從大饑荒和短缺時代過來的老一代,特別喜歡囤積貨物、占小便宜一樣,他們沒有理性隻有應激性。

國人熱衷於在技術問題上奮鬥到極致,但方向錯了,事十功一,甚至起到反作用。國人在抗疫上的偏執與扭曲,以及造成的惡果,隻是相對最突出的一次表現罷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