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並不關心中國人權、並不積極支持中國自由民主,其反中反華反漢遠勝於反共,以反中共為名掩飾反中之實,參與打壓中國也並不能為中國帶來自由民主,隻是更加損害中國國家和人民利益,讓中國人遭受多重壓迫。中共反對派親日不能換來日本有力支持中國民主事業,隻是重演清末至今百餘年曆史上日本操縱中國各黨各派對立互害、內部互耗,被日本利用、讓日本漁翁得利。中共和反對派對立、相互攻訐,不惜在抗戰紀念上撕扯、以國家利益為代價犧牲,受害的是中國人民。未來中國民主化進程中及民主充分實現後,更要紀念抗戰和對日追責。
許多中國人尤其自由派、政治反對派,之所以選擇親近日本、淡化甚至洗白日本侵華,並反對紀念抗日戰爭,還支持日本右翼及日本政府與民間的反中排華,其動機和理由是,中共專製壓迫中國人民、危害亞太和平、侵略世界,而日本是民主國家、是“文明”和“正義”陣營,所以應該支持日本聯合美國、歐盟、澳洲等民主國家打壓中國,也就能推翻中共、讓中國實現自由民主、捍衛世界和平。
這又是從事實認知到價值判斷的全麵錯誤。首先,除了極少數真正在乎和致力人權事業、且不分族裔和國界博愛各族的日本人,包括日本官方、主流政黨、主要政治人物、社會精英、庶民大眾的絕大多數日本人,根本不關心中國人權問題、不在意中國人民的苦難。甚至在中日紛爭下,許多日本人還對中國人的苦難幸災樂禍。
相對於美國、英法德、加澳新等西方國家經常就中國人權問題發聲,包括營救和安置流亡政治犯、大使館公開紀念六四事件、對中國人權問題發表聲明、部分的將外交經貿等與人權掛鉤,民間組織和新聞媒體也頗多對中國人權和民生有長期的報道、同情關懷、協助(雖然也都很有限),日本各界在這些方麵長期是沉默的,或僅僅功利性而非真誠的關心的。
而日本一些政黨、少數名人、民間組織有時雖也提及中國人權,尤其播報一些中國國內惡劣的侵害人權事件,隻是為了給中國施壓、讓中國減少對抗日戰爭的紀念和對日本戰爭罪行的譴責,以及分化中國人,讓日本可以從中漁利。還有,日本較為強烈關注的“中國人權”,往往是新疆、西藏、內蒙古、香港、台灣等邊緣地區、與中國漢族身份認同迥異區域的人權狀況、族群關係情況,其目的是利用中國少數族群來瓦解中國、製衡主體人口漢族人,是非常功利的,而並非真心出於人道主義和正義感。如一向強烈排外的日本選出維吾爾裔國會議員、選出烏克蘭裔選美小姐,都是為製衡中俄而推出,而非日本的常態情況。
這樣的行為和目的,同樣繼承了1945年及之前日本對中政策,即發現和利用中國內部矛盾,有時還加以激化,讓對立雙方都有求於日本,相互衝突無法團結對抗日本等外敵,日本從中得利。如日本和滿清爆發甲午戰爭(日本稱“日清戰爭”),日本就利用漢族反滿情緒和滿清防漢心態,發布《告十八省豪傑書》等方式,迫使滿清為統治穩定,對日妥協、割地賠款求和。晚清和民國初年,則同時和滿洲貴族集團與漢人革命黨保持合作關係。漢族主導的民國穩定後,日本又策動滿蒙“自治”和獨立,還滲入疆藏和回民區,以圖打造對漢族民國的包圍網。日本侵華和戰後,日本又利用國共之間的矛盾,讓國民黨和共產黨都對日妥協、拉攏,日本坐收漁利。
