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軍中馬前卒

中國曆史時事和國際政治評論
個人資料
正文

天水鉛中毒、杭州汙水、江油霸淩三事件中中國官方的隱瞞與維穩慣性

(2025-08-17 13:56:48) 下一個

  8月4日,四川江油爆發了群體性事件,許多民眾走上街頭、與警察對峙和衝突。而事情起因,是一起校園霸淩事件未妥善處理,也未得到充分報道。這導致民眾的憤怒和抗議,而官方未正視輿情,反而派警察鎮壓,引爆更大不滿和警民衝突。

 

  而就在上個月(7月),同樣發生兩起引發全國關注並傳播海外的事件。一起是甘肅天水一家幼兒園發生兒童集體鉛中毒事件,另一起則是浙江杭州自來水噴出疑似糞水的汙水事件。兩起事件引發不少民眾憤怒,不僅在於事件本身對受害者身心造成傷害,還在於兩起事件中官方都選擇壓製輿論、阻礙調查、僅以官方口徑通報事件。這讓民眾更加疑心內情、對官方通報和處理充滿不信任。

 

   最近一個多月這三起事件,雖然事情本身涉及領域和細節各有不同,但官方的處置和民眾的反應卻頗多相似。

 

   三起事件中,官方從一開始就傾向於隱瞞事實、壓縮影響,試圖最大程度讓事情從公共輿論中消失。如天水幼兒園事件裏,受害兒童明顯出現中毒症狀,但在當地多個醫院檢查,都被告知結果正常。家長曝光此事,卻遭遇刪帖和禁言,以及去外地就醫被勸返、收治醫生三緘其口等情況。而這些很大概率是官方幹預的結果。

 

   在杭州自來水汙染事件中,同樣出現發聲者遭禁言甚至登門警告等情況。而政府和相關服務單位發布信息遲緩、語焉不詳,也讓人們更加懷疑、傳言紛紛。

 

   而江油事件中,學校和政府對於遭霸淩兒童家長的投訴冷漠對待,對要求公開真相的民眾敷衍,以及之後派警察清場,也都在阻礙對事實真相的了解和公開。而8月7日世運會在四川成都開幕,政府對事情的隱瞞和對民眾的彈壓,顯然也有為世運會“保駕護航”的目的。

 

  三起事件中,雖然都有媒體報道,但媒體的信息來源主要是政府部門,以及得到有關部門允許後才能采訪當事人,采訪調查過程受到諸多限製。而其中的國內媒體也都非獨立媒體,刊發內容同樣會被審查。外媒采訪也受限,而國內獨立調查者缺席。網上有時真真假假的信息滿天飛,有時曝光負麵又被禁言刪帖甚至封號。

 

   而這樣隱瞞事件情況、阻止獨立自由采訪調查的行為,是官方出於社會穩定、政治穩定目的而實行。這一方麵確實限製了相關信息的傳播、壓製了不少質疑,但另一方麵造成民眾對真相更強烈的懷疑、更陰謀論的猜測,以及對官方更大的不信任和敵對心態。

 

  根據多方信息,天水幼兒園中毒事件確實是如官方通報,是幼兒園管理人員辨識能力低下,誤將顏料當成食品塗抹而導致的鉛中毒,而不是惡意投毒或企業汙染。而杭州汙水事件也大概率確實是自然原因和水務管理者處置不及時,而非灌入糞水。江油事件的起源,也是未成年人之間的霸淩,學校和官方一開始隻是處理不力。

 

  但在官方千方百計隱瞞事實、阻止民眾了解和討論、新聞媒體調查受限、獨立客觀中立的調查者/公民組織缺失情況下,這三起事件都引發了超出事件本身的懷疑、流言,及對政府的憤慨和不信任,江油事件還引發大規模群體事件和警民暴力衝突,也都造成全國範圍的不滿和海內外皆知的更大輿情。

 

