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先生說:如何神遊出逍遙遊

(2023-01-19 02:22:22) 下一個

人生有沒有意義,人間有沒有是非,我想這都是我們經常思考的問題。人生如果沒有意義的話,可能我們無法支撐自己,會陷入那種萎靡不振的狀態。而莊子通篇在指出,人生的意義在於一個“遊”字。這個“遊”字是逍遙遊。是能夠調試自我,它是全部意義的所在。

“庸 也者,用也,用也者,通也,適得而幾也”。隻是在調適自我得過程中,我們需要那種平常心,讓自己的意識不斷地上升,不斷地上傳,一旦我們的意識上傳到最高 處,好像很多東西,是被動的塞進我們的意識中的,所以生命的意義是在發現意義。注意我講的發現意義不是發明意義。我們按照欲望追求的東西,那是刻意地追 求,這最多叫做發明意義,而發現意義是在被動的狀態下,突然就“看”見了,突然就“看”到了,這是發現和發明的區別。

莊子說“有左有右,有分有 辨,有倫有義,有競有爭”。這個人間的是非,隻有我們意識上傳以後,站在天道的角度,站在道的角度,才能夠分辨什麽是對的,什麽是錯的。“與其譽堯而非桀 jie,不如兩忘而化其道”。“魚相處與陸,相xu以濕,不如相忘於江湖”。這裏麵講的人間的是非,我們塵世間的是非,是沒有必要去分辨的,因為人間的是 非,它是相互糾纏的。自彼則不知,自知則知之!每個人都隻能看到別人的是非,而看不到自己的是非。隻有回到自知的狀態,自我調適以後,才能知道什麽才是是 非。


所以莊子講的“與其譽堯而非桀jie,不如兩忘而化其道”。並不是否定是非的存在。並且莊子直接指出“無為可以定是非!”讓我們的意識突破我 們頭腦的認知,我們才能夠判定大是大非。上古競於道德,中世逐於智謀,今世之人爭於氣力。有人是在“競”,有人是在爭。競於道德,那就需要我們靜下來。爭 與氣力,逐於智謀,需要一種執念,都要消耗自我的能量。

我們的意識是如何上傳的?莊子《齊物論》表達了一個寶貴的思想,就是萬物與我為齊。與那個 無上的我一齊的,我們頭腦的認知隻是一個生物場,它形成的這種輻射的範圍是極其狹隘的。單純用頭腦的認知來指導我們的行動,一定是片麵的,不夠周全的。甚 至成為我們的一大障礙。隻有把我們的頭腦認知傳給我們的心。心主神明,也就是上傳到神明的這個意識狀態,

庖丁解牛時,官知止而神欲行,這就是意識 上升了一個層次。在上傳給我們的神明。當我們的神明來解決我們的行動的時候,就賦予了我們諸多的意義。仿佛一下子什麽東西都看透了,什麽東西都看得開了。 神明具有儲存我們頭腦意識的這種功能,神明這個意識還會繼續上傳,上傳給我們的直覺。“有中出者,不受於外”。莊子講的這個“中出者”,就是我們的直覺係 統,我們每個人的直覺都是上天賦予的,隻能被賦予,不能去爭取。意識最終要上傳給造物主,上傳給大宗師。無上的大宗師,這些意識從來都沒有消失,始終存在 宇宙之中。

意識上傳到造物主,上傳到大宗師以後,就像父母在管教幼小的孩子一樣。錯的他會敲打你,會懲罰你。做得正確的他會寵著你,會愛著你,會 教會你更多的東西,因此“皇帝之亡其智,據梁之失其力,無莊之失其美”。皇帝放棄了自己的聰明才智,據梁不再使用自己的孔武有力。無莊也不再以色驕人,不 再認為自己長得很美,因為這一切隻能被賦予,不能被爭取。因此我們要緊扣一個“遊”字,緊扣一個調適自我,善待自我這個為前提,我們才能夠讓意識層層上 傳,能夠看到這世間最微妙的一切。這就是一種神遊。是一種逍遙遊。


抄錄郭偉勝視頻2023年1月18號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蓬蓽生輝的友人 回複 悄悄話 菩提祖師最厲害的法術是什麽?

術門之道?怎麽說?祖師道術字門中乃是些請仙扶鸞,趨吉避凶。但不能長生。

菩提祖師又要教給孫悟空靜字門之道?怎麽說?祖師道此是停糧,即辟穀停食穀物,道家的修煉方法之一。守穀清靜無為,參禪打坐,戒語吃齋,或睡功或立功並入定坐關之類。但不能長生。
菩提祖師想教孫悟空動字門之道,但也不能長生。

孫悟空一心想學習長生之道和真本領。

其實菩提祖師最厲害的是靜字門之道。菩提祖師雖然精通三家教法,但是他主修道法。他教給孫悟空的法術,也全部是道家的法術,因為菩提祖師自創的三百六十門道術,都是修煉靜字門修煉而來。而菩提祖師也是經常也是自己打坐來修煉靜字門之術。。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