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夜,香港一座高層住宅樓發生大火。至27日淩晨最新數據,已有36人死亡,200多人失聯。死亡人數恐將繼續上升。本次大火是香港數十年來最嚴重火災。因為火災發生在高度發達、社會較安全的香港,也引發世界範圍的廣泛關注。

本次香港大火,雖然很可能是一些具體的安全隱患誘發,但本質上並非簡單的偶發事件,而是高層住宅密集的大城市發生殘酷災難的典型案例,反映了現代化大城市的脆弱性與難以杜絕的潛在安全風險。
從20世紀初至今,全世界逐漸進入現代化社會,大型現代都市在全球各地湧現。而摩天大樓等高層建築、人口密集的住宅與商業區、電氣化和自動化設施,是現代化城市的“標配”。這些高樓大廈裏,燈火通明、電梯直連、冷暖齊備,人類過上了從未有過的高級、舒適、便利的生活。
但同時,巨大的安全隱患也如影隨形,與大都市和現代生活相伴而存在。相對於古代人們居住分散,且基本住在低層建築,發生災害也方便四散躲避的情況,今日大都市居民居住區域高度集中,且多數住在高層,一旦發生災害,波及人數多、逃生難度大、後果非常嚴重。
而且,現代社會的建築和配套設施,本身就是潛在的安全隱患。如高聳入雲的大樓,若發生坍塌、毀損,對於居住樓上的居民及附近民眾都是災難。而無處不在的電網,一旦發生火災就成為實實在在的“導火線”。從冰箱空調到電話電梯,也高度依賴供電等設施和前提,若發生意外、電力中斷,輕則居民生活癱瘓,重則人員非死即傷。
現代大都市往往還有嚴重的交通擁堵,一處發生災難,其他地方想要救援,往往會被堵車等情況所阻。複雜的地理環境、建築物分布、建築內部情況,也讓發生險情後的救援變得困難。
當然,在現代城市營造、摩天大樓建設中,安全問題始終得到高度重視、防災一直作為重要考量,並采取各種措施防範火災、樓房坍塌、水電中斷等情況發生,及修建應急設施、準備應急預案等。在絕大多數地點的一般情況下,摩天大樓仍然是非常安全的,大都市也能正常運轉。
但無論如何注重安全、防範風險,摩天大樓的潛在危險都是存在的,現代都市也是脆弱的。隻要有某些自然或人為的破壞性因素出現,就可能輕易撕碎安全係統,造成巨大破壞和慘重傷亡。如1995年韓國三豐百貨大樓坍塌,造成502人死亡和近千人受傷;2013年孟加拉國大樓倒塌,超過1300人死亡。2001年美國911事件,劫機者撞擊了紐約世貿大廈“雙子塔”,造成的破壞和火災導致2600多人死亡,許多樓上的人員在火災中絕望掙紮、從數百米高空跳下粉身碎骨。
戰爭也會對現代城市造成毀滅影響。二戰期間,考文垂、德累斯頓、重慶、東京等城市都在空襲中受損嚴重。伊朗和伊拉克戰爭中,雙方導彈襲擊對方城市,導致數十萬人傷亡。而十年前的敘利亞、當下加沙和烏克蘭的情形,也可看到戰火可以輕易將現代都市化為廢墟,高層建築成為埋葬人的“棺材”。
而地震和海嘯等災害也對高樓林立、人口密集的大都市造成極大破壞。無論中國的唐山大地震、汶川大地震,還是伊朗、土耳其、印尼等國的震災,都造成巨大人員傷亡。而大量傷亡發生不僅在於地震烈度強,也在於高層建築的脆弱、大城市人口的密集。無論是疏於安全防範還是已有預備,結果都是大量傷亡和財產損失。
大城市麵對水災同樣是脆弱的。如2021年河南鄭州水災,造成超過300人死亡。其中最慘烈的是運行中的地鐵被灌入水,許多乘客無法逃生而死亡。這次洪災也和氣候變化、降水暴增有關,反映城市防災能力和警惕性稍有滯後,就可能導致無法挽回的悲劇。
而城市火災規模雖較地震和洪災為小,但在特定範圍內往往災害烈度更強。在密閉的高層居住區,火災可謂最可怕的致命殺手。政府和社會服務部門也因此采取各種消防措施,預防火災。但一旦發生火災且稍有蔓延(而未扼殺於萌芽),就難以遏製而造成滅頂之災。
本次香港大火,據傳是因為用於裝修外牆工作的竹棚架易燃造成,還有批評指向行會陋習、政府瀆職等。這些具體問題或許是火災直接原因,但其實根本上都是現代城市脆弱性的結果。人們長期在精心編織和注重安全的現代社會生活,已淡忘了這種舒適安全是脆弱的、易毀的。
現代化社會發展和城市化普及,讓人類過上了祖輩們難以想象的夢幻般美好的生活。但新的居住環境和生活方式,卻也埋下了新的災難的隱患。隨著全球氣候變暖、異常天氣增多,火災、洪水、高溫等隻會越來越多,其造成和誘發的災禍也必然增加。如近日越南水災已造成近百人死亡,遠超之前年份平均,首都河內和最大城市胡誌明市是重災區,就反映氣候變化災難已然加劇,且大城市很脆弱和易受害。而隨著各種建築“老齡化”、社會秩序不寧,無論維護修繕不力導致的災難還是人為破壞,都會有增無減。
作家劉慈欣的名作《三體》中,描繪了外星人襲擊地球,輕而易舉將高樓大廈擊穿、殺死三十多萬人的情境,以及給人類帶來的恐懼和絕望,直觀展示了現代城市的脆弱。而真實的世界裏,沒有外星人,但卻有各種天災人禍,種種故意破壞和意外事故,都足以引發巨大的災難。一些人看到超高樓層,總有某種恐高和想象其倒塌的恐懼感,並非無來由的妄想,而是在特定條件下真的可能發生的悲劇。
香港這場慘烈的火災,應為世界各地尤其同樣屬於經濟發達、人口密集、高層建築林立的都市敲響警鍾。人們應當明白,當今人類相對和平、安全、穩定的生活,並非是必然,而是精心維護和相對好運氣的結果。華麗寧靜的高層居所、美好安恬的城市生活,一瞬間就可能變成麵目猙獰、充滿死亡的地獄。
麵對氣候異常越發頻繁,世界越來越不和平、失序,各國政府和民眾,尤其在大都市生活的人們,要更多警惕和準備,更新思想和技術,以應對越發頻繁的災難。雖然這仍然難以杜絕災難,但也隻能“盡人事、聽天命”,最大限度減少傷亡和損失,盡力挽救生命而不至於追悔莫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