   而這都肇因於中國官方長期以來對公共事件傾向隱瞞、維穩第一的態度和政策慣性。“穩定壓倒一切”,是中國共產黨執政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以來的一種實際國策,尤其1990年代及之後逐漸係統化。而2010年前後至今,維穩體係更是從主要用於政治安全領域,轉向對非政治議題在內的各領域全麵覆蓋。

 

   這樣的維穩體係中的官員和執法者,對於各種事件的態度,不是是非黑白本身如何、從情理法及科學上應當如何做、如何可以將對公共利益和公民利益損害降到最低、如何有利於大眾福祉,而是把是否會造成不良影響、是否引發負麵輿情、是否會被境外勢力利用、是否損害社會穩定、是否影響政權統治,放在優先位置考慮和決策。

 

   維穩至上的政策體現在各種事件中。如2019年末新冠疫情爆發時,無論武漢地方政府還是中央,一開始都選擇否認疫情,後來承認疫情卻又一度否認人傳人,還放任武漢市民繼續舉辦新年集體宴會,直到疫情失控才承認疫情危害、全麵啟動防疫,錯過了遏製疫情和警告大眾的最佳時間段。而更早的河南艾滋病蔓延、全國非典疫情爆發、三鹿毒奶粉、溫州動車事故、華北華南多地水災時,也都為維穩耽誤了災情防控和受害者救援與治療。凡是出了問題,政府部門第一反應都是“捂蓋子”,群眾表達不滿,則派強力部門出動“打棍子”。

 

   而正是這種“維穩至上”驅動的隱瞞事實、不解決問題而“解決提出/曝光問題的人”、封殺異見、禁製獨立調查者、取締公民組織等行為,讓政府更無公信力(即塔西佗效應),再發生各種事件民眾更不相信政府通告、陰謀論更多也更易被相信、高壓維穩下民心更不安、更不滿,官民必然相互猜忌和誤判,釀成更多群體事件和官民/警民衝突。

 

   長期沒有互信、衝突不斷下,政府與群眾的隔閡也越來越深、更為對立和相互敵視、社會矛盾更難化解。政策製定和執行全是黑箱操作、執法沒有透明度,即便政府說的是事實,民眾也不相信,而寧願相信官員參與作惡的陰謀論;即便政府做得對的事,民眾也不感激,而是懷疑政府又在打著冠冕堂皇旗號幹壞事。而整個國家也就如同一個高壓鍋,越壓危險性越高,官方和民眾都麵臨衝突失控後受害的後果。即便未“爆炸”,官民長期沒有互信並對立,也影響施政和公民權利,對社會整體和每個個體利益都造成傷害。

 

   本次江油警民衝突,正是維穩體製誘發的一次有限的“爆發”,也是對政府的警鍾。執政者暴力機器的強硬、民眾對政府的不信任、長期積壓的種種社會矛盾和不公正、經濟下行和民生困苦、中下層民眾權利和物質得不到保障,都促成了本次衝突的發生。

 

   現在已經是21世紀20年代,政府隱瞞事實和維穩至上的態度和策略,早已不符合現代文明社會的潮流、新時代中國人對公民權利和公平正義的要求,也違背了建設服務型政府和提高透明度的承諾。最近這些事件引發的輿情和各種反應,也表明隱瞞和維穩也反噬政府的公信力和權威、一時抑製異見卻在長遠損害社會穩定。

 

   對中國官方,隻有改變“穩定壓倒一切”的傳統模式、改掉遇到事情就傾向隱瞞的思維慣性,而更多的向公眾公開事件信息、允許媒體自由調查、解除對公民組織的禁令、放開公民對公共議題的輿論和活動空間、開誠布公與民眾對話,讓真相水落石出、官民及不同群體之間有更多互信和共識、民權民生得到良好保障,社會才能真實而有韌性的穩定,執政者不神經緊繃、民眾不擔驚受怕,人民福祉得到保障,國家也能長治久安。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