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選自《80年過去了,中國人民為什麽仍然應當紀念抗日戰爭?》最後一部分
如今中國現實確實不利於紀念抗日戰爭,內憂外患、社會撕裂下必然諸多阻撓和種種離心。相較於抗戰60周年、70周年紀念,80周年紀念麵對許多有形無形的冷漠與阻撓。但紀念曆史、銘記國殤、吊唁先人,是國人應有情感,也是應盡之責。作為中國人、漢族人、中華認同者一員,無論現實風向潮流如何,都應從心到行紀念抗戰、告慰逝者。
根據以上闡述分析,當今的中國確實麵對諸多憂患,尤其內部矛盾劇烈、社會撕裂、國民身份認同混亂,思想潮流和輿論風向也是黑白混雜且不利於中國和人民,導致許多人不僅沒有意願紀念抗日戰爭,還以種種理由/借口阻撓和詆毀紀念抗戰的行為乃至抗戰本身,甚至洗白日本侵華。
相對於抗日戰爭勝利60周年(2005年)、70周年紀念(2015年)時中共執政者、反對派、人民大眾都較願意紀念、態度冷淡者也較少阻止的情況,今年(2025年)的抗戰勝利80周年紀念遭到更多中國政治反對派、自由派、反共人士的直接攻擊或側麵阻撓、轉移視線,紀念更加受阻,也是中國社會矛盾激化下難以避免的結果,是中國悲劇曆史、內鬥內耗的延續。中國缺乏自由民主,國民的民族、民權、民生的觀念不能真心覺醒和實踐中真正實現,紀念抗日戰爭及其他內外重大事務,都缺乏各勢力和民眾的自主、積極、真誠參與,要麽“行禮如儀”,要麽稀疏零落。
而如果中國社會矛盾不能得到有效緩解、中國沒有根本性的有益變革、中國國家政府和人民利益不能一致、中國人尤其漢族人不能有清晰正常的身份認同和真實民族共同體、人民生活繼續痛苦,那麽無論現在還是未來紀念抗戰,都必然難以廣泛和真誠的響應,時刻都麵對麻煩和阻力。這些麻煩和阻力有些來自日本等外部,更多則來自中國內部、全球華人內部,且內部破壞更加防不勝防、難以杜絕。
而那些拒絕紀念抗戰甚至破壞紀念、詆毀抗戰的國人/華人,往往出於立場、經曆、利益、被洗腦等,很難改變其對抗戰的態度,不能指望通過講道理說服和改變。
在這樣的情形下,正常的、有良知和正義感的、有民族情感的、在普世人權基本底線之上的中國人與海外華人,尤其漢族人民,要明晰身份認同、明白起碼的是非善惡、堅守良知,不應被各種幹擾破壞而影響對抗日戰爭的認識和對抗戰犧牲者的緬懷。尤其對中共政權持負麵態度者,並不能陷入文革式“敵人支持的就反對,敵人反對的就支持”,而應當就事論事、在普世正義的基本立場上參與紀念抗日戰爭。
抗日戰爭、二戰暨國際反法西斯戰爭,如果中國不紀念、不重視、不積極,那麽別人就會奪取話語權。如前所述,日本人長期積極紀念廣島和長崎核爆、東京大轟炸、滿洲(中國東北)等地的日本人的死亡和苦難。如果中國不積極紀念,話語權更加被他者搶去,中國人在抗戰遭受慘痛損害後,在戰後的曆史記憶與和平競爭中再次受害和失敗。這顯然是不應該的,是對中國數千萬受害者的不公平。中國人最應該關心中國人的光輝與苦難,不應該讓中國人的命比外國人的命輕賤。
而且,前麵毛澤東和鄧小平時代,中國官方與民眾已頗為有愧於(甚至有罪於)抗戰犧牲烈士、對不起受難平民,如今不應該繼續淡忘、再次對不起、又一次道德犯罪了。當然,紀念抗戰、愛國愛民族,核心和根本目的,都是愛人民,愛具體的一個個的人,而不是假借紀念曆史和愛國等宏大敘事為他人他事所濫用,也不是行禮如儀的形式主義。
在思想混亂、濁流遍地的現實下,人們更應該明辨是非、堅持對同胞的愛和對正義的追求,以各種方式堅定的紀念抗日戰爭,銘記中國國殤和億萬受難同胞。例如向國人和世界人民宣傳抗日戰爭、宣講中國人民在二戰反法西斯戰爭中的艱苦卓絕的付出和巨大而獨特的貢獻,讓世人都知道二戰後和平繁榮皆有當年中國抗戰反法西斯者的功勞。每個中國人都應做抗日紀念的宣言書、播種機、宣傳隊。
即便做不到這些,哪怕隻是在心中對抗戰受難者和烈士們加以銘記、默默表達哀思,心裏有了他們/她們,也盡了心,讓烈士和死難者靈魂有所安慰。在民族繼續處於苦難、內外交困狀態下,每個成員/同胞/人都仍然傳承民族曆史、告慰逝者、守護正義。這樣的紀念基於抗戰本身的偉大和重要、對犧牲者理所應當的緬懷,並不是出於任何其他動機。
或許在未來,中國真正成為民主自由的、公民權利得到廣泛保障的、民生富足且分配公平的、漢族為主體的又多元的中華民族的精神得到彰顯的國家,並成功與西歐美西方在內世界大多數國家和族群建立友好合作關係,那時更多中國人民能夠發自內心、積極、順利、自主、深刻紀念抗日戰爭,壓抑的情感得以抒發、遲來的公正可以實現。但那樣的美好未來恐怕還是很遙遠,抗日戰爭100周年時都難以實現。而當下的抗日戰爭紀念是重要的,更是急迫的,絕大多數抗日戰爭親曆者已去世,生者寥寥,很多人和事不能等待未來。今日紀念抗戰雖荊棘遍布,內外環境皆有阻力和客觀困難,但也仍要盡力去記憶和緬懷。
這樣的各自堅守和紀念,確實是不如沒有破壞和歪風惡氣影響情況下,萬眾同心的、極為隆重的、毫無保留的紀念抗日戰爭、緬懷抗戰受難者和英雄烈士。在混亂、汙濁、敗壞的當今中國、當下世道,隻能退而求其次,每個個人以光明的心地、最簡單的善惡標準、樸素的感情,為那些在抗日戰爭中遭受巨大苦難的先人奉上真誠的哀悼、向犧牲的抗戰英烈致以崇高敬意。這也是對抗戰結束後數十年被拋棄、侮辱、踐踏的抗戰犧牲者與戰後幸存者們微薄的彌補、遲來的告慰。
王慶民
2025.7.30(初稿)
2025.8(多次修訂)
參考資料
參考書目:
《抗日戰史》--中華民國國防部
《國殤–國民黨正麵抗戰紀實》--張洪濤
《抗日戰爭史料叢編》--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國抗日戰爭史學會