日本也擅長打著一些虛假旗號,來行侵略破壞之實。如日本侵略中華民國,有時打著“打擊共產黨、防止共產主義滲透”的旗號,有時又聲稱為打擊“鼓動反日排外、英美傀儡、腐敗的國民政府(參與侵華的日本左派還聲稱打擊蔣介石是為了“反法西斯”)”,以及說自己來建設“大東亞共榮圈”等掩飾真實目的。而日本無論打著什麽旗號,本質都是為了侵略和殖民中國(包括直接殖民和間接控製)、剝削壓迫中國人民、主導東亞和亞洲霸權、為日本掠取利益、讓日本人享受侵略和殖民紅利,且都伴隨著對中國人的屠殺、壓榨、奴役。
而當今日本以“反中共”等名義的各種對抗、圍堵、打壓中國的主張和行為,與之前一百多年相比可謂“換湯不換藥”,甚至“湯”都不換,仍舊以反共之名掩蓋反中之實。日本利用自身在西方和自由民主陣營的立場優勢,以“民主對抗專製”、“防止中國侵略擴張”為理由,來壓製中國的發展、削弱中國影響力,以圖維護日本在亞洲的主導地位和利益,也以此抵擋中國對於日本二戰戰爭罪行的聲討和追責。
筆者一直追求中國民主富強、國民幸福,並認為民族、民權、民生,缺一不可,且認為民族(漢民族主導的中華)議題方麵要相對優先。但如果日本真的願意努力結束中共極權暴政、促成中國民主自由,並在其中起到關鍵性作用,筆者也不反對在一定時期內降低或擱置對抗日的紀念。之前的1980-1990年代,中共政權/中國政府為中日經貿關係和日本經濟技術援助,強烈壓製抗戰紀念和追責,筆者雖不樂見,但是能夠理解和接受的。麵對赤貧的人民,緩解民生困苦,比曆史責任和記憶更急迫。
但關於中國民主化問題上,即便不紀念抗日戰爭,日本也不能且不會真正幫助中國全境實現自由民主。對中國的戰略圍堵、經濟製裁,甚至軍事攻擊,還會讓中國人民遭受中共之外又一層壓迫,雙重壓迫、雙重傷害。即便客觀上打擊了中共,但中國國家和人民更受損害,中共也不會因日本對中國的敵對和壓力而垮台(即便未來垮台,也是其他原因促成)。
既然如此,在無法實現中國民主化目標情況下,為什麽還要舍棄對抗日戰爭的紀念、放棄對日本戰爭罪行的譴責呢?兩件大事失去其一,就已經痛苦不堪,為何還要再棄另一者,如斷一臂後再自斬另一臂?何況如前所述,正是日本摧毀中華民國,中共才能趁機奪權執政;日本和中共幾十年狼狽為奸勾兌合作,才讓中共不斷續命。這就更多了(而非更少了)紀念抗日戰爭、譴責日本罪行的理由,批判中共的中國反對派,比一般人應該更積極、更投入紀念抗戰和譴責日本才對。
中國反對派人士如果對日本那些表麵正義的偽詐口號信以為真,被日本右翼和偽左翼的政治狗哨迷惑,那就上當受騙了。雖然可悲的是,中國反對派中已經有許多人親近日本、為日本侵華洗白、阻礙對抗日曆史的紀念,已經上了“賊船”。
當然,中共、中國建製派也一直與日本保持密切往來,並整體壓製和限製抗日紀念與對日追責,以換取日方帶來的經貿利益、文化資源、外交支持(尤其拉攏日本對抗美國)等。今年抗戰勝利80周年,日本石破茂政府公開在國會質詢中否認《中日聯合聲明》的法律效力,還否認在中日外長會談中“尊重和理解”中國在抗日戰爭問題上的立場,而中國方麵對此卻異常低調,沒有就這兩件事加以批駁。顯然,中共迄今仍然在對日妥協、軟弱,以換取日本在內憂外患下仍然支持中共政權。
現在的中國對日關係、日本對華策略、中國各派對日態度,和百年前及數十年前是相似的。無論執政者還是反對派,為了自己派別狹隘的目的、團體和個人的私利,都拉攏和討好日本,且為此不惜放棄曆史追責、壓製或阻撓抗日紀念、有意邊緣化甚至詆毀聲討日本罪行的人士、踐踏民族尊嚴和國民情感、出賣國家和人民利益。這確實是悲哀的現實,也是中國一直無法正常紀念抗戰、追責日本、為受難者討還正義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