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軍中馬前卒

中國曆史時事和國際政治評論
個人資料
正文

新加坡建國60周年:蓬勃向上的多元國家與華人世界的榜樣

(2025-08-10 02:58:56) 下一個

 2025年8月9日,是新加坡60周年國慶。而新加坡建城和複興的曆史,則可以追溯到更早的14世紀和19世紀。馬來人、華人、印度人、歐洲人,在馬六甲海峽北側這塊險要而富饒的土地,建設起了這座在世界地圖上隻算“小紅點”、卻閃耀東南亞、讓周邊和全球都豔羨的城邦。

     新加坡的輝煌,並不隻是因為地理位置的重要,更在於這裏人民的奮鬥。歐美亞非拉各洲扼守交通要衝的國家不少,有些還有更豐富的自然資源和大國扶植。但能發展到新加坡這樣產業體係完備、強大而自主的國家卻幾乎沒有。新加坡璀璨的城邦建設和強大的全球影響力,天時地利的助力是次要的,關鍵在於篳路藍縷、辛勤勞作的住民。

 

   在新加坡,祖籍是中國大陸的華族是新加坡的多數。華人的勤勞、節儉、重視教育和紀律,極大促進了新加坡經濟和商貿的發展、城邦的繁榮。而馬來人、印度人、歐洲人、其他族裔居民和勞動者,也都有各自的優勢與貢獻。如馬來人的樸實認真、印度人擅於經商、歐洲人帶來科技,都為新加坡做出卓越貢獻。

 

   20世紀中期的新加坡,經曆了日本侵略、戰後馬來亞的政治紛爭、新馬分家、內部政爭等劫難與動蕩,一度沉淪和麵對毀滅的危機。那時的新加坡人,也在風雨飄搖中掙紮,貧困與動蕩擾亂著生活和心靈。包括後來的國父李光耀先生,也一度體會到了亡國的絕望。

 

  但之後數十年,經過李光耀和諸多新加坡誌士的奮鬥,包括經濟上的自強、法治與民生建設、在國際上的折衝,終於讓新加坡得以存活和逐漸強大,並得到了周邊各國和世界各大國的尊重。

 

   從1965年建國至今,新加坡經濟長期保持高速增長,人均GDP居世界最前列。而新加坡在法治領域同樣令人感歎的世界最高水準,反映了新加坡不僅能在經濟和物質領域領跑世界,還能在文明程度與秩序構建上做各國的標杆。

 

   新加坡在醫療、教育、住房這三大關乎人的生存權與發展權的基本人權領域,成就斐然。醫生在新加坡是最受尊敬的職業,許多政界要人也是醫學專業出身。在教育領域,新加坡以數百萬人口,擁有新加坡國立大學和南洋理工大學這兩所常年亞洲排名前五的名校。新加坡的“組屋”讓這地狹人稠、土地昂貴城邦的人民,尤其青年學子,免於沉重的房貸,是普遍房價高企的世界發達城市中絕無僅有的特例、了不起的功績。

   

    新加坡還有一項為世人忽略的成就,那就是作為一個多元族群的國家,成功維持了不同族群間的和諧、多種信仰者的互相尊重包容。當全世界大多數多種族/多民族國家都為不同族群間的對立衝突苦惱、一些國家時常爆發種族暴力、宗教極端主義恐怖襲擊甚至內戰時,新加坡幾十年來卻沒有發生一起大規模的種族間暴力事件,更無人因此死亡。這還是在東南亞種族和宗教問題較嚴重、馬來亞地區也曾有過族群流血的環境下實現的。這樣的和諧與和平,是多麽偉大的成就。

 

   而以上新加坡的成就,無論是經濟發展、法治建設、民生福祉保障、族群和諧,都不是自然而然實現,也不是靠地理和天然資源得到,都是新加坡仁人誌士和廣大人民勤勞的努力奮鬥、發揮聰明才智和創造力,所締造的結晶。這個過程裏,多少汗水、多少心酸、多少風險,有些得以記錄,還有更多無法細說、難以言傳。

 

  新加坡及新加坡華族的成就,也為世界其他華人占多數的區域、散居的全球華人,做出了榜樣。中國大陸、香港、澳門、台灣,都有各自的弊病,要麽缺乏民主,要麽民主淪為民粹,陸港台三地還有劇烈的社會矛盾、政治分歧,民眾對政府的信任度低。

 

而新加坡卻實現了良善的治理和人際的和睦,沒有你死我活、難以調和的矛盾。新加坡華人既有自身華族的身份認同和民族共同體,也和馬來人、印度人等其他族群,共同組成新加坡國族共同體而和諧共存、相互扶持。這樣和睦友好的族群關係,也給中國處理民族關係和世界各地華人如何自處以有益啟發。筆者作為旅居歐洲的中國籍漢族/華人,對新加坡的成就與有榮焉。

 

   對處於困境的陸港台三地、散落在世界且大多處境並不很好的華人,新加坡的成功經驗頗為值得借鑒,華人也應為新加坡而驕傲。反過來,新加坡也應在維護自身國家和國民利益同時,對陸港台、馬來印尼、全球各地共十多億華人的生活與命運,有更多關注與關懷。

 

   60歲,對於一個人,已進入花甲之年;但對於一個國家,卻是年富力強的青壯年。且一國能做到“民有、民治、民享”,哪怕數百年也能長青。新加坡作為一個穩健型民主國家,人民享有了超過世界大多數國家國民水準的權利與法治,國家自然如常青樹般茁壯和充滿希望。

 

   新加坡曾經的成就,在於新加坡各族人民的團結努力,未來的新加坡,同樣要各族各階層各行業風雨同舟。近年的世界少了安寧、多了動蕩,陰雨的日子多過了晴天。小國寡民、在大國爭霸和形勢複雜區域生存的新加坡,更麵臨嚴峻考驗。李光耀先總理、李顯龍資政、黃循財總理,都曾真誠勸勉國民繼承建國和立國先賢堅韌務實的品格、居安思危的意識、協和家邦的精神,捍衛新加坡來之不易的建設成果,保障國家的長治久安和子子孫孫的和平幸福。

 

   值此新加坡60周年國慶之時,筆者真誠祝願多族群和睦相處的新加坡國運長青,亦寄望新加坡華族繼續為全球華人增光添彩、樹起榜樣。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