《不朽的光榮–第二次中日戰爭史》--鄭浪平
《拉貝日記》--約翰·拉貝
《東京審判親曆記》--梅汝璈
《南京大屠殺:被遺忘的大屠殺》--張純如
《劍橋中華民國史》、《劍橋中華人民共和國史》--費正清等
《中國的內戰:1945-1949年的政治鬥爭》--蘇珊·佩珀
《東北專電:大公報裏的政聲與民生》--張刃
《毛澤東--與日軍共謀的男人》--遠藤譽
《零年:1945》--伊恩·布魯瑪
參考文章與媒體報道:
《中日關係良好年代.中曾壓製民間向日索償》--星洲日報
《中國放棄日本戰爭賠款的來龍去脈》–抗日戰爭紀念網
https://m.krzzjn.com/show-632-71317.html
《中共中央放棄日本國戰爭賠償的背景與意義》--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史網
http://hprc.cssn.cn/gsyj/wjs/wjzc/201210/P020180412605405108616.pdf
《新中國改造日本戰犯紀實:從寬處理令頑石點頭》--中國新聞網
https://www.chinanews.com/cul/2014/08-12/6482376_3.shtml
《趙思樂:漂洋過海的婦女運動:日本戰爭性暴力反思在中國》--網易
https://m.163.com/lady/article/A7A70FOD002649P6.html?spss=adap_pc
《宋少鵬:媒體中的“慰安婦”話語 ——符號化的“慰安婦”和“慰安婦”敘事中的記憶/忘卻機製》--“激流網”轉自《開放時代》
https://jiliuwang.net/archives/63434
《幾經風雨 美南首座慰安婦銅像雨中揭幕》--美國之音
https://www.voachinese.com/amp/voanews-20170701-la-confort-women/3924174.html
《菲律賓官方拆除“慰安婦”銅像引民眾強烈抗議》--中國新聞網
https://wap.chinanews.com/wap/detail/chs/zwsp/8502753.shtml
《中國勞工對日訴訟再遭敗訴》--網易
http://news.163.com/special/z/zhonguo040527.html
《日本最高法院裁定中國勞工對日索賠敗訴》--鳳凰網
https://news.ifeng.com/world/200912/1225_16_1487088.shtml
《【社論】在沒有明確指出強征勞工的情況下,就讓佐渡金山成為世界遺產的韓政府》--韓民族新聞
https://china.hani.co.kr/arti/PRINT/14313.html
《前日本七三一部隊老兵: 講述真相代價沉重》--美國之音
《731部隊少年兵揭露日本細菌部隊罪惡》--新華網
http://www.news.cn/world/2023-08/15/c_1212256427.htm
《東京審判75年後,亞洲“二戰”曆史仍餘音回蕩》--紐約時報
https://cn.nytimes.com/opinion/20231222/tokyo-war-crimes-75-anniversary/
《“絕不要為天皇或國家而死”:日本“二戰”老兵最後的警告》--紐約時報
https://cn.nytimes.com/asia-pacific/20250729/japan-veterans-world-war-ii/
《外交文件解密:日本六四當天就決定反對製裁中國》--法國廣播電台、自由亞洲電台、BBC、日本時報等
《楊奎鬆:新中國“鎮壓反革命”運動研究》-“愛思想”轉自《史學月刊》
https://www.aisixiang.com/data/48152.html
《抗日名將陳長捷1949年被俘,1959年被特赦,1968年殺死妻子後自殺》--網易
https://m.163.com/dy/article/JCNQ1E750543HS1R.html?spss=adap_pc
《沒死於空戰卻死在文革的飛虎隊英雄》--博談網
https://botanwang.com/node/14267?page=9
《劉燕軍:南京大屠殺的曆史記憶(1937—1985)》--“獨立中文筆會”轉自《抗日戰爭研究》2009年第4期
https://www.chinesepen.org/blog/archives/192510
《蘭迪·霍普金斯:南京回聲:《南京浩劫》辯論中的虛構、偏見與幕後推手“Nanjing Echo: Illusion, Subterfuge and Public Relations in the ‘Rape of Nanking’ Debate”》--《亞洲時報》
《二戰日本從中國掠10萬件文物 有的已成日本“國寶”》--新華網
http://www.xinhuanet.com/mil/2015-08/27/c_128172085.htm
抗日戰爭相關紀念館、紀念網站致謝:
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
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罪證陳列館
中國“慰安婦”曆史博物館
建川博物館
各抗戰曆史遺跡紀念設施與機構
抗日戰爭紀念網
英文、中文維基百科與抗日戰爭相關的條目及參考來源(過於繁雜不便一一列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