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先生說:靜等花開

(2022-11-03 03:59:02) 下一個

哪裏的黃土不發芽?哪裏的水土不養人?我們保持一顆清靜之心,在一個環境之中,又是紛擾不斷,那麽我們就要放下牽掛,簡化我們的生活,敢於走出去,不要在乎他人的眼光,不要在乎他人的評判。“至言不出,俗言勝焉”在一個破事比較多的地方,如果你和他們打成一片,那才是淪為了低級趣味的人,當你想屏蔽他們,不想見他們的時候,說明你是在循道而修,你已經比他們搞出了一層境界,一個人一旦擁有一顆清靜之心,他就是自己的鏡子,是萬物的鏡子,是身邊任何人的一麵鏡子。以鏡為鑒。可以正衣冠。


當你離開他們的時候,損失的一定不是你,而是他們。樹挪死,人挪活,敢於走出去,去尋找一個更安靜的地方,挖掘自己內在的潛力,依性而修,循道而行,順著我們的天性往前走,一定沒有錯。“如此而萬惡並至,乃天也,非人也”。循道而行,仍然有幹擾,仍然有紛擾,那並不是我的錯,那一定是天道使然,天道是把我推向更好的地方,推向更好的位置,找一個安靜的地方,並不是一定要循於山林,與世隔絕。


熊宜僚居住在楚國,周圍的人也沒有人認識他,自埋於民,自藏於畔,是一位陸沉者也。我們每個人其實都是生命的過客,循著我們的天性,正道精進,屏蔽外在的幹擾,你不是誰相見就能夠見得到的人,又何必在乎街坊鄰居,在乎那些七大姑八大姨的評論呢,隻要你的心能夠靜下來,你一定是在成長的,一定可以開花結果,我們所要做的就是靜等花開。


莊子說“循道之為備”。當我們依道而行循道而趨的時候,結果其實就已經有了,一定是不斷在突破能量層次的,不破不立。隻有突破一個又一個層次,我們才能夠高層建瓴ling,才能夠遊刃有餘。我們對這個世界的認知,也是層次分明的。一開始都處於那種下意識的狀態,下意識是經常訓練的結果,是一種條件反射。卓別林就演過一個角色,他是擰螺絲的一個工人,他拿著扳手在大街上,隻要看到圓的東西,他就要去擰一下,哪怕看到人衣服上的扣子,也會不由自主地上去擰一下,他把所有圓的都看成螺絲了,這是一種下意識。


這是在反複訓練的條件下,產生的一種機械的行為,是一種條件反射,其實我們出生以後,都是在備反複地訓練下認知這個世界的,什麽是好的,什麽是壞的,什麽是美的,什麽是醜的。“人不告我,我則不知之”都是在反複地意識訓練下,我們才有了分辨,才有了這個認知層次,所以大多數人看待這個世界,都是出於下意識的這個層麵,所謂的循道而行,依性而修,就是衝破這個下意識的層次,回歸我們的潛意識。


潛意識是我們的本能,是與生俱來的。比如說我們手碰到火苗,即便你沒有看到,你會本能的反應迅速把手收會來。這是我們身體整體性做出的綜合判斷,做出的反應,這是潛意識,潛意識要高於下意識,潛意識隻循道之門,遵循我們的潛意識,而不是跟著我們的下意識走,那你就找到了道門,循著我們的潛意識,繼續往前走突破,接下來就可以找到我們的直覺,這種直覺意識就是對氣場的感應。比如說古時候一些戰神級的人物,他之所以能夠稱為戰神,就是能夠提前感覺到氣場的變化。


當前方有埋伏的時候,他能夠提前感覺到那種殺氣,這種氣場的感應是沒有邏輯的,並不是我們本能的,是我們生命的更高境界,是決定我們生命存在的更本質的東西,一旦突破這種直覺的層次,就會進入一種無意識的狀態。無意識就是莊子說的“至人用心若鏡,物來應之,物去不留“。至人對世界的感知,已經不可以用”靈敏“來描述了,他是可以穿越時空的,無意識並不代表沒有覺,並不代表沒有正念,他對外界會保持那種無時間差的那種反應,既是求道著正衣冠的鏡子,又是一麵照妖鏡。


我們的下意識是我們頭腦的認知,長期訓練的條件下形成的一種“信息場”,今天我們也把它叫做腦電波,而我們的自性,我們的潛意識,它是我們身體的“自序場”,是與生俱來的,我們的直覺是一種“氣場”,是對外界更高的靈敏感知。至人用心若鏡,是歸於了道,才是真正的“道場”,隻要我們突破一層,我們的精神境界就會上升一層,我們的身心就會感覺到更高自在,會越來越遊刃有餘,越來越能夠逍遙於天地之間。

抄錄郭偉勝先生視頻全文2022年11月2號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蓬蓽生輝的友人 回複 悄悄話 《老子傳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5arEUzwvaik
登錄後才可評論.